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新课导入春秋时期的青铜牺尊 这件春秋时期的酒器青铜牺尊,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值得注意的是,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发生了哪些变化?一、王室衰微(一)东周时期1.周王东迁:公元前_______年,_______将国都从镐京东迁_______,从此进入_______时期。2.东周前期被称为_______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___”。(二)分封制瓦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再把新占有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_______、_______,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业不再世袭。西周时期的_______逐步走向瓦解。(三)王室衰微表现1.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仅在_______一带。周王在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但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明显削弱,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2.诸侯国日益强大,______________,也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四)结果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的诸侯势力日益壮大。这时候国家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从周天子手中转移到了大国诸侯手里,他们操纵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二、诸侯争霸(一)背景1.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追逐______________,经常从事结盟和______________等活动。2.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______________”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位。(二)过程齐桓公、秦穆公、_______、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_______迅速崛起,先后北上称霸。(三)影响1.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局部地区的统一)2.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______________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_______的观念。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一)概况: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有很大发展。(二)表现1.农业:春秋后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使农业的_______、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2.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3.商业:产品的增加使城市中的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______________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相关史事 《国语·齐语》中提到:“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zhú)试诸壤土。”“美金”是指青铜,用来制作兵器;“恶金”是指铁金属,用来制作锄头等农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教材习题01结合所学,梳理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分析金属生产工具的优势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教材习题02搜集资料,每人撰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考点一 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1.如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铁农具数量(件)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91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58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17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68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21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考点二 春秋五霸2.任用管仲为丞相,进行改革,积极发展生产,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吴王阖闾考点三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3.在春秋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田间使用牛来耕地 B.已经可以使用文字记录社会现象C.诸侯祭祀的时候使用九个鼎 D.商业活动还全部是物物交换考点四 诸侯争霸4.春秋时期,诸侯征战争夺霸主,所打的旗号是( )A.“尊王攘夷” B.发展经济 C.民族交融 D.富国强兵考点五 王室衰微5.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但在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晋墓,墓主上大夫赵卿的随葬品也使用了七鼎,另外还有编镈、编磬等礼器。这说明我国春秋时期()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商品贸易逐渐活跃C.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D.兼并战争连绵不断1.在春秋时期,人们起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此外,《论语》中也有“犁牛之子驿且角”这样把“耕”和“牛”连用的句子。这种现象体现了( )A.牛耕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 B.牛耕在春秋时期已全国普及C.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D.牛耕的使用推动井田制瓦解2.据如图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 晋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 齐国、晋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战国时期的铁犁铧A.商品经济繁荣 B.社会生活丰富 C.手工技艺高超 D.农业技术革新3.《史记 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反映了(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秦灭六国 D.秦的暴政4.史书记载:“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引文从实质上反映了( )A.周桓王权力强大 B.诸侯争霸厉害 C.周王室衰微 D.郑伯想做霸主5.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城市的发展 B.生产力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兼并战争不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