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地理学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3年6月3日21时29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完成1、2题。第1、2题图1“神舟十五号”返回舱 第1、2题图2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1.图1中的“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2.按照天体类型,绕地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3、4题。3.据图推测,地球比其他行星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稳定的太阳光照 B.适宜的大气成分C.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宜的温度条件4.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是( )A.木星 B.火星 C.地球 D.水星2024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于北美时间4月8日下午(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在北美洲地区上演,时间长达4分28秒左右。下图为该日的日食全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5.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是从哪边开始的( )A.东边 B.西边 C.南边 D.北边6.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光球层——太阳耀斑C.色球层——日珥 D.日冕层——日冕物质抛射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完成7、8题。7.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8.甲盛行的地质年代,地球上( )A.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B.联合古陆最终形成C.多地形成煤炭资源 D.喜马拉雅山脉隆起2024年9月18日20时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完成9、10题。9.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B.由固体岩石组成C.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D.硅铝层连续分布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地幔、地壳和岩石圈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湖南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的省份。下图为湖南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单位:MJ/m2·a)分布图(左图)和C地某日太阳辐射日变化统计图(右图)。完成11、12题。11.影响湖南省内太阳辐射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拔高低 D.白昼长短12.右图中表示C地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探空气球(氢氟气球)是研究大气层的重要工具。它携带传感器升空后,可持续将探测到的气温等数据传回地面;待升至一定高度后,将爆炸成碎片。根据不同测站探空气球传回的数据,得到低纬、中纬、高纬地区年均温垂直分布(如图)。完成13、14题。13.图中代表低纬、中纬、高纬地区年均温垂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14.由图可知( )A.9-15千米大气对流运动都较强 B.对流层顶高度与纬度呈负相关C.0-9千米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高层大气气温与海拔呈正相关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完成15、16题。15.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的拉萨,每年7月“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图中与拉萨“白天阳光灿烂“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山谷风效应强弱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差越大,山谷风越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晴朗的白天,谷风较强 B.多云的白天,谷风较强C.多云的夜晚,山风较强 D.晴朗的夜晚,山风较弱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17、18题。17.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层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 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 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十六)迎来本年度第二次“超级月亮”,临近中秋之日,与中秋满月几乎完美重合,这样的天文现象平均每60年才会出现一次。余姚中学地理社团组织学生于当晚北京时间20:00开展月相观测,并做了记录。右图为地月系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出现超级满月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学生记录的月球此刻在天空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C. 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6月16日,77年出现一次的“七星连珠”奇观现身。下图为“七星连珠'示意图”。完成第21题。21.“七星连珠”现象出现频率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七颗行星( )A.公转轨道具有近圆性 B.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C.公转周期具有差异性 D.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22.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舟山研学时绘制的海边等压面和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与现实相符的是( )A. B.C. D.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24题。23.与“全球变暖”有关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24.图中箭头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25、26题。25.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大于冬季 B.郊区大于城区 C.冬季大于夏季 D.城区大于郊区26.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B.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C.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D.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右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完成27、28题。27.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乙地比甲地稳定 B.乙地最稳定C.乙地对流最旺盛 D.丙地最稳定28.正午前后( )A.甲地的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C.丙地可能刮起东北风 D.甲地可能刮起西北风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地震。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示意图。完成29、30题。29.甲、乙两地能接收到的地震波类型是( )A.甲——横波 B.甲——横波和纵波C.乙——纵波 D.乙——横波和纵波30.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ICL)可通过预警终端、手机APP、村村响应急广播以及第三方平台等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很多距离震中较近的用户迅速撤离至安全场所。推测ICL预警地震的原理是( )A.电磁波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的差异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实验一: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1),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实验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如下图2)。图1 图2(1)实验一主要目的是测试( )(2分)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C.大气的热力环流 D.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热源(2)实验一中甲箱温度应该比乙箱温度的读数____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并说明其原因。(3分)(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___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并说明其原因。(3分)(4)若在实验二的玻璃瓶中充入二氧化碳,则瓶中的温度计读数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分)32.下图为“我国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甲乙两地,位于高压中心的是___________。(1分)(2)若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燃放孔明灯,水平方向飞得最慢的是___________,说明判读依据。(4分)(3)图中④地燃放的孔明灯,近地面处飞行方向最可能是___________(填“偏南风”或“偏北风”),在图中画出④处风向及其所受的力。(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和京津冀地区略图。图1图2材料二:2021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占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为响应碳减排。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下表为图中各行政区域光伏发电适宜度评价表,数值越大,越适宜光伏发电。行政区 北京 天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适宜度 2 2 1 4 7 8 9 10 6 5 1 1 1(1)北京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___________;(1分)为缓解北京城市热岛效应,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2分)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 ②机动车单双号限行③冬季利用地热取暖 ④用透水砖铺设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从地形角度,说出甲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多的原因。(4分)(3)与①市相比,分析⑥市更适宜大规模建设光伏发电的原因。(3分)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地理学科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5ADDDB 6-10ACCBC 11-15BAABB 16-20ADAD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BC 22AD 23CD 24AB 25AD 26AB 27AD 28BD 29BC 30A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1题(10分)(1)D(2分)(2)大(1分) 有土层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1分),产生的地面辐射强(1分)。(3)大(1分)太阳辐射可穿透玻璃瓶使瓶内气温升高(1分),而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散发(1分)(4)升高(1分) 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1分)32题(10分)(1)甲(1分)(2)①地(1分) ①地等压线分布最稀疏(1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1分),风速最慢(1分)(3)偏北风(1分)画图(见下图)(4分)33题(10分)(1)冬季(1分)A(2分)(2)地势较高(1分),白昼时间较长(1分);东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1分),降水少/晴天多(1分)。(3)年太阳总辐射量大(1分);多山地,人口密度小,可利用土地面积广(1分);靠近北京、天津,输电距离短/市场距离近(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