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重力与弹力(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2.能说出重力的产生原因,会计算物体的重力。3掌握重心的概念并能确定重心的位置,能用力的图示表示重力。【重点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难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课本55至56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共同完成合作学习部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力和力的图示1.运动状态的变化:当一个物体的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时,就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力定义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作用效果 ①改变受力物体的 ②使受力物体发生矢量性 力是矢量,既有 又有三要素 、方向、表示方法 ①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 、 和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出力的 和(二)重力1.重力的产生: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即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 成正比,即G=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 悬挂被测物体,处于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其重力大小3.重力的方向: 。4.作用点(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 上看可认为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即为物体的重心.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 ;物体的二、合作学习1.如图所示,叠放的物体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2.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总结: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一个是物体的 另一个是物体的三、当堂检测1.[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多选)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2.(多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3.以下关于物体重心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对于给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是不变的4.一个质量为0.6 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与斜面平行的、大小为8 N的力F拉着它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画出拉力和重力的图示。(g取10 N/kg)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班级: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形变的概念,并会区分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2.能说出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3.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学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6至58页,自主学习形变定义及分类,弹力定义及产生条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接触力:物体与物体 发生的相互作用,举例: 。接触力按其 性质分为 和 。2.弹性形变(如图),请说出或写出两种形变的不同。(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或 会发生改变。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 原状,举例: 。非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 原状,举例: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_____________原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弹力弹力:发生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力的产生条件: ;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2)公式:_______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____,单位:牛顿每米,符号:______。二、合作学习胡克定律(阅读P58图)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设计实验,如何测量弹簧的形变量?如何测量弹簧弹力的大小?进行实验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序号 1 2 3 4 5 6钩码个数 0 1 2 3 4 5弹簧弹力F/N弹簧伸长量X/cm3.绘制图像以F为纵轴,弹簧伸长量X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根据上表中数据,描点画图。4.得出结论(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2)公式:_____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____,与 有关,单位: 。三、当堂检测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原长为20 cm,竖直悬挂着,当用15 N的力向下拉弹簧时,量得弹簧长25cm.(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2)若把它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18N的力竖直向下压时,弹簧此时长多少?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 优化探究小本对应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