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2 国家机构有哪些 课件+教案+分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5.2 国家机构有哪些 课件+教案+分层练习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是关于“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与其他国家机构(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职权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教材内容逻辑清晰,结构分明,从国家权力来源谈起,逐步深入到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及其职能,最后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并接受人民监督。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国家和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对于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增强其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学生可能对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以及国家机构的监督关系等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和实践活动加深理解。
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法治观念: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关系,进一步体会各个国家机关之间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公民意识:明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理解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 综合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理解国家机构之间的监督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展示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提问学生:“中国人口众多,每个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可能吗?” 引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解释人民代表是如何选出来的。 提问:“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吗?”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观看数据,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问题,理解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 讨论国家权力的归属,形成初步认识。 通过数据展示和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性和代表性。
二、讲授新课 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展示相关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提问:“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认真听讲,观看图片和案例。 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组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大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通过讲解和展示,帮助学生掌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三、课堂练习 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决策过程。 完成课堂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国家机构的运作和决策过程。 小组讨论:“在角色扮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国家机构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家机构的运作和决策过程,加深理解。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国家机构有哪些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职权:监督权、决定权、立法权、任免权 二、一府一委两院 - 府: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 委:监察委员会 - 两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 关系: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代表国家行使职权 - 接受人民监督 - 履职时穿制服
教学反思
亮点: 采用图文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不足: 课时安排较为紧凑,可能难以充分展开所有内容。 部分学生对国家机构的概念和职能较为陌生,需要更多引导。 建议: 适当调整课时安排,确保重点内容得到充分讲解。 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10节
第三单元 国家机构有哪些
(统编版)六年级

第2课时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关系,进一步体会各个国家机关之间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明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监察委员会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监督权、决定权、立法权、任免权
行政管理、公共服务
审判权
法律监督权
监督公权力
2
新知导入
社会观察家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但是我们国家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为止
已经有14亿多人口
每个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可能吗?
·那怎么办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2
新知导入
社会观察家
同学们,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你知道我是怎样成为人大代表的吗?
人民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
组成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那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吗?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
新知讲解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到会议的相关情况,课堂上他们围绕会议提出了一些问题。
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 大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知识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任免权,可以任免哪些职务呢?
总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那地方的国家机关领导人(如省长、市法院院长等)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总理
监察委员会主任
人民法院院长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地方人民政府
正职和副职
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
地方人民法院院长
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2023年,对《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进行表决。
会议上为什么要设置这一程序?
国务院总理在向谁作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了什么权利呢?
监督权、表决权
一府一委两院
人民政府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一般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选举
组成
代表
产生监督
服务
人 民
人民代表大会
一府一委两院
人大代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的爸爸是人民警察,一年四季警服不离身。以前我对爸爸的警服又喜欢又生气。喜欢是因为爸爸穿上警服很威武,生气是因为穿警服的爸爸忙得没时间陪我。
长大了,我懂得爸爸的警服是警察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爸爸说,警服代表扬善抑悉、维护正义,他爱这身制服,更爱警察这个职业。
(1)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努力为人民服务。
4
课堂练习
5
课堂总结
6
作业布置
必做:完成学习单。
选做:
7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5.2国家机构有哪些 分层练习
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关系,进一步体会各个国家机关之间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公民意识:明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理解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
综合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______国家权力机关。
“一府一委两院”中的“府”指的是______。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______、决定权、立法权、任免权四项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______年。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必须穿制服,这是为了______。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决定权
D. 任免权
在地方,“两院”一般指的是( )。
A.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D.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多少年?( )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D. 六年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人民
D.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下列关于人大代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 人大代表是由国家直接任命的
C. 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 人大代表可以不受任何监督
判断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任命的。(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可以不穿制服。( )
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 )
材料解析题
材料:小李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他一年四季都穿着警服。小李以前对爸爸的警服又喜欢又生气,喜欢是因为爸爸穿上警服很威武,生气是因为穿警服的爸爸忙得没时间陪他。长大了,小李懂得爸爸的警服是警察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
问题:
根据材料,警察在履职时为什么要穿制服?
除了警察,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需要穿制服?
穿制服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填空题
最高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监督权

表明身份,维护国家尊严和权威
选择题
B
C
C
C
C
判断题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材料解析题
警察在履职时穿制服是为了表明身份,维护国家尊严和权威,同时也是为了执行公务的需要。
除了警察,还有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需要穿制服。
穿制服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不仅有利于表明身份和执行公务,还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