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丁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热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日照金山”是指在太阳高度低、光照很弱的晴天,太阳光近似垂直照射雪山,出现的山体一面金光灿灿、蔚为壮观的景象。贡嘎山(如图)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大雪山的主峰,常年冰雪覆盖。某游客于6月1日清晨拍摄到贡嘎山日照金山的景象。完成1-2题。1.拍摄该日照金山照片时镜头朝向(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东北方向2.不考虑天气因素,下一次在同一时刻同一位置拍摄日照金山的日期为( )A.7月13日 B.8月9日 C.12月1日 D.5月10日雅鲁藏布江位于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期,冰川在该河下游河谷中沿东北—西南方向多次进退并留下冰碛垄。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某河段地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该河两岸地貌中形成较早的是( )A.甲时期冰碛垄 B.乙时期冰碛垄 C.T 阶地 D.T 阶地4.该河北岸冰碛垄连续分布,而南岸呈断续状,其主要原因是两岸( )A.堆积差异 B.风化差异 C.侵蚀差异 D.岩性差异下图是2024年某月23日大洋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5.该月最可能正处当地(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降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Q地政府未来最可能发布的预警是( )A.森林火灾 B.狂风暴雨 C.道路结冰 D.大气污染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区某月洋流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此季节M海域洋流势力较强。完成8-10题。8.该月可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9.下列能正确表示甲处水温变化曲线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与M海域相比,N海域盐度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温 B.降水 C.洋流 D.径流下图示意我国西部甲、乙两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山地( )A.南坡均属于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B.甲山因距离海洋远,雪线比乙高C.乙山北坡较南坡水分条件好,雪线低 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12.形成①自然带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A.土壤 B.水分 C.热量 D.风力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小东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了一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据此完成13-15题。13.该区域滑坡易发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壳运动活跃 ②冰川运动强烈 ③公路维护频繁 ④区域降水丰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图中最可能发生滑坡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5.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 )A.采集地表形变数据 B.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C.分析植被分布数据 D.采集区域降水数据常住人口是指居住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可以有当地户籍,也可以没有。下图为近两年我国西部两省区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6-17题。16.与乙省相比,甲省( )A.城镇化率高 B.人口变化幅度大C.劳动力不足 D.经济发展水平高17.乙省区常住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向城镇转移 B.城镇辐射功能减弱C.乡村收入水平低 D.城镇产业结构升级江苏省区域自然环境及经济文化差异明显,形成了多样化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图为“该省西南部丘陵、沿海垦区、苏中里下河低地及苏北平原四地典型乡村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8-19题。18.甲-丁四地乡村聚落类型是( )A.甲-苏北平原团块型 B.乙-西南部丘陵分散型C.丙-沿海垦区条带型 D.丁-里下河低地团簇型19.甲、丁两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貌 C.土壤 D.水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农业农村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乡村功能,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示范园区。图是湖北省某县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模式图。完成20-21题。20.该示范园区的创建主要依托于( )A.特色农业 B.资源禀赋 C.基础设施 D.生态环境21.为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该县应( )A.建设现代柑橘示范基地,强化县城产业基础功能B.完善集镇仓储物流服务,提升集镇加工交易功能C.打造柑橘精深加工标杆,加强农村集聚服务能力D.提高城镇产业融合水平,优化农村三大产业布局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征。如图为长三角地区专精特新企业以各省级政府驻地为核心随空间距离变化的比重累计图。据此完成22-23题。22.长三角地区专精特新企业( )A.上海市中心城区高度集聚 B.江苏集中分布于省会城市C.浙江呈分散分布特征 D.合肥市中心城区占比最高23.影响专精特新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①创新环境②经济活力③人口数量④地价高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共3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北麓,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终年不结冰,风光独特,以“热湖”著称,湖水含盐量较高,故又称“盐湖”。在湖中乘船,北岸的雪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静谧神奇。近年来,湖区春季降水增多,积雪融水大量增加,受其影响,湖区春季气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下图示意伊赛克湖位置。简要分析伊塞克湖终年不结冰的主要原因。(6分)与西岸相比,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总量较多,试从大气环流与地形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试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伊塞克湖区春季降水和积雪融水增多导致湖区春季气温降低的原因。(6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内格罗河是亚马孙河最大支流,富含腐殖质、水体呈暗黑色,在马瑙斯附近,内格罗河与浅黄的亚马孙河水泾渭分明。内格罗河下游随处可见干栏房屋的民居。下图为“内格罗河流域地理略图及其下游干栏房屋景观”。材料二 内格罗河干流通航里程长,是亚马孙河流域北部最重要的交通网。2023年10月27日,受强烈的厄尔尼诺影响,内格罗河口水位下降至12.7米,创历史最低,导致数十个社区处于对外交通瘫痪。分析内格罗河富含腐殖质、水体呈暗黑色的原因。(6分)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解释2023年10月内格罗河流域水位骤降的过程。(6分)说明内格罗河下游干栏房屋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6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津巴布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非洲伙伴国。比基塔矿山是目前非洲唯一规模化生产锂矿的矿山,主要产品为高品位的透锂长石精矿。锂矿山开采出来的原矿经过简单加工制成锂精矿,销往中国各地锂盐厂制成氧化锂、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锂是锂电池最主要的原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其战略地位迅速上升。材料二:图1为津巴布韦及周边区域简图。图2为锂矿产业链。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中国在津巴布韦投资开发锂矿山的原因。(8分)从产业链角度,评价锂矿开发及利用对环境的影响。(6分)分析中国助力当地锂矿产业的发展对津巴布韦城镇化的促进作用。(6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A C B C B A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C A B C A B A题号 21 22 23答案 B D A24.(1)伊赛克湖北部山脉海拔较高,冬季会有效阻挡冷空气(冬季风、寒潮)的侵入;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冰点较低);湖泊水位深,水量大,(热容量大)夏季储存丰富的热量,冬季降温较慢。(6分)(2)伊塞克湖(位于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影响显著,(来自西部大西洋以及湖泊蒸发的)水汽向东输送;受到东部高山阻挡,气流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因此东岸降水较多。(4分)(3)湖区降水增多,云层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热量减少,气温下降;积雪融水温度较低,汇入湖泊会降低湖泊水温,地面辐射减弱,大气获得的热量减少,气温下降;积雪融化时也会吸收大气中的热量,进一步降低气温。(6分)25.(1)气温高,降水多,生物量大;多沼泽,生物残体被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腐殖质积累,水体呈暗黑色。(6分)(2)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太平洋中东部洋面上升气流盛行,内格罗河流域下沉气流加强;降水减少,河流补给减少;蒸发加强,导致水位骤降。(6分)(3)干栏房屋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地面的潮湿,减少洪水对居住区域的直接影响;有利于空气流通,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底层的架空设计有助于防止野生动物和害虫进入居住空间,保护居民安全。(6分)26.(1)锂矿品位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环保成本低;规产业集聚,降低成本。(8分)(2)有利影响:锂产品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2分)不利影响:开采锂矿破坏植被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工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任答两点得4分)(3)促进工业化进程,为城市化提供动力;吸引人口和产业迁入,扩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