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3.2《遵守规则》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核心 素养 目标 道德修养:维护秩序,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白由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生活中做一个讲文明守规则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法律作为社会规则,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责任意识:要做到遵守规则我们要有一定的责任心,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有责任维护和改进规则。 教学 重点 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教学 难点 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思考:以这种方式过马路有什么后果 对我们有何警示 授新课 【情境创设】小明在观看巴黎奥运体育赛事的时候,看到有很多精彩瞬间和精彩片段,于是他剪辑下来进行二次创作后发布在网络上,却受到了严重的处罚小明对此很不满,他认为这是他的自由,有何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大型体育赛事节目在制作过程中,无论是编导、摄像还是解说等方面,均体现着创作者的个性选择和安排,具有独创性,属于视听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如果未经许可将体育赛事节目中的片段以短视频形式播出,或者自行制作的短视频中,使用未经许可的体育赛事节目中的片段等,均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 思考:你如何看待小明所说的“自由” 二次创作体育赛事的自由受到了什么约束 提示: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观点辨析】 观点一:无人监督时,可以不遵守博物馆规则。 观点二:无人监督时,也自觉遵守博物馆规则。 思考:你赞同哪一个观点?说明理由。 提示: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材料分享】超速、逆行、闯红灯等行为,已然成为一部分外卖骑手的常态。据公开数据,2023年全国发生的外卖骑手交通事故达1.2万宗,其中近乎半数是因逆行导致。在广州,2023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同比上升63%。2024年至今,广州共查处外卖电动自行车的各类违法行为逾12万宗。 思考1:外卖骑手为什么知道规则却依然违反规则? 提示:心存侥幸,没有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思考2:如果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新闻链接】为限制“霸王条款”,保护消费者权益,新规出台并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新规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共同治理体系,要求经营者守法、行业自律、消费者参与、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针对“霸王条款”,新规指出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如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等。同时,新规也加大了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宁权等的保护力度,并对预付式消费、直播带货等新领域新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思考: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的生活,你关注每年出台、修改和实施的新规吗 完善规则,我们能做些什么吗 提示: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展示图片】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视则 提示::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材料分享】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抽查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产品,发现6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1%。产品不合格,质量不达标,无疑会给电动自行车的后续使用埋下隐患。 不只是生产环节的质量缺陷。在一些地方,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维修、改装、停放、充电、使用、回收,同样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如何管好电动自行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思考:如果让你参与改进治理电动车驾驶和使用乱象的规则制定,你会提出哪些方面的建议?(可依据之前提到的驾驶乱象和以下材料来谈谈) 提示: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下列关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了规则,人们就失去了自由 ②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也保障着人们的自由 ③违背规则,我们就会失去自由 ④我们只有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古训揭示的一个重要道理是( ) A. 古人没有规和矩,所以画不出方形和圆形来 B.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知道并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 C.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规矩行事,否则会难以成功 D. 人们画方形和圆形的图画,必须使用规矩 3、下列属于通过自律来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 A.在公共场所吸烟被别人提醒 B.有关部门的监督使卖场井然有序 C.天佑的爸爸是公安局局长,他时常告诫自己不能收受贿赂 D.税务部门对积极纳税的个体商户进行了奖励 4、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 ( ) ①改变规则能带来新鲜感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