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思考:对比两则案例维权方式的不同,给我们什么启示?导入新课镜头一: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点拨:遇到侵害,要善用法律!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可采用以暴制暴等非法手段处理问题。镜头二:某村民因村干部想毁约,于是按照合同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 善用法律运用你的经验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1.超市保安搜身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小华缺乏法律意识,没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帮助小华寻求法律救助,小华可以选择当场报警或事后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我们可以去哪些机构依法维权呢?公证处律师服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机构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p59知识拓展法律服务所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律师事务所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法律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 ,打官司,出庭辩护。公证处专门的证明机构。依照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知识链接:法律救济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思考:结合上述图片,谈谈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做?探究与分享1.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①遇到侵害,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探究与分享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小峰是通过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俗称:打官司☆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分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2、诉讼的含义、地位及类型知识拓展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如财产分割、婚姻问题、债务纠纷等)(如税务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门或其工作人员的侵权等行为)(适用犯罪案件)小伟、小宇、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小伟说:“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小宇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运用教材p61页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点评。探究与分享小伟说:“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小伟的言行是错误的。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小宇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小宇的言行是错误的。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青少年要善于斗争。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小刚的言行是正确的。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青少年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 ,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或遇到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为什么要见义智为?)做法:作为未成年人,我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而又机智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理由/启示: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探究与分享做法:作为未成年人,我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而又机智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理由/启示: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探究与分享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方法与技能”p62)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4.青少年如何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62)①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P61②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2【见义智为】③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例如拨打110报警电话;争取成人的帮助;巧妙周旋等。P62【方法与技能】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课堂小结善用法律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2.诉讼的含义、地位、适用情形、分类?P60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P58-593.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P614.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621.当前多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中,部分青少年成为了受害者,也有部分成为了施暴者。减少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树立法治观念,做懂法的人 ②维护法律尊严,做守法的人③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护法的人 ④努力学习,做勤学乐学的人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A2.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案例应诉讼正确的是( )B选项 案例 诉讼类型A 小李与某厂家签订了买卖合同,厂家收到全款后却只发放了一半货物, 小李遂将厂家告上法庭刑事诉讼B 合法经营的快餐店老板小王收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决定书后,因不服处罚提起诉讼行政诉讼C 周某因捕杀、贩卖珍稀野生动物,被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D 某小学生在家长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妈妈的手机给一个美女主播打赏21 万元,妈妈与直播平台协商索回款项无果,决定提起诉讼行政诉讼3.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学生小强看到两位社会青年拿着匕首在抢夺几位女士的皮包,他决定见义勇为。下列做法中,你建议小强做的有( )①暗地里用手机拨打电话120报警,寻求支援②拾起地上的砖头勇敢地冲上去,坚信“功夫再高也怕板砖”③牢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为公安机关提供证据④可以虚张声势大声喊叫,惊走歹徒,并保护好作案现场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B课堂练习4.小林的父母从事个体经营,因不满某工商管理人员的粗暴执法,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投诉,这种维权的手段是( )A.非诉讼手段 B.民事诉讼C.刑事诉讼 D.行政诉讼D5.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将歹徒抓获B.不管怎样,都要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拼到底C.及时拨打“110”电话,配合警方制服不法分子D.在不利的情况下,更要讲究智斗B6.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不能直接与其进行斗争,需要用智慧的方式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判断:理由: 理由: 我们要勇于 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如鲁莽行事,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判断:正确5.某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生会成员小美撰写了一篇新闻稿:防微杜渐,远离犯罪中学生李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他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游戏,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逃学,甚至偷窃同学和商店的钱。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李某伙同网友多次对路人持刀抢劫。该市公安机关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两年和管制15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2)这一新闻“案件”引起了学生的探究:①请你指出学生李某行为中的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并指出这两种行为的根本区别。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可以从李某的身上汲取哪些教训呢?(1)在审阅稿件中,老师指出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或说明理由。提示:(1)①“公安机关判处”错误,应该是“人民法院判处”。②“有期徒刑两年和管制 15 个月”错误,理由是有期徒刑和管制都是刑罚中的主刑,主刑不能同时适用。(2)①一般违法行为:偷窃同学和商店的钱。严重违法行为:持刀抢劫。根本区别:偷窃同学和商店的钱对社会的危害性轻微,而持刀抢劫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要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我们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