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2024秋统编版八上道法情境课堂 课件议题式教学课件学习目标议题学新知课堂小结1345随堂练习课后作业6新课导入2目录2023年7月25日,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周江勇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周江勇受贿犯罪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思考:高官被审判说明了什么?提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谁都不能违法,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学习目标总议题: 法不可违子议题1:为什么违法无小事?子议题2:违法行为有哪些?子议题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01子议题1:为什么违法无小事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成功查处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其自营的游戏平台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案。经调查取证,该游戏平台中含有6款H5网络游戏,存在每晚22时至次日早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行为。总队依法对该公司做出警告、罚款10万元,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议学情境1: 一游戏平台被处罚!思考该企业为什么会受到处罚?议学任务1:法律对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进行规范说明了什么?未成年人第七十四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第七十五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第一百二十七条 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或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第八十条规定的,由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百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相关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指引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①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1.为什么法不可违?(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议学小结 102子议题2:违法行为有哪些 议学活动1:你做小法官议学任务2:判断:以上行为是否违法?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镜头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镜头二:李某等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镜头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议学情境2: 三组镜头!含义:产生原因: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2.违法行为的含义、产生原因、分类?P48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轻微)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民与官)议学小结 2区别 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责任 实例联系民事法律规范相对轻微(一般违法)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侵犯财产权;泄露他人隐私;没履行合同义务相对轻微(一般违法)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和开除;行政处罚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施、谎报险情、酒驾、偷税漏税欠税等最严重(犯罪)刑罚处罚: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故意杀人、抢劫、放火、绑架、贩毒、泄露国家秘密、贪污受贿等行政法律规范刑法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都违反了法律,都是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点拨:辨识技巧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微或严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2)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拘留、罚款、开除、记过等(3)刑事违法行为:刑罚处罚知识竞赛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看哪个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3、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4、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5、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6、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03子议题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01投放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02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03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04殴打他人05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合同违约行为侵犯肖像权侵犯著作权镜头二: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属于哪种违法行为?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购置财产01签订合同02劳动就业03经营创业04结婚05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散布谣言等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议学情境3: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议学活动2: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议学任务3:谈到了这么多违法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食品安全法》(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议学小结 3法不可违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含义违法无小事生活中常见的行政、民事违法行为法律规范的作用分类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在生活中应自觉遵章守法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2024浙江台州)廖某因三个月内拨打110报警电话一百多次,屡次戏称“闲来无事找人聊天”,最终被温岭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十天。这启示我们(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究②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③自觉树立法治意识④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B2.课堂上,同学们从中国法院网的审判栏目找到一些新闻标题,并根据这些标题对其法律责任进行了判断。你认为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说法正确→行政责任→说法正确→民事责任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