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地位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意义。
2.※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并能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进行史料实证;了解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三个层面内容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以唯物史观认识先进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科书分析】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包括提出时间和主要内容。综合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国际影响力扩大则体现在21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外交工作总体布局和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本课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表现。本课难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
提问:你们对这届奥运会了解哪些?有哪些感受?
教师点拨:中国金牌总数第一,气势恢宏,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和强大,充满了自豪感。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集中体现。
二、新课教学
1.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请学生根据下表数据并结合教科书,概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中国经济变化数据
项目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GDP(亿元) 3678.7 15180.4 85195.5 319244.6
进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20638.0 102784.0 323949.0 2563255.0
外汇储备(亿美元) 1.67 33.72 1449.59 19460.3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预设: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的许多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更是成为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0年间,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过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其他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享的几组图片(图略),你能否依图介绍中国取得的成就,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重要学科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请学生结合图片和教科书,认识中国在重要学科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预设;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
(3)农村、农业得到全面发展。
请学生继续看图片并结合教科书,感受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预设: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扶持力度。2006年起取消农业税,这是一项历史性成就。中国的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图片,让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直观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解读图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4)民生不断得到改善。
请学生继续看图片并结合教科书,感受国家在推进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预设:增加教育经费,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发展高等教育。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增加就业。初步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过渡: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2.“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这是香港、澳门能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一国两制”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提供了基本政策。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更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此外,海峡两岸关系也得到新的发展。
请学生结合课本第三子目相关内容归纳、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何新发展?
教师点拨:
时间 重大举措 影响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郑重宣示在新历史条件下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
1992年 海基会与海协会会晤 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1993年 汪辜会谈 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 体现了党和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2015年 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请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意义。
教师点拨:“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它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归纳“一国两制”的措施,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节省时间。
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提问: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预设:提出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工作总体布局,中美、中俄关系总体稳定,周边关系取得突破。2002年,中国同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3年,中国同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2)提问:在世界治理机制的改革方面,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
预设: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并从第二年开始,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中国还积极参与安全和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
教师点拨:总的来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等方面。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领,让学生对教科书多而杂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在此过程中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达到有的放矢、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探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在为我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板书】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2.重要学科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3.农村、农业得到全面发展
4.民生得到不断改善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下条目中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的是( )
①“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②“复兴号”高铁动车
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④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2019年11月11日,某电商“双11”开场14秒成交额破10亿元;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元。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网络技术的发展 B.量子理论的提出
C.生物技术的突破 D.航天技术的进步
3.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到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4.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与这些国家扩大交往,谋求共同发展。由此可知( )
A.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C.中国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D.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这条“自己的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以史实证明“走自己的道路”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任意两个不同领域的实例)。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答案
1.D。2.A。3.D。4.C
5.(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成果(略)。(3)让中国有利于进一步融入世界,扩大开放;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步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