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八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请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0.5分)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边疆行》是从防城港出发到丹东,在中国内陆边境线上行程超过22000千米。拍摄的《沿海行》是从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行进到防城港。图1为“《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 《边疆行》行程超过22000多千米,说明我国
A. 海陆兼备 B. 大陆海岸线漫长
C. 海域辽阔 D. 陆上国界线漫长
2. 《沿海行》从丹东出发,行进到防城港,节目组经过的海峡a是
A. 琼州海峡 B. 台湾海峡
C. 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3. 关于防城港市发展优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靠近邻国,边境贸易发达
B. 热量充足,农业基础良好
C. 南临南海,海洋运输便利
D. 地处高原,太阳辐射强烈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沈阳、长沙、西安和喀什设有四个分会场。开播时,沈阳已是万家灯火,而喀什还处在落日余晖之中。图2为“春晚会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 长沙分会场位于
A. 湖南省 B. 湖北省
C. 福建省 D. 江西省
5. 西安分会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 辽 B. 湘 C. 秦 D. 新
6. 导致沈阳和喀什两地天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差大 B. 纬度差异大
C. 气候差异大 D. 经度差异大
江苏省位于我国人口密集区。图3为“江苏省2013和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总量统计图”。据此回答7~9题。
7. 与2013年相比, 江苏省2022年
A. 0-14岁人口占比减少
B. 15-64岁人口占比不变
C.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
D. 人口总量增加 1000万
8. 江苏省面积约为10万千米 ,2022年该省人口密度约为
A. 820人/千米 B.850人/千米
C. 810人/千米 D. 12人/千米
9. 针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象,可以
A. 增加就业机会 B. 增建养老设施
C. 完善交通体系 D. 实施提前退休
云南省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人口有1500多万,约占该省总人口的33%,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图4为“云南省部分民族分布示意图和竹楼景观图”。据此回答 10~12题。
10. 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 汉族 B. 壮族
C. 哈尼族 D. 藏族
11. 下列属于傣族传统节日的是
A. 元宵节
B. 泼水节
C. 雪顿节
D. 那达慕节
12. 傣族的传统民居竹楼
A. 为高脚建筑
B. 屋顶坡度小
C. 以石块为建材
D. 墙体比较厚
成渝经济区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也是我国的水能“富集区”。图5为“成渝经济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3~15题。
13. 成渝经济区位于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南丘陵 D. 黄土高原
14. 成渝经济区内城市分布密集,核心城市有
A. 昆明和重庆 B. 昆明和贵阳
C. 成都和贵阳 D. 成都和重庆
15.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水能“富集区”,主要是因为
A. 地壳活跃 B. 地形平坦
C. 光热充足 D. 地势落差大
2024年3月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但部分地区仍乍暖还寒,体感上依旧寒冷。图6为“3月6日全国入春进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6~18题。
16. 图中季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势 B. 风向
C. 气温 D. 降水
17. 我国东部地区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
18. 3月 6日,下列仍处于“乍暖还寒”体验区的是
A. 云南西部 B. 湖北东部
C. 海南北部 D. 江苏南部
西瓜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耐炎热,怕低温。图7为“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9~21题。
19. 下列可以种植反季节西瓜的省区是
A. 青海省 B. 内蒙古自治区
C. 山东省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 我国能够广泛种植西瓜主要得益于
A. 东西距离长 B. 夏季普遍高温
C. 纬度跨度广 D. 地形平坦开阔
21. 甲地区种植西瓜很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冬季风向
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图8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回答22~24题。
22. 我国年降水量
A. 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B. 沿北纬40°自东向西递增
C. 沿东经120°自北向南递减
D.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3. 四地中
A.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 乙地雨季最长
C. 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
D. 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24. 下列城市中,与乙地降水特点较吻合的是
A. 乌鲁木齐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图9为“我国某河流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 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A. 春夏季节 B. 夏秋季节
C. 秋冬季节 D. 冬春季节
26. 该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降水
27. 推测该河流7—8 月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径流量小 B. 降水量大
C. 气温高 D. 蒸发强
湖泊对河流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时,河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河流,补充河流水量。图10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28~30题。
28. 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B.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C. 中游流经重庆
D.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
29.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峡水库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
B. 三峡水库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
C. 长江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
D. 洞庭湖水位低于长江干流时,湖水入江
30. 为更好地发挥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需要
A. 防治污染 B. 退耕还湖 C. 围湖造田 D. 禁止捕捞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5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分)
材料一 红树林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岸护堤、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 2.92 万公顷,约有55%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区,得到了有效保护。
材料二 图11为“中国主要红树林保护区分布示意图”。
(1) 从五带划分看,我国的红树林保护区大部分位于 ▲ 带; 从濒临海洋看,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主要分布在 ▲ 海沿岸地区。
(2) 广东省红树林分布面积约为 ▲ 平方千米。
(3)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不易被风浪冲垮,这体现了红树林具有 ▲ 的生态作用。红树林面积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答两点) 。
32. 图12为“我国地势特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分)
(1) A处地形区为 ▲ , B处山脉为 ▲ 。
(2) 读图可知,我国地势具有 ▲ ,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3)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甘蔗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从地形和气候条件看,最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第 ▲ 级阶梯。
(4) 我国地势特点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答两点) 。
33. 图13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
(1) 分界线A 大致与我国 ▲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2) 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 地。
(3) 甲、乙两地降水均主要集中在 ▲ 季。
(4) 乙地对应于左图中的 ▲ 气候,其夏季气候特点是 ▲ 。
3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
材料一 苹果喜光、耐寒,喜较冷凉及干燥的气候环境。脐橙喜温和、湿润及无霜期长的气候环境。
材料二 图14为“我国部分区域位置示意图”。
(1) A 山脉为 ▲ 。
(2) 从纬度位置看,瑞金位于 ▲ 纬度地区。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看,瑞金位于 ▲ 带。
(3)延安和瑞金两地中,适宜推广栽培苹果的是 ▲ ,当地发展苹果树栽培,有利的条件有 ▲ (答两点) 。
35. 图15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分)
(1) 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 ▲ 。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 ▲ 的水文特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形成了“ ▲ ”。
(2)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①、②两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 ▲ 河段。
(3) 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区域在黄河的 ▲ 游河段。
(4)一般来说,外流河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大。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后,流量明显减小,主要原因是 ▲ 。
2024年秋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A C D C B B D B A A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B C D D B B D B B C B
读图分析题(共15分)
31.(3分,每空0.5分)
(1)热 南
(2)9084
(3)固岸护堤 沿海污染加剧;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堤易被冲垮;防御台风、海啸的能力降低;沿海滩涂侵蚀加剧;近岸海域的含沙量增大;药材资源减少等等。(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给0.5分,答对两点给1分)
32.(3分,每空0.5分)
(1)青藏高原 大兴安岭
(2)西高东低
(3)三
(4)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海洋水汽输入内陆;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河流的流向有利于加强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利于东、西部水运沟通等等。(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给0.5分,答对两点给1分)
33.(3分,每空0.5分)
(1)800
(2)甲 乙
(3)夏
(4)亚热带季风 高温多雨
34.(3分,每空0.5分)
(1)秦岭
(2)低 亚热带
(3)延安 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坡地多,排水良好;劳动力廉价,土地低廉,生产成本低等等。(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给0.5分,答对两点给1分)
35.(3分,每空0.5分)
(1)渤海 含沙量大 地上河
(2)①
(3)中
(4)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引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即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