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皮山县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学段1(期中)素养调研卷高一 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60分)1.李大钊曾经满怀激情地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是因为十月革命( )①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变为现实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首次尝试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等;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强调阶级斗争 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主动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工人们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行会和工场手工业,更多的农民、小工场主和小地主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生产资料成为雇佣工人,工业生产的‘中间阶级’趋于消亡,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产阶级手中”。由此可见( )①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共产党宣言》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③唯物史观因揭示资本主义特殊规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6.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7.“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渡时期指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时期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向世界释放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这是基于改革开放(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C.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9.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举措要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要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这是基于( )①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是科学推进改革的根本追求③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才能提高改革的精准性 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峥嵘岁月,尽显豪迈!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已来到了第75个年头。取势而观之,这75年是我们伟大祖国不断旧貌换新颜的75年。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人民翻身做主得解放,一天一天站起来 ②革命、建设、改革相接续,综合国力强起来③承前启后进入新时代,人民共同富裕眼前来 ④继往开来踏上新征程,民族伟大复兴正赶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途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这都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C.制定工业化发展道路 D.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12.体育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国家形象的展示,也是发展进步的缩影。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比赛中,中国体育健儿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游泳、乒乓球、田径等多个项目中均展现出强劲实力,总奖牌数位居前列。这印证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强大生机活力 ②体育精神是实现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③发展体育事业是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 ④中华体育文化自信自强得以持续提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月份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②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坚定改革的决心,创造了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方针③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④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由此可见( )①持续不断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改革进行到底③中国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 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关于“两个结合”,我国三年走了“三大步”:第一步是2021年“七一讲话”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第二步是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第三步是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整体性系统性阐释“两个结合”。由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日益明晰地展现出来。这“三大步”( )①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②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③彰显了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不断探索精神④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坚守的“根”与“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以学铸魂”作出深刻阐释,为全党开展好主题教育指明了方向。坚持以学铸魂( )①需要全党同志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②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理论③有利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④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出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高质量发展、强化实干担当,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以中国式现代化共圆民族复兴梦。据此可知(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是青海人民的远大理想 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并日益凸显。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为此需要广大党员、干部( )①以社会革命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②在应对“变局”中实现民族解放③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④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4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宏观调控,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惠民政策落地实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取得这些进步的原因有( )①一以贯之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党用实际行动有效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③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地惠及广大人民 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均告失败,中国依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6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4分)(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起了“两会”制度。“两会”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诉求以宪法法律和国家制度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一架飞机、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取得“天宫”“蚊龙”“天眼”等领先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巨大进步,从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发展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牢固的执政基础和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展望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试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12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C C A D B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A A C B B D B21.①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的各种尝试,证明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⑤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2.(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3.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