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测试题时间:50 分钟 满分:6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6分)1.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是( )A.生命安全 B.健康安全 C.人身安全 D.国家安全2,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大家逆向而行,更敢奔赴一线,他们被网友称为“最美逆行者”.这群人就是白衣天使、志愿者……下列关于“最美逆行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B.不尊重生命,缺乏安全意识C.关爱他人,让生命焕发了光彩 D.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高层火灾逃生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家住高层的70多岁的周妙荣老先生耗时两年发明出了高楼快速逃生滑梯,通过对弯槽的坡斜弯的设计,逃生者可以保持快慢的滑行节奏。30层的高楼,90秒左右就能安全到达地面。这项创新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还申请到了国际专利。周老先生的行为告诉我们 ( )A.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要伸出援助之手B.要善待自己的生命,自觉远离各种伤害源C.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不法侵害D.要提高安全意识,用智慧应对灾害事故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提醒我们要 ( )A.树立规则意识 B.增强风险意识 C.拥有大局意识 D.具备法治意识5.小明发现校门口的文具店销售五花八门的“炸包”玩具,多是“手雷”“鞭炮”造型,有的捏捏还会“爆炸”,并带有刺鼻的臭气。这类“炸包”“臭包”玩具属于“三无”产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对此.小明应该 ( )A.跟风玩耍,享受刺激 B.上网购买,享受优惠C.立即举报,避免危险 D.事不关己,视而不见6.生活中,学会紧急避险十分重要。火灾发生时,以下逃生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 B.一直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C.保持冷静,拨打119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7.“中小学要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人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一要求,旨在 ( )A.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B.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守护生命C.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D.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8.放学路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中学生开电动车行驶在市区各街道,他们或搭乘同伴或与同伴并肩驾车聊天,甚至还会在一些车辆较少的街道飙车。他们的行为是 ( )A.成熟和有胆量的表现 B.增强自我保护的表现C.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 D.重视生命安全的表现9.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每到周末、随处可见骑自行车健身的市民。中学生李军也是一名自行车爱好者。他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的有 ( )①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铃响、刹车闸灵敏②经常在车流中穿行,时速常超过40公里③风雨无阻,浓雾、雷雨天气照常骑车出行④骑车时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大声唱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紧急疏散演练、预防流感讲座、防火和防震演习等。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 ②杜绝灾害,让成长之路一帆风顺③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④牢记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北京野生动物园,游客私自下车被老虎袭击,造成一死一伤;宁波动物园,游客为逃票翻越围墙,命丧虎口。这些悲剧的发生是因为他们 ( )①不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漠视规则的存在③做了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 ④缺乏危险预判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小明坐在私家车里看见好友在前面走,就催促爸爸赶紧停车,想去追他。车刚停下,小明立刻打开了车门,一辆电动自行车撞上车门,骑车人倒在车旁。经医院救治,骑车人留下严重残疾,生活很难再自理。交警裁决小明家承担全部责任。这警示我们 ( )①生活中处处有危险,时时有陷阱 ②增强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③道路行驶时远离电动自行车 ④下车时必须先查看车后面情况,再开车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1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以下做法,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是( )①遭遇台风时切忌在临时建筑物等处避风避雨②在失火的楼房内使用电梯逃生,速度快③外出郊游时,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④发现有人触电用手直接去救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防范侵害 穿着打扮得体举止文明 同学遇险积极设法施救 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 上学放学相互结伴而行 火灾逃生 选择最熟悉的逃生路线 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 强行穿越浓烟不用防护 不要贪恋财物迅速逃生(1)材料中呈现的两组救助方法中,各有一项做法欠妥。请任选一项不妥的做法找出来,并说明理由及正确的做法。(4分)(2)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掌握怎样的方法和能力,就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他人 (2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 ......(1)你认为安全提示中还可以补充哪些内容 (4分)(2)安全提示警示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为增强风险意识我们需要怎样做 (2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材料启示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4分)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如何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某市一初中学校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该校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模拟、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防拥挤踩踏等安全知识的主题教育,利用升旗、课间操、上下学等时间组织了各种应急演练。尤其强化了防止和应对不法侵害教育,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1)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有什么意义 (2分)(2)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有哪些 (4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作为交通参与者,青少年每日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之间,交通方式有步行、骑自行车、搭乘摩托车、汽车等,由于年龄、判断力、行为支配力等诸多原因,青少年极易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自我保护意识,关爱生命·保护生命安全,七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1)请你为他们设计班会活动的主题。(2分)(2)我们应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4分)(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 (2分)(4)增强安全意识具有怎样的意义 (2分)答 案一、选择题1.A 2.B 3.D4.B5.C 6.B 7.B 8.C9.B 10.C 11.C 12.B 13.A二、非选择题14.(1)“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方法欠妥。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面对不法侵害,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如“呼救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强行穿越浓烟不用防护”方法欠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致人窒息身亡。正确的做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人浓烟,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前行。(言之有理即可)(2)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15.(1)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言之有理即可)(2)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16.(1)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17.(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避险和逃生能力;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有利于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答出一点即可)(2)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答出两点即可)18.(1)增强安全意识,让悲剧不再发生。(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增强风险意识。(3)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4)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