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勤建学校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2024.10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C D D A A B C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C B A C A B C A二.材料分析题(3题共40分)17勤建学校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2024.10(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劳动技能较高②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人们按劳分配劳动产品④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私有制的确立的标志是( )A.劳动对象变为私有财产 B.奴隶变为私有财产C.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D.贫富分化加剧3. 我国封建社会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封建国家政权 B. 封建等级制度C. 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 D. 封建土地所有制4.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次是(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②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⑤—④ D. ②—③—⑤5. 新冠病毒的迅速传播正在造成金融市场恐慌、资本外逃、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下跌,进而导致全球迎来大萧条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引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①大批企业将面临破产,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工人失业率上升②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劳动人民将会买到更便宜商品③以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6.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高一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第1页 共4页④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合用于评价( )A. 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 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 D. 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8.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是毛泽东同志的批示。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②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③能够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伟大革命是历史的偶然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9.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③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伟大成就,从1978年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1992年南方谈话的春风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对改革开放进程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②构建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为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③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状况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业病大”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实现总体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的时代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④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A. ①② B.② ③ C. ①④ D. ③④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本质是( )A.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 B.保持物价稳定C.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和平发展道路1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高一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第2页 共4页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下列有关这一理论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B. 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5. 时代热词能够见证时代变迁,感知时代脉搏。在下列出现的高频率词汇中,最有可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 )A. 南湖红船、建国伟业、两弹一星B. 开发开放浦东、市场经济、中国入世C.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制度自信D. 新时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16. 中国的发展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们的默默奉献,钱学森为中国航天梦拼搏攻关,袁隆平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孜孜以求……他们倾尽毕生精力,不求回报投身科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这说明( )①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国家②中华儿女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④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全社会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伟大。此次抗击疫情尽显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②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文化自信④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救治等中华民族优秀财富——坚定理论自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 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超1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8.1%,人均GDP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这一成就归功于(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通过改革,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发展生产力③改革开放的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④全面学习和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高一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第3页 共4页19不同年代的青春故事,传递出穿梭时空的青年力量。从百余年前,一批批有志青年以舍生忘死的呐喊,推动暮霭沉沉的中国步入“觉醒年代”;到今天,新时代青年满怀“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与时代共同成长……置身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新时代青年需要( )①着眼于个人的前途,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②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③承担历史责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接续努力④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下列选项中,事件和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三大改造”——拓宽了社会主义道路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 非选择题(共40分)。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同学认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地剥削、压迫、杀害奴隶。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并不是一种进步,反而是人类社会的倒退”。据此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1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成果,外媒对此纷纷点赞: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日前发表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评论文章称,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强大、最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意味着一个划时代的变迁。中国在近几十年里的发展述度在世界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世界经济繁荣和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70年风雨兼程,伟大中国为世界增添无限绚丽光彩。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12分)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4分)分析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分)高一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第4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docx 政治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