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地理试卷(2024七上·从江月考)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地球离太阳最近B.地球属于太阳系C.地球不属于银河系D.地球不适合生存2.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测 ③天宫空间站 ④访问小行星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答案】1.B2.D【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太空探索的意义;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解析】【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1.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A错误;B、地球属于太阳系,B正确;C、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自然也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部分,C正确;D、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D错误。故答案为:B。2.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非常广泛,包括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天宫空间站建设以及访问小行星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我国太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为人类探索宇宙、了解宇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故答案为:D。(2024七上·从江月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通过地球局部轮廓推断出地球的形状是( )A.“天圆地方” B.倒扣的盘子C.正方体 D.球体4.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下列关于北斗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运行一周约为一天C.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答案】3.D4.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解析】【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3. 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由于空间站处于高空,可以观察到地球的整个或部分轮廓。根据地球局部轮廓的特征,如地球的曲面和弧度等,可以推断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故答案为:D。4.A、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因此,北斗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方向是一样的,都是自西向东运行,A错误;B、北斗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运行周期相同,约为一天,B正确;C、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运行轨道周长远大于4万千米,C错误;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半径6371千米,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上·从江月考)下图是局部经纬网地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小题。5.图中A点的经纬位置是( )A.(45°W,40°N) B.(45°N,40°W)C.(45°W,40°S) D.(45°E,40°N)6.图中经纬网格①和②面积相比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无法比较7.图中B点所在半球位置正确的是( )A.东半球 B.西半球C.北半球 D.东西半球的分界处【答案】5.C6.B7.A【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5.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读图可判断,A点的坐标为(45°W,40°S)。故答案为:C。6.由图可知,经纬网格①和②所跨的经度相同,长度相同;地球仪上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即纬度越小长度越长,图中①所跨的纬度小长度长,经纬网格①和②面积相比①>②。故答案为:B。7.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B点的坐标为(0°W,40°S),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故答案为:A。(2024七上·从江月考)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①四季变换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缓缓拨动地球仪旋转180°,会发现图中甲点( )A.一直处于白天 B.一直处于黑夜C.由黑夜变成白天 D.由白天变成黑夜10.下列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B.阴晴雨雪冷暖差异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春种秋收作物不同【答案】8.D9.D10.C【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8.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该实验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和太阳东升西落,故②④正确;四季变换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导致的,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无法演示,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9.读图可知,此时甲点位于昼半球,随着地球仪的旋转180°,会进入夜半球,由白天变成黑夜。故答案为:D。10.A、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是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导致的,与地球自转无关,A错误;B、阴晴雨雪冷暖差异主要受气候、地形、纬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由地球自转直接导致,B错误;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直接表现,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太阳和其他天体看起来像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C正确;D、春种秋收作物不同主要受气候、季节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C。(2024七上·从江月考)下表是我国成都(30.6°N,104°E)和杭州(30.2°N,120.2°E)两城市在7、9、11月份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 日出时间(北京时间) 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成都 杭州 成都 杭州7月1日 6:04 5:01 20:10 19:059月1日 6:40 5:36 19:27 18:2211月1日 7:18 6:13 18:16 17:121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成都与杭州相比( )A.成都比杭州靠东 B.成都更早迎来日出C.杭州更早迎来日落 D.白昼时间相差很大12.9月到11月成都和杭州白昼时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海陆差异【答案】11.C12.B【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11.A、成都位于104°E,杭州位于120.2°E,杭州比成都靠东,A错误;B、读表可得,杭州日出时间比成都早,B错误;C、杭州比成都更早迎来日落,C正确;D、虽然成都和杭州的日出日落时间存在差异,但两地的纬度相近,白昼时间相差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C。12.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从9月到11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缩短。故答案为:B。(2024七上·从江月考)2024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2024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14.2024年立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南移 B.向北移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1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济南市(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 D.昼长达最小值【答案】13.D14.B15.A【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此时介于地球运行在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读图可知,2024年2月4日立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从d(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动。故答案为:D。14.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冬至(12月22日前后)到夏至(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2024年立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故答案为:B。15.据图可知,图中b点是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黑夜最短的一天。济南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故答案为:A。16.(2024七上·从江月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对火星的多个项目进行了科学探测,实现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下表示意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 4秒 1.00 1.00 23°26'火星 2.279 3 396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25.19°(1)火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 (填数字)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 (长或短)(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 、 ;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 (高或低)(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答案】(1)4;长(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3)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条件,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4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受到的太阳引力就越小,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一周公转。因此,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长。(2)在比较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时,可以发现两者的自转周期和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相对较为接近;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更远,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更低。(3)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火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地球小,因此其引力也较小,这可能导致火星无法有效地保留大气层和水资源。其次,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这可能导致火星的气候环境极端恶劣,不利于生命的存在。此外,火星上没有液态水,而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这可能导致火星表面的温度较低,不利于生命的繁衍和发展。【点评】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1)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4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长。(2)读图可知,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更远,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更低。(3)火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质量、体积和自转周期等数据与地球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导致了火星环境不适合已知形式的生命生存。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放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17.(2024七上·从江月考)经纬网定位。材料一 某校开展乒乓球画经纬网比赛,要求每隔30°画一条纬线,每隔45°画一条经线(详见下左图),下右图为济南附近的经纬网示意图。(1)上左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 ,乙点的经纬度是 ,甲点在乙点的 方向。(2)济南的经纬度是(北纬36°40',东经117°00'),其所属半球为 半球、 半球,所属纬度为 (低或中或高)纬度,上右图中 点是济南。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台风“海葵”行进路线。时间 甲:8月30日08时 乙:8月31日08时 丙:9月1日08时 丁:9月2日08时经纬度 (20.1°N,135.8°E) (21.3°N,133.0°E) 22.4°N,129.7°E) (22.1°N,126.2°E)(3)依据2023年台风“海葵”的行进路线材料,为下面的图示路线挑错。标注明显错误的点是 ,“海葵”行进方向大致是 。【答案】(30°N,45°E);(0°,90°E);西北;北;东;中;A;丙;自东南向西北【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解析】【分析】(1)在左图中,经度是从0°向东到180°,因此为东经,符号为E。整个经度范围被等分为四份,所以每份代表45°。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甲地的经度为45°E,乙地的经度为90°E。图中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各划分了三份。由于纬度的范围是0°到90°,因此每一份代表30°。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符号为N,所以甲地的纬度为30°N;而赤道上的纬度为0°,所以乙地的纬度为0°。综上所述,甲地的经纬度为(30°N,45°E),乙地的经纬度为(0°,90°E)。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可以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济南(北纬36°40',东经117°00')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根据东经向东增大,北纬向北增大,可以判断济南的位置对应到上右图中的A点。(3)读材料可知,丙点的纬度是4°N,128°E,但是在图片中的丙经度介于130°E一135°E之间,故标注明显错误的点是丙,由材料可知,台风的行进方向从甲到丁,根据经纬度判断是从东南到西北方向。【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18.(2024七上·从江月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第19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30.2°N,120.2°E)开幕。材料二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1)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正值北半球的 (填节气),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填数码)处,此时太阳直射 (填纬线);该日,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填方向)移动。(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填纬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填纬线)。从五带划分看,杭州(30.2°N,120.2°E)处于 。(3)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 (填季节)。【答案】(1)秋分;④;赤道(或0°纬线);昼夜平分;南(2)南回归线(或23.5°S);北极圈(或66.5°N);北温带(3)春季【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划分【解析】【分析】(1)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是2023年9月23日,这一天正值北半球的秋分节气。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确定地球此时位于公转轨道的④处,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0°纬线。这一天,杭州昼夜平分,此后,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也就是23.5°S纬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也就是66.5°N纬线。根据杭州的纬度位置(30.2°N,120.2°E),我们可以确定杭州处于北温带。(3)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是9月23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所以当北半球是秋季时,南半球就是春季。因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正值春季。【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读材料可知,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为9月23日,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日,地球公转至④处,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该日过后(此次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会继续往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或23.5°S),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或66.5°N)。从五带划分看,杭州(30.2°N,120.2°E)位于北回归线(23.5°N)至北极圈(66.5°N)之间,属于北温带。(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2023年9月23日,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故此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春季。1 / 1贵州省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地理试卷(2024七上·从江月考)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地球离太阳最近B.地球属于太阳系C.地球不属于银河系D.地球不适合生存2.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测 ③天宫空间站 ④访问小行星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2024七上·从江月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通过地球局部轮廓推断出地球的形状是( )A.“天圆地方” B.倒扣的盘子C.正方体 D.球体4.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下列关于北斗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运行一周约为一天C.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2024七上·从江月考)下图是局部经纬网地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小题。5.图中A点的经纬位置是( )A.(45°W,40°N) B.(45°N,40°W)C.(45°W,40°S) D.(45°E,40°N)6.图中经纬网格①和②面积相比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无法比较7.图中B点所在半球位置正确的是( )A.东半球 B.西半球C.北半球 D.东西半球的分界处(2024七上·从江月考)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①四季变换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缓缓拨动地球仪旋转180°,会发现图中甲点( )A.一直处于白天 B.一直处于黑夜C.由黑夜变成白天 D.由白天变成黑夜10.下列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B.阴晴雨雪冷暖差异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春种秋收作物不同(2024七上·从江月考)下表是我国成都(30.6°N,104°E)和杭州(30.2°N,120.2°E)两城市在7、9、11月份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 日出时间(北京时间) 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成都 杭州 成都 杭州7月1日 6:04 5:01 20:10 19:059月1日 6:40 5:36 19:27 18:2211月1日 7:18 6:13 18:16 17:121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成都与杭州相比( )A.成都比杭州靠东 B.成都更早迎来日出C.杭州更早迎来日落 D.白昼时间相差很大12.9月到11月成都和杭州白昼时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海陆差异(2024七上·从江月考)2024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2024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14.2024年立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南移 B.向北移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1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济南市(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 D.昼长达最小值16.(2024七上·从江月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对火星的多个项目进行了科学探测,实现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下表示意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 4秒 1.00 1.00 23°26'火星 2.279 3 396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25.19°(1)火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 (填数字)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 (长或短)(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 、 ;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 (高或低)(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17.(2024七上·从江月考)经纬网定位。材料一 某校开展乒乓球画经纬网比赛,要求每隔30°画一条纬线,每隔45°画一条经线(详见下左图),下右图为济南附近的经纬网示意图。(1)上左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 ,乙点的经纬度是 ,甲点在乙点的 方向。(2)济南的经纬度是(北纬36°40',东经117°00'),其所属半球为 半球、 半球,所属纬度为 (低或中或高)纬度,上右图中 点是济南。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台风“海葵”行进路线。时间 甲:8月30日08时 乙:8月31日08时 丙:9月1日08时 丁:9月2日08时经纬度 (20.1°N,135.8°E) (21.3°N,133.0°E) 22.4°N,129.7°E) (22.1°N,126.2°E)(3)依据2023年台风“海葵”的行进路线材料,为下面的图示路线挑错。标注明显错误的点是 ,“海葵”行进方向大致是 。18.(2024七上·从江月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第19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30.2°N,120.2°E)开幕。材料二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1)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正值北半球的 (填节气),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填数码)处,此时太阳直射 (填纬线);该日,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填方向)移动。(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填纬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填纬线)。从五带划分看,杭州(30.2°N,120.2°E)处于 。(3)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 (填季节)。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D【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太空探索的意义;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解析】【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1.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A错误;B、地球属于太阳系,B正确;C、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自然也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部分,C正确;D、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D错误。故答案为:B。2.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非常广泛,包括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天宫空间站建设以及访问小行星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我国太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为人类探索宇宙、了解宇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故答案为:D。【答案】3.D4.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解析】【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3. 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由于空间站处于高空,可以观察到地球的整个或部分轮廓。根据地球局部轮廓的特征,如地球的曲面和弧度等,可以推断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故答案为:D。4.A、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因此,北斗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方向是一样的,都是自西向东运行,A错误;B、北斗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运行周期相同,约为一天,B正确;C、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运行轨道周长远大于4万千米,C错误;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半径6371千米,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5.C6.B7.A【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解析】【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5.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读图可判断,A点的坐标为(45°W,40°S)。故答案为:C。6.由图可知,经纬网格①和②所跨的经度相同,长度相同;地球仪上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即纬度越小长度越长,图中①所跨的纬度小长度长,经纬网格①和②面积相比①>②。故答案为:B。7.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B点的坐标为(0°W,40°S),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故答案为:A。【答案】8.D9.D10.C【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8.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该实验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和太阳东升西落,故②④正确;四季变换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导致的,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无法演示,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9.读图可知,此时甲点位于昼半球,随着地球仪的旋转180°,会进入夜半球,由白天变成黑夜。故答案为:D。10.A、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是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导致的,与地球自转无关,A错误;B、阴晴雨雪冷暖差异主要受气候、地形、纬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由地球自转直接导致,B错误;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直接表现,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太阳和其他天体看起来像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C正确;D、春种秋收作物不同主要受气候、季节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11.C12.B【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11.A、成都位于104°E,杭州位于120.2°E,杭州比成都靠东,A错误;B、读表可得,杭州日出时间比成都早,B错误;C、杭州比成都更早迎来日落,C正确;D、虽然成都和杭州的日出日落时间存在差异,但两地的纬度相近,白昼时间相差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C。12.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从9月到11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缩短。故答案为:B。【答案】13.D14.B15.A【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此时介于地球运行在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读图可知,2024年2月4日立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从d(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动。故答案为:D。14.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冬至(12月22日前后)到夏至(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2024年立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故答案为:B。15.据图可知,图中b点是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黑夜最短的一天。济南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故答案为:A。16.【答案】(1)4;长(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3)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条件,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4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受到的太阳引力就越小,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一周公转。因此,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长。(2)在比较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时,可以发现两者的自转周期和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相对较为接近;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更远,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更低。(3)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火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地球小,因此其引力也较小,这可能导致火星无法有效地保留大气层和水资源。其次,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这可能导致火星的气候环境极端恶劣,不利于生命的存在。此外,火星上没有液态水,而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这可能导致火星表面的温度较低,不利于生命的繁衍和发展。【点评】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1)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4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长。(2)读图可知,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更远,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更低。(3)火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质量、体积和自转周期等数据与地球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导致了火星环境不适合已知形式的生命生存。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放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17.【答案】(30°N,45°E);(0°,90°E);西北;北;东;中;A;丙;自东南向西北【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解析】【分析】(1)在左图中,经度是从0°向东到180°,因此为东经,符号为E。整个经度范围被等分为四份,所以每份代表45°。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甲地的经度为45°E,乙地的经度为90°E。图中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各划分了三份。由于纬度的范围是0°到90°,因此每一份代表30°。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符号为N,所以甲地的纬度为30°N;而赤道上的纬度为0°,所以乙地的纬度为0°。综上所述,甲地的经纬度为(30°N,45°E),乙地的经纬度为(0°,90°E)。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可以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济南(北纬36°40',东经117°00')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根据东经向东增大,北纬向北增大,可以判断济南的位置对应到上右图中的A点。(3)读材料可知,丙点的纬度是4°N,128°E,但是在图片中的丙经度介于130°E一135°E之间,故标注明显错误的点是丙,由材料可知,台风的行进方向从甲到丁,根据经纬度判断是从东南到西北方向。【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18.【答案】(1)秋分;④;赤道(或0°纬线);昼夜平分;南(2)南回归线(或23.5°S);北极圈(或66.5°N);北温带(3)春季【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划分【解析】【分析】(1)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是2023年9月23日,这一天正值北半球的秋分节气。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确定地球此时位于公转轨道的④处,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0°纬线。这一天,杭州昼夜平分,此后,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也就是23.5°S纬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也就是66.5°N纬线。根据杭州的纬度位置(30.2°N,120.2°E),我们可以确定杭州处于北温带。(3)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是9月23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所以当北半球是秋季时,南半球就是春季。因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正值春季。【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读材料可知,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为9月23日,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日,地球公转至④处,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该日过后(此次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会继续往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2)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或23.5°S),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或66.5°N)。从五带划分看,杭州(30.2°N,120.2°E)位于北回归线(23.5°N)至北极圈(66.5°N)之间,属于北温带。(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杭州亚运会开幕当日2023年9月23日,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故此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春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 贵州省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地理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