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第二节八年级地理下册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闯关东人口分布冬奥趣事中国队387人里的176名运动员,其中100人是东北籍黑龙江:63人吉林:26人辽宁:11人冰上项目运动员北多南少,人口分布也是一样吗?活动黑龙江 吉林 辽宁面积(万千米) 45.4 18.7 14.7人口(万人) 1953年 1190 1133 20392010年 3833 2747 43752020年 3185 2407 42592省份项目1.计算202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3.2倍、2.4倍、2.1倍。2.议一议,与2010年相比,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计算可知,2010年黑龙江省的人口密度约为85人/千米,吉林省的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辽宁省的人口密度约为298人/千米。22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读图人口分布不均匀3.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2结论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相对温暖,适合农业发展和人类居住。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以下,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水源、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与城市分布等)。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迁徙闯关东19世纪初,黄河下游不断出现自然灾害,而当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尚末开垦。迫于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受灾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陆续“闯”入东北。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主要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满族分布广泛;蒙古族分布在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民族分布我们都来自哈尔滨……活动:读图,完成下列任务。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历史上鄂伦春族人民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为辅。这些地区森林茂密,适于驯鹿的生长繁殖,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能给鄂伦春族人民提供充足的生活来源。“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赫哲族主要分布在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这里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狩猎之地。因而,人们常用“棒打孢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赫哲族人民生活地区的富庶。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狗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找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城市分布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东北铁路干线东北主要城市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哈尔滨、大连、满洲里、绥芬河城市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哈尔滨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同时,哈尔滨又是重要的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长春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沈阳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沈阳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大连的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每年9月初举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不仅弘扬了中华服饰文化,更是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哈尔滨中央大街大连市景(1)举例说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2)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璧,格调鲜明,如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使哈尔滨与俄罗斯长期以来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因而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大连位于东北地区南端,40°N以南,是东北地区纬度最低的城市,而且依山傍海,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因此“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服装工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因此特别适合举办国际服装节。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人口分布特点稠密区稀疏区民族主要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民族特色交通运输网主要城市发展现状及意义主要铁路线位置和地位工业部门特色产业典型景观(河南商丘期中)下列关于东北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B.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C.三江平原人口稠密,松嫩平原人口稀疏D.黑龙江北部山区人口密度相对稀疏C(河南平顶山汝州期末)东北平原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A.哈尔滨 B.长春C.沈阳 D.大连C“闯关东”和“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人口大迁移。读中国两次人口迁移部分路径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闯关东”是指19世纪,中原地区的人口增长达到饱和状态,山东、直隶(今河北)两省的人地矛盾尖锐,恰逢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江浙地区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而当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于是大批灾民涌入东北,时人称之为“闯关东”。这意味着中原的农耕文化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北地区扩展。材料二 “走西口”是指在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繁,不少人背井离乡到外地谋求发展;同时,长城之外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人垦种,恰逢清朝政府逐渐放宽移民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因此大批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走西口”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长城内外的繁荣和发展。(1)“闯关东”是指山东、直隶两省的人口迁入____________(地形区)的过程;相比江浙地区,迁入地人口密度________,人口迁至此地后可开发的土地较多。(2)阅读资料分析,造成山东省居民“闯关东”的气象灾害可能是_____________。东北平原小洪涝、干旱(3)读图可知,“走西口”是指中国山西、陕西等地的居民向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地区迁移,或途经该区域进入今a_______国的人口迁移过程;在迁移过程中,居民跨越了中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该线也是中国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西北蒙古400(4)下列对两次人口迁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A.“闯关东”为东北带来了劳动力,为其工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B.“走西口”加强了长城内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C.自然环境对人口规模,迁移有着深刻影响D.国家政策不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导向作用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pptx 闯关东.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