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2《提高防护能力》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2《提高防护能力》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 9.2《 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设计
课题 9.2《提高防护能力》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提高防护能力”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的内容。第九课主要从安全角度来讲怎样保护生命安全,是第三单元的《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二课的内容,故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是从认识、意识层面上走向实际行动上,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危险,懂得爱护生命,明白基本的自救和急救知识,提高防护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一些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学生甚至对于生命安全的防护方法,如灾害演练等有逆反心理,甚至对此不屑一顾。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安全事关自己与他人、社会,掌握应对生活中各类灾害事故的方法,提高守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学会守护生命,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2.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护知识,提高防护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危险发生时能够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3.责任意识: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和做法。难点: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安全知识小抢答】1、所居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居住的学生应该( D ) A.乘坐电梯 B.向楼顶奔跑 C.从窗口跳出 D.从安全通道有秩序下楼2、不会游泳的小明掉进河里,他应该( B )A. 手脚乱蹬,拼命挣扎 B. 放松身体,头后仰,让口鼻露出水面C. 潜入水底,寻找河底的支撑物 D. 大声呼救,并尝试往岸边游3、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应该做 ( B )A. 按压胸部进行心肺复苏 B. 检查呼吸和心跳C. 把水倒出来 D. 给他喝水4、当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D )A.向与泥石流流动相反的方向跑B.向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下跑 D.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教师: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我们该如何提高防护能力?带着这一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本节课的学习。引入课题:提高防护能力 学生进行游戏小抢答,并思考感悟。 通过抢答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引导学生认识提高防护意识的重要性,为后面的知识讲授做了铺垫。
讲授新课 一、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新闻速递】2024年,中国发生了……“摩羯”“贝碧磊”超强台风登陆沿海地区;台湾、甘肃、新疆等多地发生地震;广州一大桥断裂2人死亡3人失联;广东梅大高速塌方48人死亡;湖南株洲芦淞大桥多辆车相撞6死7伤.......思考: 1、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如果我们拥有防护能力,结果会怎样?2、从守护生命安全的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教师归纳: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课堂探究】小侯的预判材料: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思考: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提示:我们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教师: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预判经验?请与大家分享。教师归纳: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课堂分享】逃生小常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如果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你会如何避险逃生?请你与大家分享你的逃生小方法。【视频播放】地震避险指南: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火灾避险指南:简易防护,弯腰撤离;缓降逃生,不等不靠踩踏避险指南:听从指挥,撤离有序;稳步前行,保护自己教师归纳: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三)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课堂探究】同学,你救了同学一命!材料:近日,福建厦门海沧区东孚中学初二学生小乐在课间跑操时突发心脏骤停,学校应急救护队的七名同学上演了“教科书式”抢救。事发当天正在进行大课间跑操的小乐突然身体开始抽搐并很快整个人僵硬了。看到小乐后,在操场跑操的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队队员们分工展开救助。队员林嘉蕙凭借平时学的“一听二看三感觉”的判断方法断定小乐心脏骤停了。她和易小龙、赵明哲一起迅速将小乐体位摆正给他做心肺复苏。大约抢救了一分钟,小乐的手动了一下,慢慢苏醒过来。教学生急救知识的老师对七位同学临危不乱的施救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急救技能学得扎实才能做出最正确的施救挽救了一条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思考:从这一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提示: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课堂分享】心肺复苏术手绘教程教师归纳: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知识点总结】如何提高防护能力?①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②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③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认真阅读新闻并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并分享交流预判危险经验。学生分享逃生小方法,认真观看视频。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术。 充分将教材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明白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借助案例分析在危险发生前人类可采取的作为,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从而学会防患于未然。通过组织学生自己分享逃生小方法,提高学生避险和逃生能力,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学会求救和逃生。利用图文材料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常见的急救方法,从而掌握在危急时刻自救和挽救他人生命的技巧和能力。
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我们不仅要增强安全意识,也要积极参与安全知识学习,参加安全演练,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和避险逃生能力,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提高守护生命的能力。 梳理思路,核心重点可视化,突破重难点。
随堂练习 1、下面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 D )。A.各类踩踏事件,发生在所难免B.完善法律法规,根除安全隐患C.远离公共场所,确保生命安全D.学习自护方法,避免人身伤害2、中学生小海和小伙伴打篮球时,小伙伴突然摔倒,失去了意识。小海用在学校学过的急救知识给他实施了心肺复苏。几分钟后,小伙伴睁开了眼睛。这件事告诉我们( B )A.重视理论知识,确保救护成功B.平时多掌握急救的知识与技能C.不学会急救技能就不能打篮球D.能帮助别人,学习才会有意义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据此,下列情形中做法正确的有( B )A.我的游泳技术很好,可以到小河里游泳B.在实验室做实验前,认真阅读安全须知C.放学时遇到雷雨天气,决定去大树下暂避D.看电影时间不长,不必查看安全疏散通道4、2024年5月,南宁市、玉林等地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此后,许多学校组织师生开展洪水疏散救援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主要意义在于 C )①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②降低洪水灾害发生频率③丰富学校教师业余生活④提高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 B )①听到地震警报后,迅速抱头有序撒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②以最快的速度,拿好贵重物品撤离③来不及撤离时,可以蹲在墙角处等“生命三角”的地方④靠近窗户抱头站立,以便迅速跳窗撤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通过对典型题目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学会解题,能够自主分析,掌握答题技巧,培养思辨能力。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