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信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范围: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二章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54分)一、单选题 (共18小题,每小题 3分,共5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地外文明所在星球应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地外文明时,利用“天眼”可了解到“地外文明星球”的信息是(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C.有丰富的水资源 D.与恒星距离适中,可能有适宜的温度3.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诗词关于月相的描述较多,如李白《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中符合诗句所描述月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太阳两只明亮的眼睛、鼻子、嘴。科学家表示,“两只明亮的眼睛”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两只明亮的眼睛”大致位于( )A.光球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太阳内部5.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①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②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③海南岛夜空观察到极光④出现磁暴,极端天气增多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②③2020年,研究人员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距今约4.36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滨海涌洞鱼化石,这比重庆发现的最早有颌类鱼化石——陆珍边城鱼(距今约4.23亿年前)早一千多万年。完成下面小题。6.滨海涌洞鱼化石所在的地层形成于(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7.下列关于该地质年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丰富 B.爬行动物时代 C.重要成铁时期 D.出现脊椎动物8.该地层形成的时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推测当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气候干燥炎热C.风沙面积较大 D.地形起伏较大花岗岩是大陆岩石圈分布最广的岩浆侵入岩,由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侵入、冷却凝结而成,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示意。完成下列题目。9.岩石圈是指图中的( )A.D B.E C.D+E D.F10.一般认为,形成花岗岩的岩浆发源于( )A.硅铝层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地核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 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增→递减→递增B.递减→递增→递减C.递减→递增→递减→递增D.递增→递减→递增→递减12.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C.①层大气对人类活动没有什么影响D.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根据气象资料显示,2024年1月24~25日,广西桂林中北部地区天气由阴转晴,全市最低气温为-2℃~2℃,伴有霜冻发生。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大气吸收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D.太阳辐射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14.使广西桂林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甲→乙→丁 B.甲→乙→丙C.乙→丙→丁 D.乙→丁→甲15.广西桂林中北部地区霜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多雨的夜晚,云层吸收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大气温度升高,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C.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地面辐射较少下图为某年1月24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关于此时我国各地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上海吹东南风 B.北京吹西南风C.成都吹西北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17.下列城市中,该日风力最小的是( )A.上海 B.北京 C.昆明 D.三亚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下图),位于洱海岸边的大理站因受湖陆风的影响,风向昼夜变化明显。完成下面小题。18.能够正确表示大理站湖陆风示意图的是( )A. B.C. D.第II卷(非选择题46分)二、综合题(共4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日照百分率是指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即全天无云时应有的日照时数),这一数值可以反映出气候条件(主要是云、雨、雾、尘、沙等)对日照时间的影响程度。下图为中国年日照百分率图。(1)说出中国日照百分率反映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点。(4分)(2)指出甲地日照百分率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3)写出图中找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并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给出依据。(6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地震波虽然带来大量灾难但也是科学家们探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重要依据。材料二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及地球内部圈层图”。(1)指出本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圈层,并结合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说明地震台能够提前进行地震预警的主要依据。(6分)(2)指出乙图中地震波A、B的名称,并说明其判断依据。(6分)(3)简述地震波经过F界面时发生的变化,并说出F面以上E的物质状态。(6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2)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下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下右图为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景观。(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白天温室大棚内气温高的原因。(4分)(2)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4分)(3)由于昼夜温差原,温室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请从温室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广信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B B C D A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B D A C D A A19.(1)空间分布不均匀;北多南少;西多东少;青藏高原最多,四川盆地最少;高原、山地偏多,盆地、平原偏少。(4分)(2)特点:较周边地区偏低。(2分)原因:降水多,阴雨天气多;盆地地形,水汽扩散条件差,大雾天气较多,晴天少,日照百分率偏低。(4分)(3)地区:青藏高原(或西北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等)。(2分)依据:日照百分率值较大,说明实际日照时数接近理论日照时数;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4分)20.(1)地壳;(2分)地震发生时,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震台;横波主要引起地面左右晃动,对地面造成破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地震台可以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地震预警。(4分)(2)A:横波;B:纵波;依据:横波速度较纵波慢;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6分)(3)横波速度降至0(或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固态。(6分)21.(1)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可以进入温室;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这些辐射能量很少能透出温室,使能量保存在温室中,导致大棚内气温高。(6分)(2)在大棚内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傍晚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作用(或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有助于保温。(4分)(3)温室大棚与自然状态相比,大棚保温作用强,棚内昼夜温差小,糖分累积少,积累的营养物质少,蔬菜质量较差。(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封开县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docx 广信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