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读图,完成1-2题。
1. 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约多4分钟
C. 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约少4分钟
D. 23时56分4秒
2. 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 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a、b、c、d
B. 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c、d、b、a
C. 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大、c最小
D. b、c、d三点角速度相等,c点线速度最大
“数九”又称冬九九。“数九”从每年冬至日零时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此完成3-4题。
3. “数九”开始时,太阳直射(  )
A. 23°26′S B. 20°N
C. 23°26′N D. 20°S
4.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向北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向南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向北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向南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6.5小时后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与在轨工作的神舟十六号乘组顺利会师。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100.04°E,41.37°N)成功着陆(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 神舟十七号乘组与神舟十六号乘组会师时,世界标准时为 (  )
A. 26日9:44 B. 26日19:14
C. 27日1:44 D. 27日3:14
6.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当地风向大致为 (  )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7. 从神舟十七升空到神舟十六着陆,期间 (  )
A. 悉尼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 常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里约热内卢白昼时间渐变长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颜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题。
8. 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球景观图”,完成以下各题。
10. 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作用强 B. 风化作用强
C. 冰川作用强 D. 海浪作用强
11. 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 
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 
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④其他物质围绕石核层层凝聚 
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石核
A. ①⑤④③ B. ①⑤③④ C. ②③⑤④ D. ②⑤④③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2. 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13. 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 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 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 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 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龟背石图”。龟背石因表面存在多边形龟裂状网纹、酷似龟背而得名。该龟背石形成于古生代,由粉砂岩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其裂缝后来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龟裂状网纹。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4. 该龟背石(  )
A. 层理结构显著 B. 透水通气性能好
C. 结构致密坚硬 D. 含哺乳动物化石
15. 该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为(  )
A. 地壳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流水堆积
B. 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流水堆积
C. 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浪堆积
D. 地壳抬升—风化作用—固结成岩—海浪堆积
16. 目前此类龟背石全球仅发现两块,原因可能是(  )
①内力作用强烈,岩石破坏殆尽 ②形成条件苛刻,形成数量稀少 
③形成年代久远,外力作用强烈 ④人类活动影响,人为破坏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多奇峰峭壁。地质史上庐山曾经历过4次冰期,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庐山脚下的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东岸甲地(见图)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有“天漠”之称。下图为庐山、鄱阳湖区域图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1)说出庐山的地貌名称,并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庐山多奇峰峭壁的原因。(6分)
(3)分析鄱阳湖东岸甲地“天漠”的成因。(4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如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在河口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6分)
(2)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6分)
(3)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湄公河三角洲形成过程。(6分)
19. 图1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该日的日期为________前后。
(2)图中A、B、C、D四地中,该日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C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此时B地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值(填“最大”或“最小”),旗杆影子的朝向为________方向。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2)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B
2. 【答案】D
3. 【答案】A
4. 【答案】C
5. 【答案】A
6. 【答案】B
7. 【答案】D
8. 【答案】A
9. 【答案】C
10. 【答案】B
11. 【答案】A
12. 【答案】D
13. 【答案】C
14. 【答案】A
15. 【答案】C
16. 【答案】B
17. 【答案】(1)断块山。形成过程: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形成断层,两侧岩块相对下降,中间岩块上升而形成庐山。
(2)庐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多次冰期,冰川对山体侵蚀作用强烈且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充沛,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因而形成了奇峰峭壁。
(3)湖区周围多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多暴雨,湖区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内沙滩裸露;冬季风强劲。将湖盆内裸露的泥沙搬运至沿岸地区堆积。促成甲地沙丘的形成和发育。
18. 【答案】(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平原。
(3)湄公河流经北部高原和山区时,将流水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到河口地区;由于河口地区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得河水流速减慢,从上中游携带来的泥沙在此不断沉积形成三角洲。
19. 【答案】(1)12月22日 (2)D 14 (3)最小 正 北 (4)36°34′ 46°5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