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地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图1为湖南省莱市2022年10月部分时段天气信息。据此完成1~2题。「FFFF50030320100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日期一最高气盗…最低气温题降水:」风图11.10月3~9日,控制该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A.气旋B.暖锋C.冷锋D.反气旋2.此次天气过程当地降水较少,主要原因是A.期间风力较小B.降温幅度较大C.空中凝结核少D.前期高温干早地理试题卷第1页(共6页)高山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总面积2853km2,林线海拔约4100m;天山山脉东段的博格达山总面积1900km2,林线海拔约2700m。两地最高海拔相当。据此完成3~4题。3.与周边盆地相比,博格达山上有森林带主要是因为其所在地A.气温高B.降水多C.土层厚D.沙质土壤4.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林线低主要是因为其A.纬度较高B.深居内陆C.山体面积小D.东西走向为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小组根据深圳某校园内8月22日(晴天)实测数据,绘制出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草地三种下垫面和近地面气温日变化(部分)曲线图((见图2)。据此完成5~7题。s鹤605650甲5408:0010:0012:0014:006:00地方时(h)图25.图中最可能反映大气的温度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6.白天,对下垫面温度影响存在负相关的因子最可能是A.大气温度B.太阳辐射C.空气湿度D.风力风速7.曲线丙在11:00~12:00时温度出现短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蒸散发吸热B.出现短时间阴天C.水汽冷凝后放热D.地面反射率较高地理试题卷第2页(共6页)绵阳市高2022级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学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5:CDBAD 6—10:CABAD 11—16:BCDDAB17.(18分)(1)流水侵蚀;冻融风化(侵蚀);雨水溅蚀;风力侵蚀。(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4分)(2)山顶坡度较大,汇水面积小,不易形成侵蚀沟(2分);坡顶的人工林对径流有较好的截留作用(2分)。(3)阳坡白天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昼夜温差大,土壤冻融风化强(2分);阳坡加速积雪融化,致使表土质地疏松,土壤抗蚀性降低(2分);夏季盛行偏南风,迎风坡雨滴(动能大)对坡面的冲击力较大,对坡面的溅蚀作用强(2分)。(4)小流域综合立体防治,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方式,加强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答对一点给2分,答案合理即可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18.(16分)(1)柬埔寨经湄公河出海需经越南(2分),西部临海,但多山地(地形崎岖),港口条件差,规模小(2分);运河贯穿平原地区,并利用原有河道,工程量小(2分)。(2)洞里萨河旱季(11~4月)南流入湄公河,雨季(5~10月)北流入洞里萨湖(2分);运河建成后,旱季可减少经洞里萨河的南流水量(2分);雨季运河的泄洪,可减少洞里萨河入湖流量(2分)。(3)可避免或减轻水患(造成环境污染);出海通道外依度降低,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运河沿线水源补充,利于生态保护。(答对一点给2分,总分不超过4分)19.(18分)(1)鄱阳湖总体处于冲刷状态,呈“北冲南淤”态势(2分);具体表现为入江水道的冲刷速率减小,湖盆中部呈下切态势,湖盆东北部基本稳定,湖盆南部由冲刷转为淤积(4分)。(2)湖盆南部(2分)。理由是鄱阳湖为浅水性湖泊,湖底地形较平坦(2分);湖盆南部由冲刷转变为淤积,有利于入湖泥沙的堆积(2分)。(3)冲刷速率将会进一步减小,直至稳定(2分)。理由是三峡工程必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造成影响(2分);图示两个时段入江水道以冲刷为主,速率在下降,可推断。(2020年后该河段冲刷速率会逐渐降低,直至建立新的冲淤平衡)(2分)。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地 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 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 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 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图1 为湖南省某市2022年10月部分时段天气信息。据此完成1~2题。1.10月3~9日,控制该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A.气旋 B.暖锋 C.冷锋 D.反气旋2.此次天气过程当地降水较少,主要原因是A.期间风力较小 B.降温幅度较大C.空中凝结核少 D.前期高温干旱地理试题卷 第1页 (共6页)高山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总面积 ,林线海拔约4100m; 天山山脉东段的博格达山总面积 林线海拔约2700m。两地最高海拔相当。据此完成3~4题。3.与周边盆地相比,博格达山上有森林带主要是因为其所在地A.气温高 B.降水多C.土层厚 D.沙质土壤4.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林线低主要是因为其A.纬度较高 B.深居内陆C.山体面积小 D.东西走向为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小组根据深圳某校园内8月22日(晴天)实测数据,绘制出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草地三种下垫面和近地面气温日变化(部分)曲线图 (见图2) 。据此完成5~7题。5.图中最可能反映大气的温度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6.白天,对下垫面温度影响存在负相关的因子最可能是A.大气温度 B.太阳辐射C.空气湿度 D.风力风速7.曲线丙在11:00~12:00时温度出现短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蒸散发吸热 B.出现短时间阴天C.水汽冷凝后放热 D.地面反射率较高地理试题卷 第2页 (共6页)冰间湖是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有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冰间湖对海-气热量交换、海水盐度及海洋生态系统等均有重要影响。图3为北极地区大陆架冰间湖的形成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北极地区大陆架冰间湖形成的原因是A.陆岸区域温度高于水域 B.极地东风的吹拂C.水域盐度低于四周海域 D.盛行西风的吹拂9.与冰雪表面相比,冰间湖能使极地区域近地面大气A.热量和水分增加 B.热量增加,水分减少C.热量和水分减少 D.热量减少,水分增加热融滑塌是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上,地下冰融化使土体沿冻融面滑动的现象。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整体降水量略有增加,位于腹地的可可西里受气候变化等因素扰动,热融滑塌广泛发育在海拔 4700~4800m、坡度 2°~10°、地下冰含量丰富的山地和丘陵坡面。据此完成10~11题。10.该研究发现可可西里热融滑塌在陡坡处发育较少,其原因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强 B.人类活动影响小C.坡面温度低 D.地下水不易聚集11.可可西里地区热融滑塌发育指示青藏高原气候趋向A.冷干化 B.暖湿化 C.冷湿化 D.暖干化北川新县城道路网规划布局以优先满足可达性为基本前提,采用“窄路密网”设计,以增加低碳出行。图4为两种不同城市路网过街距离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2~13题。地理试题卷 第3页 (共6页)12.与“窄路密网”相比,“宽路疏网”设计容易出现①机动车出行率增加 ②公共交通覆盖率高③路口的等候时间长 ④实际通行流量减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3.“窄路密网”符合低碳出行,主要是因为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用 ②路口通行效率较高③路口信号灯的数量减少 ④步行出行机率增加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蓝碳指由海洋生态系统(主要是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三大系统)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碳。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 0.05%,但年捕获碳总量却占全球一半以上,特别是海岸带生态系统表现最为显著。人类的开发导致海岸带破碎化。图5示意海岸带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据此完成14~16题。14.与陆地植被相比,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更强,主要是因为海岸带生态系统A.生物种类多 B.营养盐丰富C.光合作用强 D.残体降解慢15.海岸带景观破碎化会导致①空气中 CO 浓度增加 ②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③海岸带富营养化增强 ④湿地自我修复力增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下列人类开发活动中,最有利于“固碳”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鱼虾养殖 B.贝类养殖C.填海造陆 D.作物种植地理试题卷 第4页 (共6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我国东北的低山丘陵区农垦时间相对较晚,现垦殖率达30%~55%,集中在山丘的中下段,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山顶为人工林。科研小组选择长白山某低山丘陵区展开研究,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600~700mm。对比研究发现该地垦殖后:①侵蚀沟发育较快,沟蚀强度已达强烈程度,应引起足够重视; ②侵蚀沟主要分布在6°~9°的坡耕地上(见图6a) ; ③东南坡较西北坡侵蚀沟发育多 (见图6b) 。(1) 说出当地形成侵蚀沟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2) 分析坡度较大的山顶比6°~9°的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少的自然原因。 (4分)(3) 说明阳坡较阴坡侵蚀沟发育多的自然原因。(6分)(4) 为推进侵蚀沟治理、保护东北黑土,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通,湄公河季节性涨落使湖泊面积变化明显,洞里萨河也成为了著名的“双向”河流。2024年8月5日,全长180公里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正式启动,运河配套船闸挡水坝 (见图7) ,预计2028年完工。地理试题卷 第5页 (共6页)(1) 说明柬埔寨选址修建德崇扶南运河的原因和有利自然条件。(6分)(2) 分析运河建成后对洞里萨河“双向”流动的影响。 (6分)(3) 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柬埔寨修建运河的意义。(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鄱阳湖是大型浅水性湖泊,赣、抚等五河来水,经鄱阳湖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形态的演变与人类活动、洪水冲刷和泥沙淤积、气象变化等有关,2003年6月长江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图8为1998~2020年鄱阳湖各区域平均淤积或下切程度统计。(1) 据图描述1998年至2020年鄱阳湖的冲淤变化情况。 (6分)(2) 说出鄱阳湖利于三角洲地貌发育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6分)(3) 推测2020年以后入江水道冲淤的变化情况并阐述理由。(6分)地理试题卷 第6页 (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docx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pdf 地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