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华中辅仁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华中辅仁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华中辅仁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花是春天的象征,花的盛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然而,日渐发展的城市,未必能第一时间感知春天降临,反倒要经由卖花者的活动来获得春天降临的真实感。陈师道《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云:“逢花驻马尚多情,得知春入凤凰城。”春天来到都城的讯息,是经由被卖的花朵传递到诗人那里的。
对于都城之内的诗人而言,卖花不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还是春日风物的真实载体。以卖花书写春日风物,“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般”(林逋《杏花》),“三月名园草色青,梦回犹听卖花声”(赵葵《柳花》),“海棠阴浅日黄昏……卖花声过忽开门”(吕夏卿《春阴》),等等。
卖花给人带来的不只是视觉的享受,还有听觉上的独特美感。《东京梦华录》的“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就是真实写照。叫卖是宋代城市发展起来的特色。自北宋开封时就已如此,南宋亦仿照北宋。叫卖声甚至演化为专门的技艺。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称:“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卖花声的存在,从听觉上也给予文人一种新鲜的刺激。这类卖花声通常来自流动性的商贩。正所谓“帝城只卖担头枝”,都城内流动性的卖花者极多。这类花贩所卖之花,多为朵花、把花,不会是大型盆栽和花窠。轻巧的货品,让卖花人可以轻松穿越街巷,以叫卖声招揽客人。声音具有穿透性,就算隔着高墙,也能由户外传播到室内。街巷的错落,又增加了卖花声的幽深感,卖花声的响起与远去,都牵动着居室内的听者。这让深处居室之内的文人获得了一种新的感受外界的方式,不必看到花担上五颜六色的花朵,只凭耳中传来的叫卖声,就能感知时令的变化和城市节奏的展开。
对于寓居都城的诗人而言,卖花传递的时令变换,往往会牵动思乡的心绪和客居的落寞。戴复古《都中冬日》的卖花书写,书写了都城客居的情境:“脱却鹴裘付酒家,忍寒图得醉京华。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京华之地,居大不易。对于一生未仕、漫游江湖的戴复古而言,更是如此。典当衣裘,只图得一醉。幸而临安的冬季天气和暖,街头已有杏花叫卖。“昨日街头卖杏花”,不只是临安冬日的风景,同时也是对京华客子的抚慰。“忍寒图得醉京华”则有着江湖游士的辛酸无奈。
对任职都城的士大夫而言,美丽的鲜花不但装点着他们的生活,也调整着他们的心态。《六一诗话》称:“士大夫牵于事役,良辰美景,罕获宴游之乐。其诗至有‘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之句。”都城明明拥有最特别的风景,士大夫却因公务繁忙无暇游赏,只能从卖花担上欣赏桃花李花的盛放。卖花带来了四季流转的美好,安慰着王事鞅掌的士大夫。杨万里《初夏清晓赴东宫讲堂,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众红半霎聊经眼,不枉皇州第二年。”都城花市的商品紧紧呼应着四季花时,让诗人不必执念于回归故园、退居乡里。花市让杨万里感受到了都城特有的繁华,也纾解了他渴盼回乡的寂寞。
卖花书写中所折射的时序变换、所承载的客居心绪,是宋代作者对都城时间与空间的真切感知,是宋代作者对都城生活节奏的新鲜体验,更隐含着他们关于都城的新思考:该如何自处于都城之中是在自我与都城的碰撞中伤感,还是努力融入都城生活的节奏 宋人的感受与思考,促使花卉买卖成为体察都城生活及世态人情的精妙视角,而卖花也日渐成为表达都城时序变换与诗人居处心态的成熟事象。
(摘编自周剑之《花担上的帝京:宋代卖花诗词的都城感知及文学意蕴》)
材料二:
南宋都城临安,气候温暖,城市里面购买鲜花的非常多。宋代种花业之所以昌盛,是因为不仅买花的人多,而且购买的量也大,婉约派大词人柳永在《剔银灯·何事春工用意》中形容道:“渐渐园林明媚,便好安排欢计。论篮买花,盈车载酒。”可以想象,在那明媚的春光下,一辆辆装满鲜花的马车从花园里出来,喧阗而又热闹。
商业发达和文化昌盛,使得扬州、成都、洛阳等宋代名城的花市也各有“色彩”。宋人家铉翁《上元夜》也写道:“沙河红烛暮争然,花市清箫夜彻天。”红烛争燃,箫声连夜,洛阳花市的繁华与热闹程度自可想象。成都则二月举办花市,尤以海棠花为最好;扬州的开明桥“春月有花市”,市上卖的芍药的价格有时会比洛阳牡丹还要贵。
为了方便鲜花买卖,南宋政府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用于鲜花交易的花市。北宋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回忆北宋时的洛阳风俗。文中对当时人们赏花、购花的情景作出细致的描写。在鲜花开放之际,吸引了各方人士来到花圃,面对群芳,举杯畅饮,纵情放歌。暮色降临,花农们用竹笼小篮盛着鲜花来到花市“唱卖”。可见,北宋花市,当以夜间最为热闹。尤其是在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之夜,在火光交错间,鲜花争妍。这盛大美景成为宋代文人雅士笔下的一幅美景。诗人文彦博曾夜游花市,在《游花市示之珍慕容》中写道:“去年春夜游花市,今日重来事宛然。到肆千灯多闪铄,长廊万蕊斗鲜妍。”在灯光闪烁间,诗人夜游花市,故地重游,恍惚间,去年美景再现眼前。
(摘编自贾玺增《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城内的诗人,不能第一时间感知春天降临,因此要经由卖花者的活动来获得春天降临的真实感。
B.卖花带来了四季流转的美好,不仅装点了任职都城的士大夫的生活,同时也安慰了公事繁忙的他们。
C.宋代作者对都城的真切感受与思考,使花卉成为了表达都城时序变换与诗人居处心态的成熟事象。
D.宋代名城的花市各有特点,不仅有商业发达和文化昌盛的因素,更与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文人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都城的认识,赋予了卖花活动以多姿多彩的文学意蕴。
B.“帝城只卖担头枝”说明北宋都城只有流动性的花贩,因为轻巧的货品便于花贩走街串巷。
C.无论是流动性的商贩,还是南宋政府专门设置的花市,都为宋人买花和赏花提供了便利。
D.在宋代,买花赏花不是统治阶层或文人骚客的专利,而是普通人家也可兴之所至的事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刘言史《买花谣》
B.“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戴复古《都中冬日》
C.“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
D.“年年二月卖花天,唯有小桃偏占先。”——梅尧臣《和江邻几省中赏小桃》
4.材料一和材料二频繁使用了某种论证方法,请指出该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是宋代卖花诗词代表性的作品,请结合材料及相关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卖花”的独特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错 行(节选)
王良瑛
这个人的名字叫起来有点搞笑:欧阳一且。其实是正正当当的,复姓欧阳,名一且。上中学时,同学们就把姓氏省去了,只叫他一且,一且同学。欧阳一且如今的工作是在刻字社刻印章,大家不仅去掉了姓,连“一”也省略了,称他“且师傅”。
欧阳一且由于眼睛近视,看报纸的大标题、书籍封面上的名字,都得紧凑在眼上。就这视力,怎么能够刻印章?他居然就能够,而且不戴眼镜,刻了十多年!大的不用说,就是印章小到比小拇指还要小的,他都能刻。一手拿章,一手拿刻刀,感觉锋利的刀刃就要触到眼珠子了,却不要紧,咔嚓咔嚓,一气呵成。盖到纸上,精细、雅致,行儿里头无不叫好。欧阳一且虽不戴眼镜,眼却“毒”,凡出自他手的作品,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他一眼就能认出来。欧阳一且坐在案前的椅子上,除了吃喝拉撒,一整天不大挪窝。但他并不是一整天都在拿着刻刀刻,他是身体不动脑子动。决定要刻哪方印,先拿着端详,端详完了,眯上眼,琢磨。一方印完成了,再与别人说话,或是做别的事情。
就是这样认真细致,十几年里且师父也曾有过两次失手,而且都是由于声音所致。
一次是一个夏天,大雨。欧阳一且正专心篆刻,猛然一个竖闪,扯天到地,几乎与此同时,响起一个天摇地动的霹雳,震得小楼摇晃,窗玻璃瑟瑟颤响。欧阳一且手不由自主地颤了一下。此时手里的印章恰巧刻完最后一刀,只是持刻刀的手还未来得及挪开,他自己感觉刻刀又把印章戳了一戳。是不是真的戳了,戳到字上了?说不清。这是县师范学校一位美术老师的闲章,盖到纸上看,尽透书卷气,连赵师傅都说好,并未伤及。但欧阳一且摇头,口里说:“错行,错行。”“错行”是欧阳一且的专用词,所表达的并非“读错行”“看错行”的原意,而是错误、偏差、不恰当等的总称。这枚章到底“错行”在何处,确实没人能看得出,且师傅却一言咬定不回口。而后另换了一枚相同印材的重刻——工本费由欧阳一且个人认付。
另一次便是这天上午了。欧阳一且正在刻一位前辈老先生的姓名章。他自选了一枚上等黄杨木,说石材虽然印字清晰,然木质的绵韧,贴近人脉。欧阳一且眯起眼,回想着老先生的仪表和气质,体味着老先生的心理需求,到气运得足了,便一手握印一手执刀,将意境落实到横竖之间。哪会想到,就在活儿做到一半,四个字刻完两个的时候,外边响起了救护车尖厉的喇叭声。救护车登门,必是为危重病人,病人又往往死活难料。不过话说回来,小城毕竟住着三四万人,救护车出动也并非多么罕见的事情。可是这次却不同,不同就不同在救护车不是去往别处,是进了艺苑巷。因为巷子里头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单位:县京剧团。会是京剧团的哪一位呢?①欧阳一且的心里划了一下,胸膛里击着鼓等待。不一会儿,救护车鸣叫着出来,驶去。就听街上有人说,是筱菊媚,京剧团的筱菊媚。筱菊媚?会是她吗?昨天晚上还唱得满场彩的呀!②欧阳一且心里又划了一下,出血了。
欧阳一且心里出血不是无缘无故。欧阳一且是个戏迷,迷得不能自拔。生、旦、净、末、丑,所有京剧行当中,又尤其迷青衣;青衣的梅、尚、程、荀,又尤其迷程派,而筱菊媚唱的恰恰就是程派青衣。欧阳一且白天工作,晚上做甚?从周日到周五,晚上都是在戏院里度过。他个子矮,座位稍靠后就看不见台上的光景,但无妨,欧阳一且只是听,看见看不见不太重要。不过若是筱菊媚的戏就另当别论了,③除了听,还是要看一看的。他会早早地到售票口买一张一级票,靠前坐,看、听都有了。程派唱腔绵润悠长,扣人心弦,做戏动作大,水袖甩起来如车轮旋转,演员舞起来满台飞动,令人目不暇接。筱菊媚唱、做的功夫不用说,她还有一副铁嗓子,一开口,全剧场不管前后左右哪个位置,听起来声音一样大小,一样动人。即使这样,欧阳一且还是要买个好座位,因为,前面说过,筱菊媚的戏,④不光听,他还要看上一看的。筱菊媚曾经来到刻字社刻过一枚闲章:梅香菊韵。要小篆,笔画如丝。筱菊媚来取时,欧阳一且心里来来回回鼓胀着一句话:只交印章的成本费,手艺算我奉送。但却始终没胆量说出口。倒是筱菊媚临离开时从手袋里拿出了一张当晚的戏票,大大方方送给他。⑤欧阳一且只嘴唇哆嗦却张不开嘴。还是筱菊媚说,感谢您天天晚上捧场!原来台上的筱菊媚还顾及到了台下的观众啊,并特别关注到他欧阳一且呀!⑥欧阳一且嘴唇更哆嗦得厉害,嘴也就更张不开。
如果说仅仅凭街上议论,对救护车接走的是否是筱菊媚还存在小小疑问的话,那么随后剧团瞬即贴出更改海报,等于做了肯定的证实了。原来的程派戏《荒山泪》,改为三国戏《群英会》了,附小字说明:演出剧目因故更改,敬请见谅。“故”,不就是筱菊媚了吗?
欧阳一且径直来到住院部楼前,来回徘徊,却没有勇气进去。转身拿眼打量,也便想起来,大门外马路对过儿,不远处是一座土岭,土岭下面有一块荒草地。这个点儿荒草地是不会有人的,欧阳一且于是去了那里。他先绕荒草地转了一圈,然后在一个树桩子上坐了下来。这样可以听到住院楼那边的动静,倘若有关于筱菊媚的消息,会随时知晓的。坐了好大一个时辰,⑦仍旧只有楼眉上面的“住院部”三个字亮得耀眼,其他并不见什么异常。欧阳一且心略略稳下来,心一稳,也便有情绪拿眼打量草地。草地是寂静的,地上的草也静着,静静地生长,沐浴着清淡的月光。哦,月光!便抬起头,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半圆,没有一丝云遮掩。可是,欧阳一且心头陡然一紧:月亮的旁边,怎么有一颗星星呢?还离得忒近呢!儿时在村里的时候,经常听说,月亮旁边跟着星星,是要死人的。⑧这时再转脸看“住院部”三个字,倏忽间竟感觉亮得也忐忑了。
星星跟在月亮旁边的情状,就这样昼夜纠结在欧阳一且心里不去。
终得释疑,是五天以后。
……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第一次失手,在别人看不出来的情况下,欧阳一且坚持认定自己“错行”,并自费重刻,体现出他对技艺的精益求精。
B.且师傅两次失手并未造成实际损伤,但且师傅认为自己在雕刻时注意力分散精神游离,这种状态下产生的作品也是失败的。
C.“拿着端详”“眯上眼”“琢磨”等动作和神态描写,既刻画出且师傅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对刻章的敬重,也体现了他的匠心。
D.且师傅为美术老师刻章,尽透书卷气;为老先生刻章,回忆其仪表及气质,这两处细节凸显了他刻章匠心独运的高超技艺。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①中的“划了一下”和句②中的“又划了一下,出血了”两处细节表现了欧阳一且对筱菊媚的担忧。
B.③④句反复强调对筱菊媚的戏要听还要看,体现了且师傅对她的欣赏,交代了且师傅为她担忧的原因。
C.⑤⑥句中的“哆嗦”两字真实地展现了欧阳一且内心的微妙变化,既激动、紧张又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D.⑦⑧句中的“住院部”这一细节值得品味,第一处重在推动情节发展,第二处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理。
8.文章题目为“错行”,但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叙写欧阳一且与筱菊媚交往的故事情节,这是否合理,请做简要分析。
9.“欧阳一且径直来到住院部楼前”这一段落写出了欧阳一且多重的心理感受,请加以概括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泰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二)
公【注】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待人和而不流。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葺一容膝之斋,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
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 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 ,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
(选自段从周《止斋记》),有删改)
【注】公,指赵孟頫。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正确的选项,超过三处不给分。
夫知进A而不知退B既得C患失D暨不量其才之称否E而冒之者F万万也G然皆非H圣人之止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有道而正焉”,“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为能尽止之之道者”,道,指道理。
B.“回虽不敏”,与成语“敬谢不敏”中的“不敏”意思相同,都是谦辞,不才之意。
C.“闭门却扫”,意思是关上大门,不再洒扫以接待客人;这里的“却”和“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意思相同。
D.“生民”,意思是百姓。类似的称呼还有庶民、黔首、黎民、布衣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重视“仁”的实践,认为一个人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应受到天下人的称许。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B.赵公管理九郡,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有人犯错,赵公总是以恻隐之心对待,但是也不因此随便宽恕他。
C.赵公认为自己已六十岁,官至三品,是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所以给书斋取名为“止斋”。
D.作者起初认为赵公精力未衰,可当大任,并以此为由拒绝作记的请托,后又受托成文,并认为“公之止”有可取之处。
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孔子和“止”,请结合材料谈谈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下作①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②动晓烟烹紫蕨③,露和香蒂摘黄柑④。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释】①这首诗约为韦庄舟行长江经过西塞山下时所写。②爨:烧火做饭。③紫蕨:一种野菜,采摘期在仲春时节。④黄柑:一种水果,采摘期在秋冬之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出句开门见山,照应诗题,描写西塞山前的江水呈现出蔚蓝的颜色。
B.首联对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澄澈江水之上满满倒映着云絮的美妙情景。
C.颔联直写行舟过程中眼前所见,“渐映”“斜生”暗示诗人行踪旅迹之变化。
D.尾联借往年驾舟离去之悔,表达对将来能回来依傍芦花结庵而居的期待。
16.这首诗的颈联采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结合颔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运用比喻手法赞美屈原如莲、如蝉一般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 ”。
(2)曹操《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的句子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反问语气、惊诧口吻描写阿房宫中楼阁之间通道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自( ① )的热血青年,打着背包奔赴这片连一杯淡水、一捧黄土也要到几十公里外去取的盐湖边扎下帐篷。最原始的铁勺、铁耙、铁钻、铁锹,都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他们穿上水靴蹚入盐池挖盐,土法上马生产出第一批钾肥,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
如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块块分割整齐的湖田一个比一个大,一艘艘现代化采盐船正在抽吸湖里的卤水。厂房里生产大量钾肥, A ,不用问,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劳动,人力大大节省了……察尔汗盐湖大规模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
走上“万丈盐桥”,公路就像一座桥悬浮在卤水上面。宽阔光滑的路面,与周围自然结成的盐盖连成一体。脚下没有奔腾的流水,而是注满涌动卤水的盐盖。踩在上面,平稳踏实,感觉与城市里的柏油马路没有两样。有趣的是盐桥维修的方法( ② ),一旦路面出现坑坑洼洼,只要从附近的盐盖上铲一点盐粒,再去路边挖的盐水坑里舀一勺浓浓的卤水浇上去,盐粒融化后凝固, B 。
漫步盐湖间,一个个盐体结晶宛如春天盛开的花朵。( ③ )的珍珠盐、玻璃盐、珊瑚盐、水晶盐、雪花盐,这儿一簇,那儿一丛,丛丛簇簇恣意绽放在盐湖中,直奔我的眼底。这些梦幻般的盐花呈现出的鬼斧神工,虽然不可能人工复制,但那些被时光刻录的留存,仍旧埋藏在深深的盐湖中,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文中的画横线句子如果改成“打着背包奔赴这片盐湖边扎下帐篷”,与原文意思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阳明的一生经历颇为 ① ,从进谏下狱,龙场悟道,再到远征戡乱,平定叛贼,经历别人未曾经历之事,自然也开出了 ② 的哲学之花。
王阳明以哲学家入世,文韬武略,教化传世,“左手不释卷,右手不离剑”,事功同哲理之光交相辉映,实现了知与行、文与武的统一。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开启,终于“致良知”命题,既来自讲学论道,更来自实践履行。特别是两次平乱和一次平叛的军事行动,闪烁着王学的精神:“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当程朱理学走向晚期,士子以博闻强识为能,以读书渐进为进阶之门时,王阳明却开出了顿悟的药方,主张以此心之光明照亮世界,消弭尧舜与凡人的界限。
王阳明被批为“狂狷”,不为朱子学派的主流所容,最后抱病出征广西,于戎马之际病逝。然而他一生光明磊落,不假外物,不为乡愿,只是尽心尽意求得心安。他的心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乃至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家个体的一小步,推动了人类前进的一大步;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AI的一小步,实现了人类前进的一大步。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AI的迅速发展,是会助力还是会削弱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①论证方法:引用论证。
②本文广泛引用了宋代文人的诗歌、散文、笔记、诗论等来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本文引用古代诗歌、散文作品时,贴合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评点,使论证语言典雅有文采。
5.①卖花是春日风物的真实载体,能给诗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春雨”“杏花”让诗人获得春天降临的真实感。
②卖花给诗人带来了听觉上的独特美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处居室之内的诗人获得了一种新的感受外界的方式,只凭耳中传来的雨声和叫卖声,就能感知时令的变化和城市节奏的展开。
③对于寓居都城的诗人而言,卖花传递的时令变换,往往会牵动客居的落寞。“客京华”点明了诗人寓居的现状,诗人用“春雨”“杏花”构成的明媚春光为背景,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6.B 7.D
8.①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叙写欧阳一且对听戏的痴迷,写出了欧阳一且对筱菊媚的欣赏,而筱菊媚赠票后欧阳一且激动不已,则塑造了欧阳一且重情的形象。
②此部分情节为插叙。实际上交代了欧阳一且第二次失手的原因,是出于对筱菊媚的担忧,也为下文欧阳一且探望筱菊媚做了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
9.①担忧。“欧阳一且径直来到住院部楼前,来回徘徊”其中“径直”和“徘徊”两个词体现出欧阳一且对筱菊媚的担忧。
②犹豫迟疑。“徘徊”“没有勇气进去”“打量”等词语暗示欧阳一且虽然担忧筱菊媚,但是出于尴尬和害羞还是不敢进去探望的矛盾心理。
③心暂时放稳。通过环境描写“草地是寂静的,地上的草也静着,静静地生长,沐浴着清淡的月光”刻画人物的心理,心暂时放稳。
④忐忑。看到月亮旁边有一颗星星,想到儿时村里的传说,内心十分忐忑。
10.BDG 11.C 12.A
13.(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显得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2)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4.材料一:孔子以为山为喻说理,形象生动地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材料二:阐述孔子的处止之道——随时而进,随时而退,肯定并劝勉赵公学习圣人之道。
15.D
16.①颈联运用虚笔,想象与当时的“片月”时分并不相符的拂晓炊烟、清晨白露之景,与颔联的眼前之景形成呼应。
②同时合写本应分别采食于仲春时节、秋冬之际的紫蕨、黄柑,概括性地展现出西塞山一带的丰富物产。
③表达出诗人对西塞山一带景与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为尾联有朝一日归来定居的期待做铺垫。
17.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18.①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②别具一格(独具一格) ③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各色各样)
19.A.工人却没有看到几个 B.路面很快平整如初
20.①原文用数量词“一杯”“一捧”与“几十公里”形成对比,有力地表现了热血青年当年挖盐的生活环境的恶劣。
②原文用“连……也……”的句式强调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③而改句为一般陈述句,无强调之意,语意较为平淡。
21.①跌宕起伏 ②不同凡响(遗世独立、超凡脱俗、别具一格)
22.他的心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3.《AI 发展与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科学巨匠们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他们的每一项发现、每一个理论,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而如今,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世界,成为推动人类前进的又一强大引擎。然而,这一科技浪潮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AI 的迅速发展,究竟是会助力还是会削弱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呢?
AI 为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从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AI 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极大地减轻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负担。在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重复性的生产任务,使人类从繁重的流水线工作中解放出来。这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如设计更先进的产品、优化生产流程等,从而在工作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在医疗领域,AI 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分析大量的医疗影像和数据,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发现疾病,提高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医生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与患者的沟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上,实现医疗人文关怀与专业技能的双重价值体现。
在知识探索和创新方面,AI 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它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为科学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例如,在天文学中,AI 可以帮助分析星系演化的数据,挖掘出人类难以察觉的规律;在药物研发中,通过模拟分子结构和药物反应,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这使得人类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快、更远,满足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AI 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职业,如 AI 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算法设计师等。这些新职业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些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 AI 发展可能对人类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挑战。随着 AI 技术的日益强大,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大量替代,这会使部分人群面临失业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通过工作获得自我价值感。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人类过度依赖 AI,可能会导致自身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退化。当人们习惯于接受 AI 给出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时,就可能失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动力,而创造力和思考能力恰恰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
此外,从伦理和心理层面来看,AI 的发展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如果人类的决策越来越多地依赖于 AI 系统,那么当出现问题时,人们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责任感的缺失。而且,当人们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 AI 时,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自我价值的认知。例如,在艺术创作领域,一些 AI 生成的作品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果人类艺术家过度关注与 AI 作品的比较,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
面对 AI 发展对人类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影响,我们应积极应对。一方面,教育体系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培养人们具备与 AI 共存和协作的能力,如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情感沟通能力等。通过教育,让人类在利用 AI 优势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规范 AI 的发展和应用,确保 AI 始终服务于人类的利益,避免其对人类价值的不当冲击。
AI 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拥抱 AI,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警惕其潜在风险,让人类在科技进步的浪潮中,依然能够坚守自我价值的核心地位,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