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4 年 10 月测试生物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D B C C A B D D C D B 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3 14 15 16CD AC ACD 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17.(11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 分)(1)蓝紫光受体和红光受体(或“光敏色素”)(2 分)(2)①总强度②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绿素合成(1 分),使更多的光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提高ATP 和 NADPH 的合成(1 分),增加有机物合成(1 分)(3)类囊体(2 分) 类胡萝卜素晶体(4)生长期补充红光和蓝紫光,果实成熟期补充红光(2 分)18.(11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 分)(1)①消费者 记名计算②较低 继续增加抓取量后,蜘蛛物种丰富度几乎不再增大③改造林的物种丰富度低于原始林(2)0~50% 此阶段中原始林丢失的物种为相对数量低的物种(1 分),不会引起新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明显下降(1 分),而改造林中的相对数量高的物种已经出现(1 分),可以提高新群落物种丰富度(1 分)(3)为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对物种丰富度造成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19.(12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 分)(1)浆细胞 其他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 分)(2)①支持 雄鼠敲除 GPR174基因后,生发中心大于野生型。雌鼠敲除与否无显著差异(2 分)②促进 GPR174 和 Gαi 的结合(2 分) 睾酮水平高(3)睾酮水平低,CCL21 无法大幅促进 GPR174 和 Gαi 的结合,无法使 B 细胞聚集(2 分)第 1 页 共 2 页{#{QQABIQQQggiAABBAAAhCQQnACAOQkgACCSgOhEAMoAIAyQNABAA=}#}(4)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的 GPR174基因本身与性别二态性的关系20.(12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 分)(1)28(2 分) 0(2 分)(2)①母本 两个 P53基因表达产物(2 分)②死亡 存活(3)不属于同一物种(1 分)。杂交二子代死亡,杂交一子代虽然存活但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无法继续产生后代(2 分)21.(14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1 分)(1)载体 转化(2)①筛选成功获得目的基因的螺旋藻(2 分) 基因污染②kmR基因 便于利用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筛选成功转化的螺旋藻(3)“多倍体” 部分拟核 DNA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仅获得未被整合的拟核 DNA 的子代无抗性,无法生存,未被整合的拟核 DNA 频率逐渐降低(2 分)(4)将野生型螺旋藻与鞘氨醇单胞菌共培养(1 分),加入质粒 1,在添加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72天以上,挑选单个丝状体继续与鞘氨醇单胞菌共培养(1 分),加入质粒 2,在添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72 天以上,挑选单个丝状体,即为拟核转基因螺旋藻(1 分)。第 2 页 共 2 页{#{QQABIQQQggiAABBAAAhCQQnACAOQkgACCSgOhEAMoAIAyQNABAA=}#}TDA诊断性测试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0月测试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SB修复引起基因重组B.可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拟南芥获得四倍体拟南芥生物试卷C.推测高温与低温引起拟南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相似D.二倍体拟南芥对高温的敏感度低于四倍体本试卷共100分4.运动时,肌肉细胞会分泌一种可溶性的多肽类激素(鸢尾素)。鸢尾素可100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整合素结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研究显示,80-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运动还能引起血浆中热休克蛋白90a(Hsp90a)含量升高。为探究鸢尾601,土壤中的铝(A1)毒害是重要的作物生产限制因素。位于某些植物根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ALMT)素与Hsp90α的关系,用抗Hsp90a抗体预处理细胞,检测细胞与鸢尾素%是一种离子通道,可在A1存在时被活化,使苹果酸顺浓度梯度从根尖进入土壤,与A1结合后解的结合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除A1的毒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鸢尾素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20A.A1可以与ALMT直接结合B.Hsp90α的存在可保证鸢尾素与整合素的正常结合B.只有当A1进入植物细胞内方可激活ALMTC.Hsp90α通过改变鸢尾素的空间结构调节其与整合素的结合对照组实验组C.植物通过主动运输造成根细胞内存在高浓度的苹果酸D.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运动有助于降血糖的机理(第4题图)D.与苹果酸结合后的A1可能无法进入植物细胞中5.辣椒在长期的进化中建立了高温、高湿环境下抗青枯病机制:在高温处理的早期,激活忆R基因,2.根瘤菌(固氮菌)是好氧细菌,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氧气(O2)。然而,氧气会抑制固氮酶的活性。若此时湿度较高引起植物被青枯菌侵染,LR蛋白通过识别病原菌特定的蛋白而激活抗病反应:豆科植物合成豆血红蛋白(Lb)与游离的O2结合,形成LbO2储存,再在特定的部位释放O2供给若湿度较低导致病原菌侵染失败,植物不再表达NLR蛋白,而仅仅激活耐高温反应。下列推测不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合理的是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为互利共生A.植物NLR的作用类似于动物免疫调节中细胞因子的作用B.根瘤菌所需的ATP来自豆科植物有氧呼吸B.环境因素可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C.LbO2在豆科植物根细胞的线粒体中释放O,C.上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抗病需求与物质和能量的节约D.固氮酶和Lb都在核糖体上合成D,大棚种植辣椒时可适当降低温湿度以减轻青枯病引起的减产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ASY等多种蛋白的参与下形成联会复合体,此时会发生DNA双6.卵子成熟障碍是女性原发性不孕患者的重要病因之一。下图为一个女性不孕患者的家系图。进行基链的断裂(DSB),DSB被修复的同时引起交叉互换。多倍化(染色体数目加倍)是植物进化过程因测序后发现,家系相关成员的M基因第853位碱基存在区别,结果见表。中较常发生的事件。研究者探究了二倍体(2x)和四倍体(4x)拟南芥分别在温度为20℃和37℃斤装的条件下ASY的分布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853位碱基对测序结果二倍体四倍体CG和T/A100%C/G和T/AΠ-1T/A75%正常Ⅱ-2T/A50%异常(第6题图)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对该病分析错误的是25%A.该家系的女性不孕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0%20C37℃20℃37℃B.可通过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手段帮助1怀孕生产(第3题图)C.Ⅱ1患病说明近亲结婚提高了后代患病概率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10月诊断性测试生物答案.pdf 2024年10月诊断性测试生物试卷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