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填空1. 自西向东;绕地轴;东边2. 长短;正午影子3. 细胞;细胞4. 光照强度5. 自转6. 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答案顺序需与从上到下一致,具体名称表述可参考教材准确内容)7. 地核;地幔;地壳8. 积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C7. B8. A9. A10. C11. C12. A四、显微镜使用步骤排序6、2、3、5、7、1、4五、问题回答1. 直射;冬;极夜;不适合;长2. B3. A4. B5. C六年级上学期综合训练(二)科学(教科版)(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范围: 1-2 单元)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 共18分)1.地球自转是()时针方向( )运动的,越是( )的地区,就越先迎来黎明。2.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 )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利用( )四季变化发明了圭表。3. (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4.像蝴蝶这样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像郁金香这样的植物,白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开放,晚上会收拢花瓣,由此可见,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5.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证明地球在( ) ,傅科摆由此而得名。6.按照光学显微镜结构名称从上到下的顺写依次填写,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由( )→( )→( )→( )→( )五部分组成。7.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 )、( )。8.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之( ) 。(填 “和”或“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26分)1.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杀灭所有微生物。()2.地球上同一地方每天昼和夜的时间都相同。()3.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4.“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距离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错的。()5.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个不同圈层,从外到里地球圈层越来越薄。()6.在夜晚活动的动物有猫、狗、蝙蝠、壁虎等,它们都属于夜行性动物。()7.课堂上,用手电简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自制的圭表测量春夏秋冬四季正午时刻的影长变化,很快就能完成。但要实际观察,需要一年的时间。()8.把整张叶片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9.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10.人类可以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巨大的贡献。()11.当我国处于冬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夏季。()12.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白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13.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直接做出最终模型,不用修改。()二、选择题。(24分)1.在太阳系中,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由此地球上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2.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 00 准时开播,此时,北京主会场早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分会场的太阳还没有下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地理位置比北京更偏( )。A.东 B.南 C.西3.三百多年前,人们对传染病四处肆虐毫无对策,是列文虎克对微生物的发现推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并开始有效地治疗传染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病原微生物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对人类毫无益处B.病原微生物既会使人生病,也能被用来制作各种疫苗C.勤洗手只能洗掉灰尘,并不能减少手上的病原微生物4.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B.所有细胞的结构都一模一样C.观察到每个洋葱表皮细胞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是细胞核5.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A.48小时 B.24小时 C.12 小时6.通过模型的制作和演示,晓光和晓明更加确定了,之所以会产生昼夜交替,是由于( )。A.地球的公转 B.地轴的倾斜 C.地球的自转7.每年六月份,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A.四季变化 B.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8.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其他生物。下列行为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A.公鸡早晨打鸣 B.北极狐季节性脱毛 C.人们根据季节增减衣服9.用放大镜观察指纹,觉得指纹图像太小,为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10.关于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B.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公转和地球不动太阳自转,都可产生符合事实的昼夜交替现象C.地球边自转边绕太阳公转才产生地球上特别的昼夜交替现象11.小科想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滴碘液的目的是( )。A.杀菌 B.消毒 C.染色12.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是根据( )的运动规律确定的。A.地球 B.太阳 C.月球四、请将下列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排序。(14 分)(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五、在《地球的运动》的单元学习中,阳阳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请根据你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8 分)地球公转示意图1.当地球运行到D的位置时,南半球阳光______ (填 “直射”或“斜射”),我国处于____季, 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 (填 “极昼”或"极夜”),科学家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到北极考察。这天正午,我们学校的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一年中最_____ ( “长”或“短”)的。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公转的是( ) 。A.傅科摆B. 四季变化 C.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景物的运动方向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4.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我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5.关于“实验中的地球仪摆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竖直指向正上方B.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水平指向“太阳”C、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