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共19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共19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0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过哪些看法呢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设。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着漫长且曲折的认识过程。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世纪,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总结前人的观点,确立了“地心说”理论。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转。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这位天才的思想未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设计了观测仪,经过长达30年的观测,确立了“日心说”理论。
VS
“地心说”示意图
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
地心说
“地心说”观点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地球相对于宇宙而言,只是一个点,而且静止不动。
其他天体的运动 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此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都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地心说
地心说
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示意图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日心说”观点
地球的形状 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其他天体的运动 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日心说
日心说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实验材料:曾经做过的地球模型、铁丝、手电筒 、反光的小圆片。
实验步骤:
(1)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 地轴"。
模拟实验
(2)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的小圆片。(小圆片代表地球上的参照物)
(3)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光源代表太阳)
模拟实验
实验现象:通过转动地球模型我们发现向光的面贴有小圆片的地方会变亮,代表这里是白昼;小圆片被慢慢转到背光的一面,贴有小圆片的地方会变暗,代表这里是黑夜。
实验结论:通过模拟“日心说”实验,我们发现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研讨
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地心说 日心说
相同点 地球是球形的
不同点 地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
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有说服力
研讨
比较托勒密与哥白尼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相同
基于
研究
建立
模型
检验
模型
形成
解释
不同
观测仪器
更可靠的观测数据
研讨
2、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相同: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不同:不同地区昼夜交替不是同时的。
浑天说
盖天说
地心说与日心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