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7届高一10月月考政治参考答案1.A2.B3.C4.B5.B6.C7.B8.D9.C10.C11.C12.A13.B14.D15.B16.C17.D18.A19.C20.D21.A22.A23.A24.B25.(10分)(1)①第一句话是李绅对封建社会农民辛勤劳动却生活贫困这一现象的描述,其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②第二句话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一现象的描述,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2分)(2)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3分)根本原因: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3分)26.(12分)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2分)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2分)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分)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分)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3分)27.(10分)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1分)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1分)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1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1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1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1分)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1分)。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1分)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分)。28.(8分)①“资本主义将代替社会主义”的观点是错的。(2分)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3分)③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基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3分)27届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5分,共60分。)1.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②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的关系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④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被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③私有制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④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唯一决定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5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商代考古最新发现,通报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这些新的发现生动还原了商代城市营建、社会制度、丧葬礼仪、手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历史图景,描绘出更加立体鲜活的商代社会。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社会形态的是( )①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②广泛地使用金属工具和用品③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诗经《硕鼠》表现了作者对奴隶主贵族的讥讽,此诗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形象地把剥削者比作又肥又大的老鼠,表现他们贪婪成性、油滑狡诈,从不考虑别人的死活,以致劳动者无法在此继续生活下去,而要去寻找他们理想中的乐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在奴隶主的统治下毫无人身自由③阶级压迫是奴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④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蚕妇》,是由北宋文学家张俞所写。全诗通俗易懂,描写了一个养蚕妇女进城卖丝所引起的感叹,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阶级不劳而获和劳动人民劳而不获的黑暗现实。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基础是( )A. 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B.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C. 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D. 实物地租和苛捐杂税的征收6.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因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下列有关各社会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 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和推广是封建社会生产和发展的表现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人剥削人的制度被消灭7.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里,一是“必然代替”、一是“长过程发展”,这两个关键词语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基于( )①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客观要求②资本家的个人主观意志③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由此可推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①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②资本家和工人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③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④工人阶级深受资本家剥削日益贫困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奠定了理论基石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飞跃③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④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著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0.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④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双城记》的开篇所写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登天堂,人们正在下地狱”。这段睿智的话是表明( )A.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B.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两极分化严重D.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①就领导权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以下属于生产关系的有(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④国务院机构改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经济危机爆发后,生产资料会逐步向无产阶级转移②在资产阶级旧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④危机本身就是通过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达到强制性的综合平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 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无产阶级已经登上政治舞台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差别不断淡化、阶级界限逐渐模糊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7.截止1956年底,96.3%的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91.7%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和 82.2%的私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这标志着(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③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感叹:“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哪能有今天?”这一感叹说明( )A.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B.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C.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热播剧《觉醒年代》以 1915 年《青年杂志》问世到 1921 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诞生了毛泽东思想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大会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由此可以推知,党的八大(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②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④指明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 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阶级矛盾加剧、贫富差距加大③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工人受剥削的地位会自动改变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③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④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3. 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①离不开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②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③意味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的执政权得以确立 ④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4.《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该主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得到了贯彻和执行,具体体现在(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③制定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方针④提出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第Ⅱ卷(主观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请按要求作答。共40分。)2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马克思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句话分别是对哪个社会形态的描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分别是什么 (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仍旧没有找到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1921年,一个新政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1949年,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956年,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原因。(12分)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指出,7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0分)2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91年,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将代替社会主义。请结合情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的角度评价这一观点。(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 27届高一10月月考政治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