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政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亳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全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67年在原址建成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我国目
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是典型的母氏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已有
6000多年的历史。馆内现有藏品三万余件(如右图),据此,
可以推断出当时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
为主③文字已经发明并得以广泛应用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
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反映了
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从事各种徭役②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
要方式③封建君主凭借政治权力对农民进行残暴统治
④农民阶级反对统治者的斗争从
来没有停止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
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他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
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政治第1页(共8页)】
25-L-191A
①主张以革命手段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②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③没有找到进
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共产党宣言》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
会”,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充分必要条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指
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然敲响,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目标③宣告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④首次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
的根本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五四运动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如一声惊雷,震醒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如一团火,点燃了我们寻求民族复兴的动力。在五四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
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
然。可见,五四运动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有里程碑意义
③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
想中
④对中国的民族关系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卷人了资本
主义全球化浪潮。一方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了由
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民主革命
①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②推翻了帝制,但革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③基本上改变了
旧中国的社会性质④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内外障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年底结束,我国国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营工业劳
动生产率提高66.3%。在国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额中,有52.8%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
现的。在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
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②工人阶级积极性的提高③在国营和私营企业中普遍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政治第2页(共8页)】
25-L-191A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高一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根据这些文物可以推断出当时属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进人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
出现,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是在旧石器时代,②不选。
文字已经发明并得以广泛应用是在奴隶社会,③不选。
2.A该诗反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服军役,从事无偿劳动,①③符合题意。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
主要方式,②不选,也未涉及农民阶级的反抗,①与题意无关,不选。
3.D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
变革的正确途径,③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①不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不选。
4.C从“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可见,《共产党宜言》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
想目标,②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然敲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①不选。首次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不是
《共产党宣言》,④不选。
5.A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体现①正确。点燃了我们寻求民族复兴的动力体现②正确。辛亥革命使共
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③不选。材料没有体现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不符合题意。
6.A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革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①②符合题意。
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内外障碍,而是陷入了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内受军阀混
战祸害的苦难深渊,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③④不选。
7.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工人阶级积极性的提高,在国营和私营企业中普遍开展了
民主改革,②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到1952年底结束”可知,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尚未建立,中共
八大也尚未召开,①④不选。
8.D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材料提供的有关重要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
②④符合题意。①属于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与题意无关。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应排除。
9.B根据材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③符合题意。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①排除。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开放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排除。
10.B④中“小村焕然呈时新”反映的是1980年深圳由一座小渔村变为经济特区,排第一位。②中由“海岛上、
经济特区”可以推出是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排第二位。①中由“浦东沿革、上海鼎兴繁”可以推出是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排第三位。③中由“世界贸易倡多边”可以推出是2001年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
织,排第四位。故选B。
11.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伟大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坚持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①③符合题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并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②④排除。
12.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若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④入
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强大精
神力量,①②不选。
13.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我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时代,①③人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L.-191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