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本卷g取)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下列所述的物理量估算不正确的是( )A.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0帕B.中学生体重约为500牛C.中学生爬楼梯的速度约40米/分钟D.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克2.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王确的是( )A.磁铁吸铁,说明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D.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4.你有过登高远眺的体验吗?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5.在失重的空间站中,航天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C.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 D.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6.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处相遇C.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内,乙同学的速度为7.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图“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B,乙图马德堡半球实验,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相同C.丙图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D.丁图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8.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 B.这种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 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9.下列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图甲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B.图乙表示物体所受重力G跟它的质量m的关系C.图丙表示液体内部压强p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D.图丁表示液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1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的是水。当阀门a和阀门b打开后,水不流动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A.左管中水面最高 B.右管中水面最高C.中间容器中水面最高 D.中间容器和左、右管中的水面一样高11.如图所示,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图乙中筷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图丙中用力F拉动木板B使其加速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D.图丁中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永远保持静止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用、表示,则( )A., B.,C., D.,13.如图所示,A、B两相同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A.A对C的摩擦力向左 B.C对A的摩檫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 D.C对B的摩檫力向右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丁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强使盆景内的水位保持不变D.图(丁)煤气灶点燃后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露,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15.小明和小张运用所学知识对足球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受到惯性作用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⑤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⑤16.将两个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图所示不同液体甲、乙,已知,若继续分别倒入高度相同的甲、乙液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与高度的关系是( )A. B. C. D.17.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A.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 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C.水面将下降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8.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C.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19.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A. B. C. D.20.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B是边长为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二、填空题(21-24题每空1分,25、26题每空2分,共20分)21.在端午龙舟赛中: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22.如图A,重为50牛的物体被夹在两固定且竖直放置的木板之间,用大小为130牛的力恰好可以将物体A从木板中竖直向上抽出,那么能将A竖直向下抽出的力为________牛。另有一物体B重也为50牛,用120牛的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现加大对物体的压力,则物体B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________5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如图甲放在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用水平力向右缓慢推动物体,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图乙,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或“<”)。甲 乙24.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瓶盖面积为7厘米,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则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____毫升水。25.如图甲所示,小科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如图乙和丙所示,分别表示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试回答:甲 乙 丙(1)在时间段,木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2)第5秒末时,突然撤去推力F,由于________,木块仍将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3)在整个过程中,木块受到平衡力的时间段有________。A. B. C. D.26.如图所示,在W形玻璃管中,从两边装入不同的液体,ABC是水,EFG是油,CDE是密闭的空气,已知,,,油的密度为,则的高度为是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每空2分)27.学习了“力的测量”,为深入研究弹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他选用刻度尺和四个相同的钩码进行如下的实验:将四个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面,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得到如表的数据。所挂钩码的个数(个) 0 1 2 3 4弹簧长度() 8 10 12 14 16弹簧伸长量() 0 2 4 6 8甲 乙(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________。(3)如果现有和上面相同的两根弹簧、,组成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则甲图中弹簧、的长度均为________,乙图中弹簧、的长度均为________。(弹簧的重力不计)。( )A.11 11 B.14 11 C.11 14 D.14 1428.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________相等。(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但最后还是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力是______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加速。(a) (b)29.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图1 图2 图3(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后,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4)同学们发现测量结果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________。(5)针对以上实验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示3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此时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_______。四、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30.(1)如图物块A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物块A受力示意图。(2)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五、综合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31.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一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质量为,已知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1)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2)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是多少?(3)月地距离约为,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镜,地面工作人员向该平面镜发射一束激光,经过多长时间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激光传播的速度均为)32.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甲 乙(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米,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33.如图甲为品牌饮料机,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饮料流出的速度,杯高,杯底面积。甲 乙(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2)若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为,饮料持续流入空杯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8010DBCAADABBD11121314151617181920BDCABCD二、填空题(第21-24题每空1分,第25-26每空2分,共20分)21.运动状态相互运动22.30等于23.1000变大=24.等于48025.2惯性200AC26.23cm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27.(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3)B28.(1)初速度(2)改变(3)左29.(1)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4)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5)90000四.作图(每题2分,共4分)五、综合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31.(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地=mg=120kg×10N/kg=1200N,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重力:G月=G地=×1200N=200N;(2)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G地'=6G月'=6X2N=12N,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m'=G地'_=,12N=1.2k3,10N/kg(3)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镜的时间:t三3.84x105×103-=128s,3×108m/s则航天员能接受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为:t'=2t=2×1.28s=2.56s。32.(1)变小(2)F=G=mg=72千克×10牛/千克=720牛p=日-20生-S0.4米21800个速度帕(3)LBc时间33.(1)由图乙可知:空杯对杯座的压力为Fo=0.9N装满饮料时,杯对杯座的压力为F1=4.5N所以,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F=F1一Fo=4.5N一0.9N=3.6N(2)饮料质量m=G/g=3.6N/(10N/kg)=0.36kg饮料体积为:V=S2H=30cm2×10cm=300cm3=3×104m3饮料密度为:p=m/N=0.36kg/(3×10-4m)=1.2×10kgm3饮料流入杯中质量为:m1=pSvt=1.2×10kg/m3×0.8×10-4m2×0.5m/s×5s=0.24kg此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力F2=m1g=0.24kg×10N/g=2.4N杯对杯座的压强为:p=(Fo+F2)/S3=(0.9N+2.4N)/15×10-4m2=2.2X103pa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docx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