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以礼待人》表格式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以礼待人》表格式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标题 4.2《以礼待人》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核心 素养 目标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以礼待人》,学生能够理解礼的含义和主要表现,认识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这体现了道德修养的要求 。 法治观念 :虽然本课主要侧重于道德层面的教育,但法治观念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使学生明白遵守礼仪也是遵守社会规则的一部分 。 健全人格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文明有礼的品质,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 政治认同 :本课通过强调文明有礼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间接培养了学生的政治认同,使他们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 责任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
教学 重点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教学 难点 如何将文明有礼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礼仪之邦》。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 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 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教师导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们希望得到尊重与友爱,首先自己就要以礼待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怎样做才是以礼待人,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有礼的道德之人。
授新课 观看视频:哪吒吃饭 思考1:你认为哪吒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妥? 提示:姜子牙帮他整理衣服,他又“恢复原样”。——不注重仪表整洁 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还把菜打翻。——不注意餐桌礼仪、举止端庄 态度傲慢,吃完饭不主动擦嘴——不注重仪表整洁 吃完饭就走,不主动打招呼致谢。——不尊重主人,缺乏待客之道,缺乏交际能力 笔记: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故事分享】小华的故事 镜头1:幸福小区住着一位中学生叫小华,在小区里,小华每次遇到长辈都会主动问好,每天上学放学都会向保安叔叔问好,小区里,大家都夸小华懂事有礼貌。 镜头2:小华每天上学路上遇到同学都会主动打招呼,校园里遇到老师小华总会主动说声“老师好”。课堂上小华也喜欢主动回答问题,并且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和“校礼貌之星”。 镜头3:小华在学校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在小华的生日会上,同学们都纷纷送上祝福,并且小华和大家照了很多相片留作纪念,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华。 思考:你认为小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礼”对个人有何重要性? 提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新闻链接】江苏苏州一餐厅内,宝妈与另一女顾客因座位问题起争执,将女顾客砸伤。女子和同伴坐在由2个2人位拼起来的4人桌,旁边空出了2个位置,当时餐厅已没有其他空位,店长将宝妈安排在那2个空位了,女子不让宝妈坐,2人就吵起来了,最终宝妈冲动将女子砸伤,该餐厅员工表示,当时已报警处理。 辨析:你拒何看待两名女子的行为 遇到此类事件可以怎么“文明”的解决 提示: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材料分享】 中国阅兵仪式是国家的重要军事仪式,体现了国家的国威、军威和民族的浩然正气 。在一些特别的年份,如建国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等,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来庆祝。阅兵仪式通常规模宏大,如俄罗斯红场阅兵规模为现代史上之最,中国70周年国庆阅兵总规模约1.5万人,时长约80分钟,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仪式由诸军种、兵种、军事院校、武装警察和群众性武装组织等参加,包括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等,如中国70周年国庆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 思考:阅兵仪式除了要展示国家的强大还要展示什么? 提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材料分享】三国演义里的谋士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庞统不在乎个人形象,整日邋里邋遢,恃才傲物,行为举止傲慢无礼,初次见面便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思考:为什么庞统给人影响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新闻链接: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过人行道,司机看到了,就主动停车避让。一般人看来“司机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向停车让路的司机鞠躬致谢。在小孩子的眼里他认为,由于他和自己的亲人耽搁了别人的事件,这样是不礼貌地行为,鞠躬以表自己的感谢。 思考:小男孩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兵戈。”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 ( ) A. 重视亲情 B. 善于沟通 C. 诚实守信 D. 礼貌待人 2、文明交往离不开基本的交往礼仪。下列做法符合文明交往要求的是( ) A.遇见他人时微笑点头打招呼B.与人交谈时随意打断别人 C.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D.听他人讲话时心不在焉 3、不少学生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候,对老师能主动关怀。老师往往高兴地说:“这孩子真有礼貌!”可见,礼貌是( ) A.尊重的具体表现B.展现我们的风采 C.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需要D.我们具有魅力的体现 4、“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社会有礼祥和。”可见,文明有礼(  ) ①显示和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②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④影响到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5、 目前,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一些游客在出国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家形象。对此我们应该( ) ①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出国旅游,维护国家形象 ③提倡文明出游,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明 ④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旅游知识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