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2.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2.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32~3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提高自身权利意识。 2.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3.遵守权利界限,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教学重点:
了解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教学难点:
明确权利界限,学会合理维权,构建法治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入境 · 习新】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话,今天早晨出门前,还记得妈妈穿的什么颜色的 衣服吗 接着问,出门前,妈妈对你叮嘱了一些什么,还记得吗 看来有时候我 们的听觉比视觉更敏感。
(出示图片)
2.这儿也有一对母子的对话,仔细听。
这样的对话听说过吗 (预设:没有真好,你们都享受到了受教育的基本权 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来聊一聊,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你还不知道的,你还有疑问的,我们来说一说。
3.这节课就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一一展开讨论。
【研讨 ·拓展】
活动一:温习书本,了解权利含义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点击)书本是这么说的——(指名读)
2. (点击)所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叫宪法权利,同学们看,在我们宪法的首页 就列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可见它的重要。
活动二:联系生活,走近权利内容
1.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就能体现出各种我们享 有的权利。听一听三个同学的聊天,他们的聊天内容涉及这三个基本权利 我们 思考他们的聊天内容跟哪一项基本权利相对应。
预设:对,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休息的权利。
啊呀,你说得真好,国家宪法早就规定男女平等啦。
是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物质帮助权,特别是年长的,体弱的,身体有残疾 的等等。社会国家会更加帮助他们。
2.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宪法中对于这三项基本权利是怎么规定的。 你来读
当休息作为一种权利写进我们宪法的时候,高度体现了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 立法理念。
找个女孩子来读
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国,男性在从事农业活动中具有天生的体能优势, 所以我们的社会一直是男尊女卑,从法律层面提出男女平等,也不过一百多年, 而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同桌读
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但是这是道德层面的要求,而 现在是法律层面的规定,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还有很多,比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订立的一份“军令状”,也是一 份庄严的“历史契约”。
3.你还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预设:你懂得真多,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有些同学可能还不太了解。着 眼于我们的成长经历、校园生活,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 (3个)
选班长。(看来你们班的同学都享受了宪法赋予你们的选举权)考试成绩不 排名次。 (你们的老师保护了你们的隐私权)
4.刚刚我提到的我们学校的小勇同学,他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宪法在保护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保障着特定群体的权利。 特定人群指的是——
5.我们伟大的祖国有14亿多的公民,为了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我 们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我们来看这几种,这也是书本33页的连线题,大家 试着连一连。(交流)
什么是人身自由权呢,我们来看具体的法律条文。
文化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这也是我们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我 们来看一下。
比如我们启东自从有了保利剧院,我们闲暇时间走进剧场听一场戏,看一场剧,就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
大家看,我们已经拥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享有了广泛的公民权利。 一起听一听法律博士的介绍。
6.我们国家的法律在不断地丰富,建设得越来越完备,大家看,这是新旧中 国在基本权利方面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前有一个临时约法,然后1954年产生 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我们国家进行了一次特别慎重的法律修订,以此 为蓝本,后来又进行了5次修订,82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颁布,从 此,每年的12月4日就是国家宪法日。)
孩子们,看到这样一个阶梯式进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活动三: 以案说法,正确行使权利
(一)主动维权自己权利
说得真好,从民国时期的临时约法,到今天,我们走过了一百多年,我么今 天拥有的每一项基本权利,看似寻常,其实都来之不易。我们唯有正确的行使权 利,才是对法律最大的尊重,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小勇的故事,他该怎样维护自 己的基本权利呢
1.师生角色扮演互动。
评价,妈妈讲不通,怎么办,谁来出出主意。
预设:这是一种维权的方式,如果你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选择它。
家校联系,也是维护基本权利的一个途径。
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通过其他家庭成员去间接沟通。
当交流沟通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我们寻求别人的帮助,我们可以拿起法 律的武器。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而法律就是我们最后的屏障。
小结:刚刚大家说得真好,想的也多。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更多合情合理合 法维护自己基本权利的方法和途径会越来越多。请欣赏一个情景剧。
(二)不损害他人的权利
1.简单介绍情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演绎。 2.采访:你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高叔叔,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看来他们两个都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你们有什么想法
看来真理还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我们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就要寻找法律依据来裁决。
3.出示条款
(1)你们两个小孩演得真棒,你们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吗 预设:你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自己的基本权利。我也喜欢你。
看来你为我们的剧情做了很大的牺牲啊,你的内心还是有着正确的选择和判 断。
(2)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经意间可能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你的 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吗 (出示图片)
预设: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隐私权,侵犯了公民享有公共交通医 院的权利,侵犯了公民的休息权,如果使用高音喇叭,还违反了环境噪声污染防 治法。
(三)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1.接下来看两张图片。在去年,香港青年对修改逃犯条例不满,走上街头示 威,他们认为他们的行为符合——的规定,结合课前在网络上对此事件的了解, 再看看图,说说看,他们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他们都做了什么!了解了这 样的情况,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对,宪法明确规定,你读。
孩子们,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 的,这就是行使权利的——边界。
我们的国家也一样,为了保护更多公民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产生了。
2.当《国安法》颁布一百天以后,我们来回看一下,这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出示视频)
【反馈 ·延伸】
孩子们,当我们翻看红色的宪法,读着一条条详尽的法律条文时,当我们的 权利受到侵犯,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行使权利时,当完备的法律体系照耀我们 的理想和生活时,当你们的声音不断在我的耳边叠加想起,老师想起了哲学家康 德说的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那是我们头顶上灿 烂的星空,那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35~38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对公民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
2.了解公民应当履行的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义务,体会国家利益、集体利 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内涵。
3.认识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理念,懂得违反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培养学生依 法履行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与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理念,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增 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 ppt 教学过程:
【入境 · 习新】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保障我们的基本权利
同学们学得很扎实。《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其实,《宪法》不光规定 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
我们公民的基本义务。 (板书课题)
【研讨 ·拓展】
(一)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先来观看一个视频:前不久,一位老人将自己的子女告上了法庭,这是怎 么一回事呢
看明白了吗 老人为什么要状告子女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我养他的小,他不养我的老
预设:老人把子女都抚养成人,他的子女享受了抚养权,这是他们的权利; 老人抚养子女,尽到了自己义务。
(板书:权利义务)
同样的道理,老人年纪大了,他享有什么权利 子女应该履行什么义务
预设:接受赡养扶助的权利;赡养老人的义务 (板书:公民依法享有履行)
结合案例,你能谈谈对义务的理解吗
(义务,就是公民或者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必须遵守和应尽的责任。)
2.我们公民究竟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呢 课前,大家查阅了宪法第二章的规 定,现在请围绕35页活动园的内容,小组合作,交流交流,看看下列情景对应 公民的哪项义务。
全班交流(图片出示,逐一交流)
(1)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多和谐的画面,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武汉八旬赵婆婆就没那么幸运了,她 那句“我养他的小,他不养我的老”听着多让人心酸。那怎么办 听听法官是怎 么说的。
视频:法官的话
法官的话其实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出示宪法规定)由此可见,不管子女有何原因,赡养扶助父母都是他们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父母要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要赡养父母,这些都是我们对家庭 的义务,那我们对社会和国家要不要履行义务呢
①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顺序上车。
这既是文明的要求,也是法律上的义务,因为,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出示音频及文字: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预设:排队上下车;不践踏草坪、攀折花枝;不追跑打闹;不在公共场所大 声喧哗;排队等候谨遵一米线原则……
②田月琳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帮互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 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这对应的是哪项义务
出示音频及文字: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 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团结一致力量大。
③丁锐达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锐达的爸爸工作单位的情 况,爸爸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丁锐达的爸爸为什么这么回答 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多神气,不知道有多少 人羡慕呢。
还是看这一条——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军事科研机构,属于国家秘密,千万不能透露哦。
上次,老师听说有一个人到军事演练的地方拍照并上传到网上,后来警察找 上门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对了,每个公民都应尽到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军事演练、军事设施都是国 家秘密哦。
3.这四项基本义务中,既有对家庭的义务,也有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4.除了活动园里列举的几个基本义务,你还知道公民应尽哪些基本义务吗 学生根据课前阅读进行汇报。
出示常见的基本义务,你能不能将宪法规定的义务和生活中的情景用线连起 来
小结:法律来自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法”的影子。
(二)自觉履行义务
1.《宪法》规定给了这么多基本义务,都是需要我们去遵守和履行的,你遵 守得怎么样 咱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出示案例:孙园一家吃饭,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 并说不开发票就打12366热线。
讨论:
(1)如果饭店服务员说,你们不要发票,不仅送水杯,再给餐费打个折, 给最大的优惠,你同意吗
(2)孙园爸爸的行为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相关链接:
①《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宪法》还规定——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②展示发票,了解发票上的税收额。
这张发票上,哪个金额是上交国家的税收
③12366纳税服务热线。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 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饭店坚持不开发票,那他就是违法 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来,索要发票,也是在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 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义务,也需要监督他人履行自己的法定义 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权利和义务一致
1.《宪法》规定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起跟丁飞翻看一下他家的相册吧。
(1)说一说:从丁飞爸爸的成长经历中,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应 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预设:
权利: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权利) 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劳动义务服兵役义务政治义务
(2)辩一辩:丁飞爸爸能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学生交流。
小结: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都不能 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也需要公民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相 互依存,相互统一,它们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板书:一致)
2.如果违反义务,会怎样呢
(1)文字图片:南京毛某致扬州疫情传播,受刑拘。
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这儿,毛老太需要旅行的义务是什么 交流。
小结:违反社会公共秩序,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2)违反了义务,会受到法律的惩处,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需要履 行哪些义务。
读一读这段文字。(p38)
(3)知晓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才能提醒自己不去做违反义务的事情。 关于义务,分为两类,咱们能不能给这些义务分分类
纳税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爱护公共财产依法服兵 役偷别人的财物不遵守公共秩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伤害别人
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有 法律禁止我们做的事情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履行的义务,违反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活动园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 促进权利的实现。比如,别人的财产权,你不得侵犯,这是你的义务。你的财产, 别人也不能侵犯,因为这是你的权利。你看,权利和义务永远是一致的。
来看看这个情景中,你能找到权利和义务吗
(1)交流情景1,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享有什么权利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哪些人享有这种权利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公民。出示《义务教育法》相关法律条文)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谁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是国家的义务。
(2)接下来,请仿照表格,填写情景2、情景3的内容,交流。 受教育权公民 家庭、社会、国家
我们这些基本权利的实现,都需要国家的保障,这也是国家要履行的义务。 【反馈 ·延伸】
1.总结: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力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积极 保障公民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积极推动 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留到下节课 仔细学习。
2.课后,请大家查阅《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了解我国保障 人权的具体目标和举措。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39~41 页。 教学目标:
1.树立对人权的基本认知,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知道我国在积 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方面的发展。
2.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
1.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知道我国在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方面 的发展。
教学难点:
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 ppt, 学生课前完成预习。 教学过程:
【入境 · 习新】
1. 视频导入,了解人权
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也门撤侨回国的视频。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回国
因为战乱,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威胁。
在国外发生战乱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立即反应,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 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出示:人权【研 讨 ·拓展】
活动一:情境交流,公民享有广泛权利 说一说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回国
谈谈观后的感受,了解帮助侨民转移,是中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说一说你理解的人权。
了解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
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每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和外国人) 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前者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 自由平等权利;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 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你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权有哪些
活动二:宪法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分小组汇报交流。
1.出示: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 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 保护和促进人权。
2.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出示“立法、执法、司法、普法”4幅图,简要介绍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 权方面所做的努力。
分小组汇报交流。
呈现相关介绍,了解世界人权日。
3.打开书 P40, 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 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
小组讨论、交流。 图1:社会保障权 图2:文化权利 图3:监督权
图4:基本生活水准权利 图5:少数民族权利
图6:受教育权
3.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学生交流,出示4幅图片。
发展义务教育、开办农家书屋、提供营养午餐、提供再就业培训尊重和保障 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了各种 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活动三:我国为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
看图,思考从李富君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课前采访家里老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带老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进行对比, 感受中国通过减贫行动为人权事业做出的贡献。
活动:“我为国家减贫活动献一计”。
围绕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自己和家人享受到的社会医疗保障带来的方便。
(一)我国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 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 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出示“新中国人权70年:道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长春召开的新闻 照片。
“我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减贫成就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 的最显著标志之一。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富君” 出示减贫的具体数据。
据世界银行测算,按照人均每天支出1.9美元的国际标准,过去40年中 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你能“为国家减贫活动献一计”
2.全民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
出示图片: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口从5.4亿增长到14亿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则从35岁增长到77岁。米锋说,当前中国主要健康指标已优于 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3.中国为7.7亿人提供就业,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 社保体系和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也是最好的人 权实践。“中国参加联合国国别人权审议时,120多个国家代表高度评价、充分 肯定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中国是‘过去30年发展最快的国家’,书写了 ‘生动的人权故事’。”
【反馈 ·延伸】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积极树立尊重和保 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 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简要评论孟晚舟事件和受 到的侵权对待。
2.发出呼吁:希望各国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为推动国际人 权事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3.课后思考:国家护我人权,我们可以为之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