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2《六国论》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本一: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节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文本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节选自苏洵《六国论》)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曰,机者A创业之君B所假以济耳C守成之世D其奚事机E而安用夫F腹心之臣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与“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谏逐客书》)中“太山”的含义相同。B.“知理而后可以举兵”与“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谏太宗十思疏》)中“理”字的含义不同。C.“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字的含义相同。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与“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中“爱”字的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闭门苦读。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的推荐。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D.苏洵著作颇丰。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5.苏洵去世后,皇帝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选自苏洵《六国论》)(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苏辙《六国论》)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以五倍A之地B十倍之众C发愤西D向E以攻山西F千里G之秦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表示尊称的词语很多,如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如子,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如君,烛之武曰“君知其难也”;如竖子,亚父曰“竖子不足与谋”,此外还有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大人、兄台……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关中”是指“函谷关以西”地区。C.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D.《鸿门宴》中描述宴席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反映了项羽的妄自尊大。8.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一点上,苏洵和苏辙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B.两文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C.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D.苏洵文和苏辙在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后,都感慨六国灭亡有其可悲之处。9.翻译下列句子。(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0.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苏洵写作《六国论》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材料二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材料三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贤,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苏轼《六国论》)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摩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B.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C.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D.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B.豪杰,亦作“豪桀”,豪迈杰出,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后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C.布褐,即粗麻等编织的粗布褐衣,长度一般不超过膝盖,多为王公贵族所穿,文中指贵族身份。D.始皇,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文在严谨的议论中插入了“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等生动描述,并引用“抱薪救火”的形象比喻,增添了鲜明的情感色彩。B.苏辙文明确指出了六国的决策者只想自我保全而“背盟败约”,以至于“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状况,最终相继灭亡。C.苏轼文连用三个问句,强调了秦始皇若能善待“智、勇、辩、力”等“民之秀异者”“使不失职”,秦的覆灭可能就不会如此地迅速。D.相比苏辙和苏轼,苏洵的《六国论》最为有名,可见不论是文章的立意、语言风格,还是论辩气势,其受李白《古风》的影响最大。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2)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15.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材料三论述的观点有什么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节选自《嘉祐集》)材料二:六国论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节选自《六国论》)材料三:六国论苏轼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节选自《东坡七集》)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 三驱:三驾马车。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亲附B.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古代重量名,极言其细微。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风景C.①辇来于秦 辇:乘辇车 ②钩心斗角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D.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相互。 ②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再次17.对文中加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源自分封制,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B.六国,即山东六国,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其余的均在崤山以东。C.卒,古人对死的称谓。《礼记》中记载,诸侯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卒”在文中译为“最终”。D.百姓,战国之前是对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的统称,之后是对平民的通称,现在沿用此含义,也称“老百姓”。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B.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C.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D.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二、文言小题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则胜负之数(次数,数量) ⑥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地事秦A.辇来于秦 B.以膏泽斯民C.李牧连却之 D.不能独完2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以礼相待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义:道义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实在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因为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三、名篇名句默写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 ,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将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 , 。(3)苏洵在《六国论》中以“ , ”两句回忆了六国先辈们开辟事业的艰辛。(4)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越急的句子是: , 。四、作文25.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有人认为此观点有失偏颇。请你结合你了解的史实,选择六国中的任意一个国家对苏洵的观点加以补充。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500字左右。参考答案:1.ACD 2.C 3.A4.(1)传播出去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诵,一时求学的人竞相仿效苏氏写文章。(2)到了燕太子丹把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 5.①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②因苏轼退还所赐之钱,只求赠官,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③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6.BCE 7.A 8.B9.(1)后来秦国两次进攻赵国,李牧接连使秦军退却。(2)如果凭借我们这样强大的国家,自降身份而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在那灭亡的六国之下了。10.原因:①苏洵认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②苏辙认为六国之士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致使被秦国逐个击破灭亡。目的:苏洵写作《六国论》,意在讽谏宋王朝以六国破灭为鉴戒,不要屈服于外侮,而要奋起抗敌。11.A 12.C 13.D14.(1)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2)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 15.材料一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材料二苏辙的观点是六国团结一致就能不至于覆灭;材料三苏轼的观点是为国者要重视养士和用士。16.C 17.C 18.B 19.①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暴露在霜露中,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②先前被四公子这类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20.B21.B22.B23.A2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暴霜露 斩荆棘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25.驳苏洵《六国论》“赂秦” 观点之齐国视角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在于 “赂秦”,此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未免过于片面。以齐国为例,其灭亡原因并非单纯的 “赂秦” 所致。齐国在战国时期曾是东方强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齐国走向灭亡,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齐国在对外战略上存在严重失误。在秦国实施 “远交近攻” 策略时,齐国盲目轻信秦国的友好姿态,忽视了秦国的野心和潜在威胁。齐国没有积极参与合纵抗秦联盟,反而与秦国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坐视其他五国与秦争斗,这使得齐国在国际格局中逐渐孤立。当其他五国相继被秦削弱时,齐国失去了战略缓冲和盟友支持,最终独自面对强大的秦国,毫无招架之力。其次,齐国内政也存在诸多问题。齐国在后期政治腐败,统治阶层贪图享乐,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军事建设。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下降。相比之下,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政治制度日益完善,国家治理高效,军事力量不断增强。齐国在这种内部劣势和外部战略失误的双重作用下,走向灭亡成为必然。再者,齐国在军事战略上过于保守。在面对秦国的威胁时,齐国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军事准备和战略布局,而是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段维持和平。当秦国发动统一战争时,齐国军队因长期缺乏实战锻炼和战略谋划,战斗力低下,难以抵御秦军的进攻。综上所述,齐国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结为 “赂秦”。苏洵的观点虽然强调了六国在应对秦国时的一些错误行为,但忽视了各国自身的复杂情况和其他重要因素。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应全面、客观地看待,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的真相和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