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激趣导入
学法指导
如何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大致方位
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
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
地形(主要地形区、地势)
气候(气温、降水)
河流、湖泊
植被
东北地区
地理范围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
1.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行政中心;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找出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及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比例。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吉林省(长春)、辽宁省(沈阳)。
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海陆位置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
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
东北部
2.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濒临的海洋。
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
3.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如何描述其温度带位置?
14°
纬度位置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东北地区南北跨度14°。主要位于中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暖温带,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寒温带。
相对位置
4. 找出东北地区所临的国家及省区。
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
活动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海湾,海上交通便利,为日本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漫长,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国家贸易。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内陆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油菜等;
海南岛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热带作物。
活动
(3)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习新知
环节一: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
从相对位置来看,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海陆位置来看,濒临渤海和黄海,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以满足许多作物的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学习新知
环节二: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区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
1.读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
主要山脉:小兴安岭、长白山等,
主要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东北地区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
学习新知
地势特征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2.读图,说出沿45°N和沿125°E线的地势特征。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东边为低地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南边和北边为低地
环节二:地形特征
3.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
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的低地,地势较低;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内部是平原,地势较低。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学习新知
环节二:地形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二:地形特征
“白山”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天池湖水碧蓝,水平如境,群峰倒映,风景秀丽。
学习新知
环节二:地形特征
“黑水”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松花江连接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等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活动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说法正确。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进入三江平原后,因地势低平,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
学习新知
环节二:地形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三:气候特征
温故知新
说一说东北三省所处的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
东部和北部山区位于湿润区,西部为半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分析差异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1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28~-8℃
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18~24℃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低。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500~1000毫米,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学习新知
环节三:气候特征
总结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三:气候特征
下面三图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A
B
C
(1)将上述三个城市按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
B>C>A
总结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三:气候特征
下面三图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A
B
C
(2)在上述三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
B
总结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三:气候特征
下面三图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A
B
C
(3)判断城市A、B、C的名称,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哈尔滨
大连
长春
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
学习新知
环节三:气候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四:地表植被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冷湿
学习新知
环节四:地表植被
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松、落叶松、云杉-岳桦林-高山苔原。
海拔的影响,气温从山麓到山顶逐渐递减。
学习新知
环节四:地表植被
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
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西北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学习新知
环节四:地表植被
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
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东南侧,因为东南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同一植被带分布上限比西北侧要略高。
学习新知
环节四:地表植被
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
总结提升
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完成1~3题。
1.根据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南半球、北温带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2.乙省的行政中心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济南
3.丁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实战演练
A
B
B
4.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
B.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C.南连河南省
D.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C
实战演练
5.读哈尔滨、长春和大连三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降低
B.气温年较差由哈尔滨至大连逐渐增大
C.年降水量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增大
D.三个城市中最热月均为7月,最冷月为1月
实战演练
A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