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种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必修一第四章中的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内容是从应用角度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学习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三个牛顿运动定律,在第二章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较为熟练的应用,对于各种力的规律都有了较深的认识,能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求解合力,这些都为本节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运动和力的问题打下知识基础。学生通过本节两类典型问题的解决,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思路,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形成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什么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3、会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 科学思维:1、理解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科学探究:学会将生活中简单的情景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研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体会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环节一:导入新课提问:为了尽量缩短停车时间,旅客按照站台 上标注的车门位置候车。列车进站时总能准确地停靠在对应车门的位置。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假如高铁从杭州方向以2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为准确停靠黄山北站,设计多远开始关闭发动机开始滑行 1.PPT插入高铁进站视频 2.提问:为了尽量缩短停车时间,旅客按照站台 上标注的车门位置候车。列车进站时总能准确地停靠在对应车门的位置。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假如高铁从杭州方向以2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为准确停靠黄山北站,设计多远开始关闭发动机开始滑行。 学生观看视频,获得直观感受;并进行思考。 1、使学生直观感觉有趣的情景,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观念。 3、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测公交车加速度测公交车加速度 PPT播放公交车拉环偏离竖直方向的视频和图片 分析拉环偏离原因。 3、PPT播放测公交车加速度的实验视频 提问: (1)依据照片想要测量公交车的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 (2)测量的加速度是多少? 4、展示简易加速度计 5、解决高铁问题,利用加速度计测量高铁的加速度,进而就可以分析高铁的运动信息。 1、学生思考,回答,整理。 2、学生参与分析,获得结果。 评价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情况。活动二:汽车刹车汽车刹车 分析汽车受力情况,找出加速度的决定因素 通过测量,推断汽车的运动情况 如果汽车初速度加倍,滑行的距离如何变化 了解ABS(汽车防抱死系统) 分析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性 1.学生参与分析,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2.学生自学防抱死系统知识 1、评价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情况。 2、评价学生表达和总结能力。 3、评价学生能否自己提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是否与磁通量的变化有关呢?”这一问题。环节三:冰壶运动冰壶球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中国女子冰壶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球员通过掷球、刷冰控制冰壶球最后停止的位置,使己方球尽量靠近圆垒圆心,而使对方球尽量远离圆垒圆心。请看视频,随后提出问题: 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 运动员以v0=3.4 m/s 的速度投掷冰壶,若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02,冰壶能在冰面上滑行多远?取 g =10m/s2 由生活中常见情景转入不常见情景,先通过视频(PPT插入冰壶视频)让学生熟悉该情景。 2、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分析: 先对冰壶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向,约定物理量的符号。 学生利用准备好的象棋棋子在课桌上模仿冰壶运动,从而将冰壶的运动转化为熟悉的滑块模型。 1、评价学生完成的例题情况。 2、评价学生听老师讲解例题的情况。 3、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学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小结,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小组讨论,发言总结本节课得失 1、评价学生的讨论情况和发言情况。2、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环节五:作业设计教材 练习与应用 第1、2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批改练习。 按要求完成练习。 从完成情况和书写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环节六:主板书设计§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已知受力求运动 二、已知运动求受力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