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定边四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高血压是目前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大。血压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机体的活动状态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等都会对血压产生明显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在剧烈运动时心脏收缩更有力,会使血压升高B.人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C.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压相对较低D.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有意识地降低血压2.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组成的相关部分。若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X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神经元④的膜电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B.图1所示的反射弧中②属于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C.据图2可知,物质X使钠离子通道完全失活D.图2中的实验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中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除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外,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B.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所以排尿与自主神经系统无关D.在脊髓、脑干和下丘脑中都存在控制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4.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肥胖症患者使用瘦素有一定的减肥效果。如图是瘦素调节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肥胖患者口服瘦素可以达到减肥效果B.激素a的分泌过程中信息分子只有神经递质C.激素a是胰高血糖素,其靶细胞是肌细胞或肝细胞D.瘦素分泌障碍或其靶细胞上的受体被破坏均可导致肥胖5.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其中一种表现为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两种相关激素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2型糖尿病患者是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均低于正常值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治疗糖尿病C.胰岛素的作用有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D.生长激素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出现“黎明现象”6.某激素的分泌过程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该过程可简要表示如图(A和B为器官,①②③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小鼠的下丘脑功能异常,一定会使其体内激素①②③的分泌增加B.若切除小鼠的器官A,则其体内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激素②分泌量减少C.若激素②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器官A和器官B分别表示性腺和垂体D.图示过程只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机制,不能体现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7.人体内的醛固酮能在肝脏细胞中被灭活,某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灭活醛固酮的功能减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醛固酮由人体内的肾上腺髓质分泌 B.该患者体内Na 含量可能高于正常值C.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会抑制醛固酮分泌 D.醛固酮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为膀胱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B.受到惊吓后血糖升高,说明神经调节可以影响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只有血液D.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过程中都需要信号分子的参与9.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参与免疫调节B.淋巴结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血管遍布全身C.病原体进入人体都需要经过特异性免疫才能被清除D.人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清除过程属于免疫自稳功能10.人体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可引发水痘。VZV病毒可长期潜伏,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可能被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如图为某感染了VZV患者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吞入VZV后直接将其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该患者体内的一个B细胞可以针对多种病毒进行特异性免疫过程C.图中“某物质”可能是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D.E细胞是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VZV并产生大量抗体11.如图表示机体内发生过敏反应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初次接触该过敏原时,能发生阶段Ⅰ和阶段Ⅱ过程B.图中过敏原的刺激和细胞①的结合是激活细胞②的两个信号C.抗体与致敏细胞结合后会使致敏细胞活性降低,最终凋亡并被清除D.致敏细胞释放的过敏介质会引起平滑肌舒张和腺体分泌减少等现象12.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可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进行防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狂犬病疫苗需要保留狂犬病毒的抗原性B.该疫苗注射进机体后已突破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C.注射该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进行主动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若某人已经感染了狂犬病毒,最佳治疗方法是注射狂犬病疫苗13.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两组实例:a组:以绿色向日葵为材料,当其发生向光弯曲生长时,检测发现生长素在伸长区两侧(向光侧与背光侧)的含量基本相同;b组:给多种植物施加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检测到生长素在向光侧的分布低于背光侧,无光照情况下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组结果说明生长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无关B.b组结果说明生长素可以在单侧光照射下发生非极性运输C.绿色向日葵发生弯曲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弯曲两侧生长不同步D.植物体内的细胞都能合成生长素,但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部位14.植物的性别分化受植物激素的调节,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某植物,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对照 赤霉素 生长素浓度(mg/L) 0 50 100 200 30 60 120雌雄比例(♀:♂) 1.02 0.98 0.73 0.59 1.21 1.59 1.19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种类,因变量为雌雄比例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C.生长素对该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小于赤霉素的影响D.诱导产生生长素受体缺失突变体有利于该植物开花结果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体内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应受体B.对苹果树喷施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解除其顶端优势C.矮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抑制植株长高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16.下列有关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叶绿素的合成一般需要光刺激B.年轮的形成主要与温度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有关C.在不同种植物的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都相同D.植物体内的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引起信号改变,发生弯曲生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图甲为人体局部组织及体液成分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或液体,图乙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Ⅰ、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________填名称。(1)如果静脉注射药物时误将蒸馏水当做生理盐水使用,则直接会降低图甲中[ ]________的渗透压,进一步会导致[ ]________破裂,从而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注射液中需要加入葡萄糖,目的是________。(2)如果图甲中的②是肝细胞,请分析饭后半个小时和4个小时未进食时,A处和B处血液中血糖、O 、CO 等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CO 只能从组织细胞中扩散到b而不能逆向扩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C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18.(12分)回答下列有关兴奋传导和传递的问题:1.下图1表示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A点的内侧和外侧,图2表示测得的A点的膜电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前的膜电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在左侧给予刺激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的bd段的离子流动情况主要是________,de段离子流动情况主要是________,c点时图1中的电表指针指向________。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________(填“内”或“外”)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外界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则d点会________。Ⅱ.“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患者的突触间隙中谷氨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3)图中的运动神经元位于突触________(填“前”或“后”),ALS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离不开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如图为ADH的作用机理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此时大脑皮层会产生________觉,促进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稳定,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2)当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促进靶细胞内________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认为ADH与受体结合后促进了ATP水解并为M蛋白的合成提供能量,据图分析,该观点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分)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可以在吞噬细胞内寄生的低毒性真菌病原体,其表面有多糖类的荚膜。为探究荚膜的作用,某研究人员将新型隐球菌野生株(对照组)和新型隐球菌荚膜缺陷株(实验组)分别与小鼠吞噬细胞共孵育相同且适宜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率=吞噬隐球菌的吞噬细胞数/观察到的吞噬细胞数)较高。回答下列问题:(1)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若新型隐球菌野生株注射到小鼠体内并寄生在巨噬细胞内,会引发小鼠产生________(填“非特异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答两点)。(2)根据观察结果推测,新型隐球菌表面的多糖类荚膜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若想要通过药物治疗被新型隐球菌野生株感染的小鼠,该药物研发的方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胸腺缺失小鼠更易感染新型隐球菌,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0分)研究人员测定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脱落酸含量相对值以及脱落酸浓度对萌发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光敏色素在拟南芥细胞中的________(填细胞器)上合成。光敏色素并非直接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是通过影响________,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野生型拟南芥植物捕获光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2)分析图1可知,光照对拟南芥的影响是________;分析图2可知,脱落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生理失活型(Pr)和生理激活型(Pfr)。当Pr吸收红光后会转变为Pfr,而Pfr吸收远红光后会逆转为Pr,且Pfr能够降低莴苣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若要存储拟南芥种子则需用________照射处理;若要种植拟南芥种子则需用________照射处理。定边四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2.A3.C4.D5.A6.C7.B8.C9.D10.C11.B12.D13.C14.B15.B16.C1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⑤血浆④红(血)细胞为组织细胞提供能源物质(2分)(2)饭后半个小时B处血糖浓度低于A处,4个小时未进食B处的血糖浓度大于A处,两种情况下,B处的O2含量均低于A处,B处的CO2含量均高于A处(3分)(3)CO2产生于组织细胞中,其含量多于组织液b,且C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2分)皮肤1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外正内负向右偏转,然后又恢复到起始状态(先向右偏转再向左偏转)(2分)(2)钠离子(Na+)内流钾离子(K+)外流O内降低(3)后突触间隙谷氨酸含量过高,导致钠离子向突触后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内流过多,细胞内渗透压过高,细胞吸水胀破(3分)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上升 渴下 丘脑神经—体液(2)水通道蛋白(或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 靶细胞(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子的重吸收(2分)(3)不正确(1分),ADH与受体结合后促进了ATP水解为cAMP,cAMP促进M蛋白的合成,不是作为能量促进M蛋白的合成(或ATP在该过程中作为信号分子参与M蛋白的合成,并不提供能量,合理即可,2分)20.(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不具有(1分)非特异性和特异性(1分)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答一点给1分,2分)(2)增强新型隐球菌抵抗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新型隐球菌合成多糖荚膜(或破坏新型隐球菌的多糖荚膜,合理即可)(3)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缺失胸腺的小鼠体内成熟的T细胞数量极少,导致其特异性免疫功能较低,难以抵御和清除入侵体内的新型隐球菌(合理即可)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核糖体 基因的表达 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等过程(答一点给1分,2分)(2)抑制拟南芥体内脱落酸的合成(2分)抑制种子萌发(2分)(3)远红光 红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