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将下列物质与其特点进行连接。(8 分)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水的特点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形状 冰的特点有一定的质量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 10 月三年级科学学科素养练习卷答题卡 考 号[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四、实验探究。(共42分)1.(1) (2) (3)2.(1) (2) (3) (4)3.(1)下列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 ”。(2) (3) (4)学 校姓 名试室号座位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考11 [A][B][C]12 [A][B][C]13 [A][B][C]14 [A][B][C]15 [A][B][C]一、选择题。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6 [A][B][C]7 [A][B][C]8 [A][B][C]9 [A][B][C]10 [A][B][C]1 [A][B][C]2 [A][B][C]3 [A][B][C]4 [A][B][C]5 [A][B][C]二、判断题。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为准)6 [√] [×]7 [√] [×]8 [√] [×]9 [√] [×]10 [√] [×]1 [√] [×]2 [√] [×]3 [√] [×]4 [√] [×]5 [√] [×]三、连线题。(以下为连线题答题区,请在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科学答题卡 第1面(共1面)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三年级科学学科素养练习卷答案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CCBAA BACCA BBBCC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在答题卡相应的地方填涂)××√√√ ××××√三、连线。(共8分,连对一个1分)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水的特点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形状 冰的特点有一定的质量四、实验探究。(共42分,每空3分)1.(1) C (2) C (3) 食盐2.(1) B (2) B (3) C (4) A3.(1)下列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 ”。(2) 气泡 (3) A (4) B莎莎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三年级科学学科素养练习卷(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 分,每题 2 分)1.用湿布擦黑板,水变干了,但是我们看不见“水去哪里了”,这是因为( )。A.水看不见 B.观察不够仔细 C.水蒸气看不见2.下面那个是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点( )。A.看得见 B.有固定体积 C.透明3.江河中的水不停地流入海洋,而海洋中的水不会溢出来的原因是( )。A.有些水变成了冰 B.有些水变成了水蒸气 C.有些水被用于灌溉农田4.以下全是水蒸气的特点的是( )。A.无色无味看不见 B.看得见摸得着 C.有固定体积5.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珠。A.遇冷 B.遇热 C. 吸收热量6.为了加快水结冰,可以采用( )的方法。A.加水 B.加盐 C.加盐水7.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比较( )。A.很低;光滑B.很高;粗糙C.很高;光滑8.冬天观察到河水结冰了,那天的温度可能是( )A.5℃ B. 1℃ C. -4℃9.彤彤家冰箱有三层,上层温度是6℃,中层温度是1℃,下层温度是-10℃,要将水变成冰应把水放在冰箱( )。A.上层 B 中层 C 下层10.像糖、盐这样可以变成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 )。A.溶解 B 融化 C 化解11.小丽往杯子里加入一块红糖,过了一会红糖不见了,原因是( )。A.红糖融化了 B 红糖溶解在水中 C.红糖消失了12.下面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食盐 B.沙子 C.小苏打13.常温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A.相同 B.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C.不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14.糖在水中完全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底部最甜 B 表面最甜 C.各个地方一样甜15.通常情况下,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达到( )时开始沸腾。A.50℃ B. 0℃ C.100℃二、判断。 (20 分,每题 2 分)( )1.透明的物体都是无色的。 ( )2.晴天地面上水洼的积水,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不见,这是因为水都渗透到土壤里。(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0℃。( )4.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5.水蒸气在遇到较低温的物体会凝结成小水滴附在低温的物体上。 ( )6.蒸发只在温度很高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7.物质可以在水中无限量的溶解下去。 ( )8.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 )9.增加食盐的量,可以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0.温度会影响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三、连线。 (8分)1.将下列物质与其特点进行连接。有固定的形状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占据一定的空间冰的特点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四、实验探究。(共 42分)1. 同样多的水,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吗?成成展开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共9分)将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为8份(如图甲)。②将一份食盐和小苏打分别加入5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在完全溶解后,再加人第二份(如图乙),直到各自不能溶解为止。③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1).成成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A.搅拌两次,看到烧杯中有食盐或小苏打B.烧杯中的水变浑浊了C.不管怎么搅拌,烧杯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2).做实验时发现食盐不能继续溶解,此时成成应该( )。A.加水,直至食盐全部溶解B.继续加食盐C.停止实验,记录最终溶解了多少份食盐(3).小苏打和食盐相比,溶解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2. 下面是成成所在的实验小组探究水结冰的实验记录。 (共12分)(1).实验中,第( )分钟水开始结冰。A.4 B.10 C.14(2).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取更低的温度 C.消毒(3).第10分钟时,试管中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在0℃不变,要想让水完全结冰,此时( )。A.不需要吸收热量 B.需要吸收热量 C.需要放出热量(4).第14分钟时,水已经完全结冰了,此时会发现冰柱的高度( )原来水面的高度。A.高于 B.低于 C.等于3. 路路利用实验探究了水沸腾时发生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共21分)(1).下列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都有_______产生。(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A.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不变B.沸腾前后温度都一直升高C.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下降(4).沸腾后水面会产生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 C.水蒸气和小水珠的混合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广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10月月考试卷.docx 广东省广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10月月考试卷(答案).docx 广东省广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10月月考试卷(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