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发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发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A卷)
出题人:胡光浩 审题人:户韵韶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7月18日晚,我国各地观看到双星伴月的有趣天象。弯弯的娥眉月与金星和木星近
在咫尺,交相辉映,十分引人注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笑脸”中天体的是()
A.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 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 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2-3题。
2. 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高一地理(A卷 ) 第1页 共六页
3.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 藏南谷地的地热
C. 高原北部的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植物对气侯的反应最为敏感,其孢粉就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乔木多为生长在湿润气候下的木本植物,灌木多为半旱生植物,草本多为早生植物,蕨类多为湿生或水生植物。下 图示意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区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据此宪成4~5题。
乔木% 灌木% 草本% 蕨类/%
(
深度
\
)
m
4. 科学家在孢粉带Ⅲb中发现了大量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这说明孢粉带 Ⅲb 时期该地区气候( )
A.温暖干旱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早 D.寒冷湿润
5.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气候干旱的是( )
A.孢粉带I B.孢粉带Ⅱ C.孢粉带Ⅲ D.孢粉带IV
航空的理想空城要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低,阴雨天气少,能见度高。民航客机的最大飞行高度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空域。下表为我国部分民航航线信息。完成下面6-7小题。
航线 起点城市及坐标 终点城市及坐标 飞行时间 最大飞行高度
Ⅰ 上海(31N,121E) 长沙(28°N,113E) 2.1小时 8400米
Ⅱ 昆明(25°N,102°E) 厦门(24°N,118E) 2.3小时 9270米
Ⅲ 济南(36°N,117°E) 银川(38°N,106E) 2.0小时 8100米
6.三条航线最大飞行高度位于( )
A.平流层 B. 对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高一地理(A卷) 第2页 共六页
7.航线Ⅱ的最大飞行高度明显高于另外两条,主要是因为( )
A. 离海洋更近,高空水汽更加充足 B. 气候干旱,风沙影响能见度低
C. 所在纬度低,水汽分布高度更高 D. 空域繁忙,避开其他飞机干扰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获取工作动 力,“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读“玉兔号”月球车 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8~9题。
8.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 ② 强 B.② 强 ③ 弱 C.④强 ⑤ 强 D.① 强 ③ 弱
9.“玉兔号”月球车的工作动力,来源于接收图中对应的哪个辐射()
A.① B.③ C.⑤ D.⑦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 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10~11题。
10.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 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
B. 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 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
D. 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高一地理(A 卷) 第3页 共六页
11.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比较低 B. 海拔比较高
C. 阴雨天气多 D. 径流量较大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 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在茫茫大漠之中,有一片名为高墩湖的湖泊横亘其中,湖区内拥有绿洲百余亩。通常,水汽受蒸发作用由地表升至空中。而在特殊情况下,水汽凝结会向地表或土壤输送,此现象被称为逆湿现象。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选项中,易发生逆湿现象的是( )
A. 高墩湖区中心 B. 湖区绿洲中心
C. 湖区绿洲边缘的荒漠 D. 腾格里沙漠边缘绿洲
13.下列选项中,易形成逆湿现象的时段是( )
A.晴朗无风的白天 B. 晴朗无风的夜晚
C.多云大风的白天 D. 多云大风的夜晚
14.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逆湿现象,可以( )
A.增加降水 B. 改善土壤墒情
C. 加剧干旱 D. 增加大气湿度
下图示意潮州市某年3月11-14日的天气预报。完成下面15-16小题。
3月11日(星期一) 3月12日(星期二) 3月13日(星期三) 3月14日(星期四)
10℃-15℃ 11℃-23℃ 11℃-15℃ 9℃-17℃
白天晴 白天晴 白天多云 白天晴
夜间晴 夜间晴 夜间多云 夜间晴
15. 与3月13日相比,潮州市3月14日( )
A. 白天温度较低 B. 夜间温度较高
C. 昼夜温差较小 D. 昼夜温差较大 16.图示期间,潮州市大气保温作用最强的是( )
A.3 月11日 B.3 月12日
C.3 月13日 D.3 月14日
高一地理(A卷) 第4页 共六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1分;18题12分;19题17分,20题12题,共52分.
17.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深度/km
(1)a、b 为地球的两个不连续面,a 为 面;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b 面时,横波 ,纵波 。(3分)
(2)图中①②③④圈层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是 ,其名称是 。(2分)
(3)图中数码代表的圈层,组成岩石圈的是 :属于地幔的是 。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是 。(4分)
(4)组成圈层⑥和⑦的物质是 ,⑥的物质相对于地壳的“流动”是地球 产生的原因(2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2年1月31日除夕,小李一家乘坐飞机从广州去北京,起飞时恰逢小雨,雨丝打窗,不久后,飞机上显示的飞行高度为15千米, 小李发现机舱外面睛空万里,阳光普照,而机下乌云滚滚(下图)。
(1)指出飞机起飞时所处的大气层,并说明当时下雨的理由。(6分)
(2)简述15千米所在大气层及其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条件。(6分)
高一地理(A卷) 第5页 共六页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 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1)指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自发射行至80km高空时,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情况。(6分)
(2)夜晚看到的流星现象多发生在 (填序号及名称),描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行至该处时周围大气的特征。(5分)
(3)大气与地表生物生存息息相关,例举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6分)
20.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
C
大气辐射
散射
吸收
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




)
(1)图中A 表示 ,B 表示 ,C 表示 ( 3 分 )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 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 一 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
高一地理(A卷) 第6页 共六页
2023-2024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B D B B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C B B D C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7、(1)莫霍面;消失(波速变为0);变慢
(2)④ ;软流层
(3)①②③;③④⑤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4)铁、镍 ; 磁场
18.(1)起飞时所处大气层:对流层。理由: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热空气上升降温,容易成云致雨。
(2)15千米所在大气层为平流层;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该层无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19.(1)先不断降低,后不断升高,随后又不断降低。
(2)④高层大气。特征:大气密度较小;气压较小;大气的温度总体随高度增加逐渐升高等。
(3)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量;大量使用氯氟烃、甲烷等物质,臭氧含量降低,破坏臭氧层;工程建筑施工等活动,增加了大气中杂质含量;植树造林,减少大气中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空气中污染物减少等。
20.(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
(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甲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