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议题式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议题式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
课题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道德修养: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3.法治观念: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4.健全人格: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5.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核心 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5.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教学 方法 故事情景教学+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
时政评说 时政评说 培养核心素养
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新闻故事:2023年中国发展成绩单 (互动设问)我国取得这些发展成就离不开谁的领导? 导入新课
议题一: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情景创设)视频故事:习近平讲述百年征程 (合作探究)(1)回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你有什么感悟? (2)新中国成立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认奋斗成果的? (3)综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从实践依据、法律依据、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地位等方面分析) 总结: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情景创设)新闻故事:2023年工作回顾 (互动设问)结合各领域成就和教材P4-5内容,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2.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议题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互动设问)为什么亿万人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等,选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来决定国家大事? 总结: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情景创设)宪法条文摘录 (互动设问)研读宪法条文,思考: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总结: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议题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情景创设)图片故事 (互动设问)(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3)结合上述及日常见闻,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 总结:5.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情景创设)新闻故事 (互动设问)读新闻,思考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总结:6.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思考并回答问题。 运用真实的历史创设情景,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知道党的领导和宪法法律是高度统一的关系。 通过研读宪法条文,引导学生在思考、表达观点的过程中,理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运用新闻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知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教师寄语——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知道宪法的原则;懂得了宪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知道了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积极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总结提升
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实践依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性质、宗旨、目标决定: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5.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主体广泛: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②内容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方面:监察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④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⑤普法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学生自主课堂整理 学习内化
1.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这些地区进行调研,与当地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开出一张张脱贫“药方”。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脱贫问题”(  ) A.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B.表明我国各族人民并非真正享有平等权 C.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平等 D.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会影响民族团结 2.下面是有关宪法的思维导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⑥处应填写的是( )   A.最高法律效力 B.根本的活动准则 C.设置国家机构 D.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近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立法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把人权保障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下列立法活动与此相符的是 ( ) ①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②不断探索和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抚养机制 ③修订反家庭暴力法,保护妇女儿童弱势群体的权益 ④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B.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学生自我检测 学习迁移 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