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基础诊断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基础诊断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5分,共63分)
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知,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读不同纬度海陆面积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1—2题。
1.人类在探索地球海陆面貌的历程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表面约29%是海洋
C.地球表面约71%是陆地 D.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下列描述中符合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几块面积相等的大陆
C.南极圈以南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陆地面积占比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大洲依次是( )
A.亚洲、非洲、欧洲 B.欧洲、亚洲、非洲
C.非洲、欧洲、亚洲 D.亚洲、欧洲、非洲
4.下列关于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a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B.b河流是乌拉尔河
C.c山脉是乌拉尔山脉 D.d海峡是白令海峡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正确的是( )
A.甲——太平洋 B.乙——南极洲
C.丙——大西洋 D.丁——南美洲
6.下列关于大洲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②为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③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④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7.2023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海洋星球:潮流之变”。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的生命都依赖于海洋。下列关于地球上海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冰洋是纬度最低的大洋 B.大西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C.印度洋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洋 D.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71%
8.下列“世界地形之最”及其所在大洲搭配正确的是( )
A.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北美洲
B.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C.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欧洲
D.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非洲
9.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地球之巅”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巴西高原 D.亚马孙平原
10.在某大洲40°S附近可以看到的雄伟的甲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安第斯山脉
11.读亚洲地形及河流分布图,亚洲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丘陵 B.山地、丘陵
C.高原、盆地 D.高原、山地
12.读非洲地形图。与亚洲相比,非洲的地形特点表现为( )
A.有世界最高峰 B.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
C.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 D.平均海拔高于亚洲
13.“沧海桑田”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后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下列事例可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
A.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 B.南海很多岛礁时出时没
C.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D.港珠澳之间架起跨海大桥
14.下图中的四种发现不属于“沧海桑田”的是( )
A.沙漠中发现鲸的化石
B.青藏高原上发现鱼类化石
C.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D.冻土中发现猛犸遗体
15.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下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丙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17.意大利和冰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
A.意大利位于甲板块与乙板块的张裂处
B.意大利位于甲板块与乙板块的碰撞处
C.冰岛位于甲板块和丙板块的碰撞处
D.冰岛位于丁板块和乙板块的张裂处
18.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王国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20.5°S,175.4°W)突然剧烈喷发,并引起海啸。读图,该火山爆发的原因是此地位于( )
A.环太平洋地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二、综合题(共37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叙述了19世纪英国人福格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
材料二 福格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
(1)从特殊经纬线的角度看:
①福格的环游地球路线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哪些?(4分)
②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据图说出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洋,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_洲、_________洲。(3分)
(2)从地球五带的角度看,福格一路上经过的大洲中:(5分)
①热带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
②跨寒、温、热三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欧洲地跨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3)小王打算坐飞机环球旅行,从亚洲出发沿赤道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3分)
20.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境内多火山、地震。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中智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密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据图描述智利的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智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板块名称: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3分)
(2)在图中①②处画出板块运动方向,①位于板块的_________地带,②位于板块的_________地带,能够发展为新的大洋的是_________(填数码)。(3分)
(3)a是_________大陆,b是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两地地壳比较_______(填“活跃”或“稳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5分)
(4)每年的9月1日,c国都要进行防震演习,请你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答案】C
【解析】陆地被海洋分隔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而且世界的海陆分布也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为欧洲,②为亚洲,③为非洲。
4.【答案】B
【解析】图中a是乌拉尔山脉,b是乌拉尔河,c是大高加索山脉,d是土耳其海峡。
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是印度洋,乙是南极洲,丙是太平洋,丁是非洲。
6.【答案】A
【解析】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②为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③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④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7.【答案】D
【解析】全球共有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北冰洋是纬度最高的大洋;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大西洋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洋;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29%。
8.【答案】B
【解析】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
9.【答案】A
【解析】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大洲被40°S穿过,位于南半球,是南美洲,南美洲纵贯南北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乌拉尔山脉为亚洲、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它们都位于北半球。
11.【答案】D
【解析】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高。
12.【答案】C
【解析】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表起伏较和缓;平均海拔低于亚洲。
13.【答案】C
【解析】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很早以前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运动抬升为陆地,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
14.【答案】D
【解析】沙漠中发现鲸的化石,说明该沙漠早期可能是海洋;青藏高原上发现鱼类化石,说明青藏高原早期可能是海洋;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该地早期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在冻土中发现猛犸遗体,主要说明该地早期气候较为温暖。
15.【答案】B
【解析】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吻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斯科特南极探险、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中国发射“神舟”飞船都没有体现这一过程。
1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板块是亚欧板块,乙板块是非洲板块,丙板块是印度洋板块,丁板块是美洲板块。
17.【答案】B
【解析】意大利位于甲板块和乙板块的碰撞地带,冰岛位于甲板块和丁板块的张裂地带,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18.【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
19.【答案】(1)①欧洲、北美洲。 非洲大陆。 ②印度 北美 南美
(2)①非洲 ②亚洲 北美洲 ③北温 北寒
(3)依次经过亚洲、太平洋、大洋洲、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最后再回到亚洲。
【解析】(1)在图中找到福格的环游地球路线,找出沿途经过的大洲和大洋,结合图中赤道的位置,可知环游路线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即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是非洲大陆。读图可知,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回归线和极圈,结合图中大洲的位置可知,非洲是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亚洲和北美洲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故跨寒、温、热三带。欧洲被北极圈穿过,故跨北温带和北寒带。(3)找到赤道,以亚洲为出发点,自西向东,即可知小王坐飞机环球旅行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20.【答案】(1)大致位于20°S—55°S,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大致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析】(1)据图描述智利的纬度位置即可,如大致位于20°S—55°S,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2)智利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1.【答案】(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2)画图略。 张裂 碰撞挤压 ①
(3)澳大利亚 稳定 位于板块内部
(4)c国为日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震频发。
【解析】(1)读图可知,甲是亚欧板块,乙是非洲板块,丙是印度洋板块。(2)①处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有可能发展为新的大洋;②处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会不断缩小。(3)a是澳大利亚大陆,a、b两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4)c国为日本,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震频发,每年都要进行防震演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