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共3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共3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2课:辩证唯物论
第1课:哲学基本理论
第4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3课:唯物辩证法
3.1、总特征1—联系观
3.2、总特征2—发展观
第5课:社会历史观
第6课:人生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3.3、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 价值和价值观
6.1 价值和
价值观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重难点)
一、人的价值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的含义、特点
2.人的价值的含义、特点、评价标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是什么)
2.意义(为什么)
3.做法(怎么样)
一、人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满 足
人的需要
共同点:
看看你桌子上的东西,请问它们有用吗,有什么用?
获取知识的需要
书写的需要
满足食欲、获取营养的需要
看时间的需要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事物的属性
满 足
人的需要
物的价值
(一种关系)


注意:①“客体”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②“主体”一般指的是人。
③“事物属性”对主体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价值强调积极方面。
④价值包括“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并不能称其有价值
两者共同决定事物的价值,缺一不可
1、价值的含义 :
一、人的价值
(一)价值
2、价值的特点 :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一样吗?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具体领域的价值
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
营养价值
医用价值
…………
(共性、普遍性)
(个性、特殊性)
哲学上的价值涵 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注意: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一、人的价值
(一)价值
思考:人有没有价值呢?
人的价值
生产出来的东西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 (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获得工资和报酬,满足自己的需要(价值的承认)
人的价值
在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中国空间站,作出了突出贡献。(对社会的贡献)
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价值的承认)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价值
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价值有哪些特点?
人的价值
生产出来的东西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获得工资和报酬,满足自己的需要(价值的承认)
人的价值
在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中国空间站,作出了突出贡献。(对社会的贡献)
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价值的承认)
价值的创造者
实现了社会价值
价值的享有者
实现了自我价值
价值的创造者
实现了社会价值
价值的享有者
实现了自我价值
2、特点
人的价值
社会
价值
自我
价值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
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实现自我满足
(贡献)
(索取)
——首位、主导地位、前提
——从属地位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价值
(1)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注意:
①社会价值居于主导地位、自我价值居于从属地位,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②贡献和索取不对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
③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个人利益。
人的价值
生产出来的东西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获得工资和报酬,满足自己的需要(价值的承认)
人的价值
在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中国空间站,作出了突出贡献。(对社会的贡献)
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价值的承认)
价值的创造者
实现了社会价值
价值的享有者
实现了自我价值
价值的创造者
实现了社会价值
价值的享有者
实现了自我价值
思考:谁创造的价值更大呢?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判断: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就是看他的物质贡献。
(X)
【注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二者之间不存在大小、优劣的问题。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价值
BY YUSHEN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地位 居于主导地位 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居于从属地位
联系 ①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②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知识拓展: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事物的属性
满 足
人的需要
物的价值
人的属性
满 足
他人、社会的需要
人的价值
满 足
思考: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单向
双向
【原理内容】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含义)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特点)
③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评判标准)
【方法论】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总结1: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性原理(人生价值原理)
1.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国家激励奖赏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一个人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具有崇高的精神风范,就应该给予很高的荣誉,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重。这告诉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③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是实现自我满足的前提
④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社会是否认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练习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P73相关链接)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
①人人都有价值观,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③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促进/阻碍)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一)价值观的含义
关系 价值 价值观
区别 内涵 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范畴 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是客观的 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是主观的
联系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知识拓展:价值与价值观的区别与联系
在华坪县教书期间,张桂梅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女孩成绩还算不错,却读着读着,人突然就不见了。她一路打听,这才得知,这些女孩不是去打工了,就是已经嫁人了。
有一回,张桂梅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坐在路边发呆,上去一问,女孩却失声痛哭,原来她的父母要她辍学回家,早点嫁人。张桂梅找到她家长,愿意为女孩支付学费,却被女孩的母亲以死相逼,只能放弃。
后来,张桂梅到山中做了一次次家访,那些遭遇让她心痛得无以复加。
那时张桂梅就已经意识到了,想要改变山区落后的命运,就必须从这些无法读书的女孩入手。越不读书,思想越难改变,思想不改变,就越是贫穷,陷入恶性循环。张桂梅认为:毕竟每个女孩,将来都可能成为母亲,组建一个家庭。如果这个女孩子受高等教育,将来她就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张桂梅心中树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在当地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点亮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有个即将高考的女孩说:“如果没有张校长,像我这样的,孩子都可能3岁了,我觉得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
思考:从张桂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价值观发挥了哪些作用?
从张桂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价值观发挥了哪些作用?
认为如果女孩子受高等教育,将来她就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毅然决然选择创办免费女子高中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越不读书,思想越难改变,思想越不改变,就越是贫穷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张桂梅走向有价值的人生道路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双重作用)
(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例:网络喷子抹黑英雄)
(2)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例: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觉保护环境
日本:核污水排入太平洋)
看问题
做事情
导向作用≠促进作用 ≠决定作用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双重作用)
正确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错误价值观
作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对社会作出贡献



人生误入歧途
崇高理想、勤奋进取、造福人类的精神等
自私自利、贪图享乐、消极颓废等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深层、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原理内容】(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人生的引领;③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结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2.(2021·广东高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随堂练习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个人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培养什么样的公民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P75第一句)
1.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P74第二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为什么)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P75第二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P75第一段)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为什么)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
3.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广大青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做)
6.1 价值和
价值观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重难点)
一、人的价值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的含义、特点
2.人的价值的含义、特点、评价标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是什么)
2.意义(为什么)
3.做法(怎么做)
1.人的需要决定事物的价值
错误:价值是一种关系,人的需要和事物本身的属于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事物的价值
2.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错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3.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是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错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易错易混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错误: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不起决定作用
5.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6.一个人的价值观源于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错误: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是由于社会存在来决定
3.某地境内“八山一水半分田”的独特地貌天然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努力践行“各行各业+旅游”的融合发展理念,持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供给,探索出了一条以全局旅游发展推动生态价值转换的新路。这说明( )
①人们能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②事物的价值是复杂的,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价值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事物价值的转换
④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取决于主体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