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2025:基于主题教学的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系列讲座20232024黑吉辽-3题 氢气验纯,钾失火,水银洒茖,苯酚沾到皮肤2024河北卷-2题 重金属盐的毒性,观察钠与水反应,安全标识,硝酸腐蚀性2024浙江6月-4题 安全标识2024湖南卷-3题 烫伤处理,浓硫酸稀释,苯酚沾到皮肤,酒精失火2024年——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考向考点统计重温经典模型建构名师导学2025知识重构重温经典模型建构名师导学2025知识重构1.危险化学品标志2.几种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酸(或碱)洒在桌上 先用Na2CO3溶液(或稀醋酸)清洗,再用水冲,最后用布擦酸(或碱)溅进眼睛里 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边洗边眨眼睛酒精洒在桌上燃烧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液溴、苯酚沾在皮肤上 立即用酒精清洗误食重金属盐 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金属Na、K等着火 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扑灭,要用干沙盖灭水银温度计打破了 立即用硫黄覆盖汞珠3.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安全“六防”(1)防失火:正确使用酒精灯等热源,并远离易燃、易爆物。(2)防爆炸: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如H2、CO 、CH4)之前或用CO、H2 还原Fe2O3、CuO 加热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3)防暴沸:如蒸馏、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在烧瓶底部要加沸石(或碎瓷片)。(4)防污染: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 、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常见尾气处理装置如下:(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易引起倒吸。在加热实验结束时,一般操作为先拆去导管再移去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实验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装防倒吸装置。(6)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流下(使内外压强相等)。重温经典模型建构名师导学2025知识重构1.(2024河北高考,2)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BaSO4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B.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C.贴有 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A【解析】BaSO4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钡餐”说明对人体无害,无毒性,A错误;钠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B正确;为易燃类物质的标识,使用该类化学品时应注意防火,以免发生火灾,C正确;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D正确。2.(2024湖南高考,3)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解析】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A正确;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B错误;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C正确;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D正确。B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A 被水蒸气轻微烫伤 先用冷水处理,再涂上烫伤药膏B 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 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C 苯酚不慎沾到手上 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D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3.(2024黑吉辽高考,3)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解析】H2为易燃气体,在点燃前需验纯,A正确;金属K为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易燃的H2,不能用湿抹布盖灭,B错误;Hg有毒且易挥发,温度计打碎后应用硫粉覆盖,使Hg转化为难挥发的HgS,C正确;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物质中,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稀释后再用水冲洗,D正确。BA.点燃H2前,先检验其纯度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4.(2019海南高考,1)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下,该试剂是( )A. 氨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解析】题图中安全标志为腐蚀品标志和氧化剂标志,硝酸符合,D项正确。D5.(2017年全国新课标I,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追问:虚线框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B答案:防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答案】B【解析】H2还原WO3制备金属W,装置Q用于制备氢气,因盐酸易挥发,则①、②、③应分别用于除去HCl、H2S、氧气和水,得到干燥的氢气与WO3在加热条件下制备W,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以避免W被重新氧化,以此解答该题。A.气体从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逸出,得到的氢气混有水蒸气,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故A错误;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可点燃气体,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声音越尖锐,氢气的纯度越低,故B正确;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使W处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以避免W被重新氧化,故C错误;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D错误。故选:B。6.(2017年全国新课标I,26题节选)(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防止暴沸。【解析】装置b为水蒸气发生装置,加热时会剧烈沸腾(即暴沸)。加入少量碎瓷片,可防止暴沸现象发生。7. (2020北京朝阳二模)正确应用物质性质并规范操作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金属钠残渣用乙醇进行处理B.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拭C. 大量氯气泄漏时,戴好防毒面具,喷稀碱液进行吸收D. 向电石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观察燃烧现象B【解析】A项,Na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且反应缓和,则少量金属钠残渣可用乙醇进行处理,正确;B项, NaOH溶液有强腐蚀性,对皮肤有伤害,应用酒精擦拭,错误;C项,氯气有毒且溶于碱,则氯气泄漏时,应戴好防毒面具,并喷稀碱液进行吸收,正确;D项,电石与水反应速率快,用饱和NaCl溶液代替水可减缓反应速率,生成的乙炔是易燃气体,需要先验纯后点燃,正确。重温经典模型建构名师导学2025知识重构强化“六防”意识,防止事故发生重温经典模型建构名师导学2025知识重构1.考试中以选择题居多,也会在综合实验题中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属容易题。2.重视课本实验,关注实验细节,多思考为什么。3.碰到新型装置,一时拿不准它的作用,可以反向思考:如果没有这个装置,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1.(2024年浙江6月,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2.(2023年山东高考,4)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3.(2010北京高考,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4.(2010北京高考,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5.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B.检验待测液的Fe2+时,可向待测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氯水C.点烯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要先进行验纯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6.在化学实验时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消毒降温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7.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实验室废液需经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B.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C.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9.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B.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氢氧化钠固体的实验C.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时,水从下口放出,乙酸乙酯从上口倒出D.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10.下列作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干冰用于钠、镁等金属的灭火;②用稀硝酸和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③制取二氧化碳时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⑤用酒精代替苯从溴水中萃取出溴;⑥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然后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11.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有力保障。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设计合理的是( )A.Na[Al(OH)4]溶液和盐酸可以通过相互滴加的方法来鉴别,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也可以通过相互滴加的方法来鉴别B.制备氨气进行尾气处理时,可将产生的氨气通入含有CCl4和水的烧杯中,防止倒吸C.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的KMnO4溶液D.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比较氢硫酸和硫酸的酸性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B.皮肤沾有苯酚时,立即用氢氧化钠稀溶液擦洗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13.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生产聚乙烯、聚氯乙烯一次性超薄袋,方便日常生活B.是世界通用的循环再生标志,简称回收标志C.75%的乙醇溶液常用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D.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由于产气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故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14.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将试纸用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②实验结束后,可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④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⑤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③⑤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C.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烧瓶支管口16.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原因的是( )A.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反应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C.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再洗涤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17.(2024年贵州高考,15题节选)十二钨硅酸在催化方面有重要用途。某实验小组制备十二钨硅酸晶体,并测定其结晶水含量的方法如下(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省略):Ⅰ.将适量Na2WO4·2H2O、Na2SiO3·9H2O加入三颈烧瓶中,加适量水,加热,溶解。Ⅱ.持续搅拌下加热混合物至近沸,缓慢滴加浓盐酸至pH为2,反应30分钟,冷却。Ⅲ.将反应液转至萃取仪器中,加入乙醚,再分批次加入浓盐酸,萃取。Ⅳ.静置后液体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油状钨硅酸醚合物。Ⅴ.将下层油状物转至蒸发皿中,加少量水,加热至混合液表面有晶膜形成,冷却结晶,抽滤,干燥,得到十二钨硅酸晶体{H4[SiW12O40]·n H2O}。已知:①制备过程中反应体系pH过低会产生钨的水合氧化物沉淀;②乙醚易挥发、易燃,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③乙醚在高浓度盐酸中生成的与[SiW12O40]4-缔合成密度较大的油状钨硅酸醚合物。回答下列问题:(5)步骤Ⅴ中“加热”操作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用明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23年新课标卷,28题节选)实验室由安息香制备二苯乙二酮的反应式如下:相关信息列表如下:物质 性状 熔点/℃ 沸点/℃ 溶解性安息香 白色固体 133 344 难溶于冷水 溶于热水、乙醇、乙酸二苯乙二酮 淡黄色固体 95 347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苯、乙酸冰乙酸 无色液体 17 118 与水、乙醇互溶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为: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 mL冰乙酸、5 mL水及9.0 g FeCl3·6H2O,边搅拌边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②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2.0 g安息香,加热回流45~60 min。③加入50 mL水,煮沸后冷却,有黄色固体析出。④过滤,并用冷水洗涤固体3次,得到粗品。⑤粗品用75%的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淡黄色结晶1.6 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中应加入_______(填“水”或“油”)作为热传导介质。(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水应从_______(填“a”或“b”)口通入。(3)实验步骤②中,安息香必须待沸腾平息后方可加入,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19.(2023年海南高考,17题节选)某小组开展“木耳中铁元素的检测”活动。检测方案的主要步骤有:粉碎、称量、灰化、氧化、稀释、过滤、滴定等。回答问题:(1)实验方案中出现的图标和,前者提示实验中会用到温度较高的设备,后者要求实验者_________(填防护措施)。(2)灰化:干燥样品应装入_________(填标号)中,置高温炉内,控制炉温850℃,在充足空气气氛中灼烧成灰渣。a.不锈钢培养皿 b.玻璃烧杯 c.石英坩埚(3)向灰渣中滴加32%的硝酸,直至没有气泡产生。灰化容器中出现的红棕色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因而本实验应在实验室的__________(填设备名称)中进行。若将漏斗直接置于容量瓶上过滤收集滤液(如图所示),存在安全风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22湖南高考,15题节选)某实验小组以 BaS 溶液为原料制备 BaCl2·2H2O,并用重量法测定产品中BaCl2·2H2O 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2)Ⅱ中 b 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O2,可利用漂白性对其进行检验,再利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A正确;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故B正确;实验室用来制取NH3的原料是正确的,因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故C错误;装置④为分液装置,只要萃取剂选择合适,再利用分液漏斗将有机相与水相分离,故D正确。2.【答案】A【解析】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故A错误;皮肤溅上碱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减少碱对皮肤的伤害,再用2%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故B正确;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故D正确。3.【答案】B【解析】常温下,CH4和C2H4 都是易燃气体,而不是易燃液体。故选B。4.【答案】D【解析】A项,抽动铜丝,当铜丝脱离液面时反应停止,A项正确。B项,利用SO2使品红褪色的性质检验气体产物的存在,B项正确。C项,SO2是有毒的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碱溶液来吸收,防止污染环境,C项正确。D项,反应后的液体中有过量的浓硫酸,向其中加水容易引起酸液飞溅,不合理。故选D。5.【答案】A【解析】A项,向浓硫酸中加水容易引起酸液飞溅,A项不正确。B项,检验Fe2+时,向待测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可排除Fe3+的干扰,再加入适量氯水,此时变红则能说明待测液含有Fe2+,被氯水氧化成Fe3+,B项正确。C项,易燃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C项正确;D项,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杂质HCl,后通过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6.【答案】D【解析】A.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A正确;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B正确;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C正确;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硫粉覆盖水银,D错误。7.【答案】C【解析】A.实验室废液中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A项符合安全要求;B.易燃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B项符合安全要求;C项,往浓硫酸中加水,容易造成酸液飞溅,很危险,C项不符合安全要求;D,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一旦泄漏时,人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D项符合安全要求。8.【答案】B【解析】A.过氧化钠、过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用干沙子扑灭,故A正确;B.该实验要求开始时温度相同,然后改变温度,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是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随着热量的散失,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故B错误;C.蒸馏时,应充分冷凝,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这样可以防止温度过高而混入杂质,故C正确;D.配制溶液时,注意定容时不能使液面超过刻度线,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D正确,答案选B.9.【答案】C【解析】A.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pH试纸漂白,所以不能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选项A错误;B.NaOH能和石英坩埚中的SiO2反应,所以不能在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NaOH固体的实验,用铁坩埚,选项B错误;C.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时,水从下口放出,乙酸乙酯从上口倒出,选项C正确;D.硫酸铜晶体是指CuSO4·5H2O,则10 g硫酸铜晶体中CuSO4的质量为6.4 g,溶于90 g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4%,选项D错误。10.【答案】A【解析】①干冰与钠、镁等金属可以发生反应,钠、镁等金属若用干冰灭火存在安全隐患;②稀硝酸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不能制备二氧化硫,但不存在安全隐患;③制取二氧化碳时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会存在安全隐患;④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会使液体飞溅,有安全隐患:⑤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溴,但没有安全隐患;⑥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不能有明火,也就不能开灯,开灯会引发安全隐患;答案选A。11.【答案】B【解析】A.Na[Al(OH)4]溶液和盐酸可以通过相互滴加的方法来鉴别,但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相互滴加时均会生成碳酸钙沉淀,产生现象相同,故不能用互滴法来鉴别,故A错误:B.制备氨气进行尾气处理时,可将产生的氨气通入含有CCl4和水的烧杯中,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氨气难溶于四氯化碳,不能被四氯化碳吸收,从而防止倒吸,故B正确;C.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应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的KMnO4溶液,故C错误;D.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生成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硫酸的硫化铜沉淀,并不是应用强酸制弱酸原理,无法比较二者酸性强弱,故D错误。12.【答案】B【解析】A.废弃的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容易污染土壤和水源,A正确;B.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强,皮肤沾有苯酚时,立即用酒精擦洗,B不正确;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C正确;D.乙醇易挥发,且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氧化,因此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D正确。13.【答案】A【解析】A.聚乙烯、聚氯乙烯一次性超薄袋易引起“白色污染”,故A错误;B.该标志是可回收标志,故B正确;C.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常用75%的乙醇溶液常用来消毒,故C正确;D.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故D正确。14.【答案】D【解析】①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这样的操作会使溶液变稀,使测量的数据可能不准确,故①错误;②实验结束后不能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腐蚀下水道、污染环境,故②错误;③试管内液体若受热不均匀,液体会冲出试管,为避免因液体冲出伤人,故要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故③正确;④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重新形成晶体,应在干燥器中冷却,将晶体加热至白色、冷却、称重后,还需要重复直至恒重后才能计算,故④错误;⑤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器壁(如试管和烧怀壁)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故⑤正确;综上所述,只有③⑤符合题意。15.【答案】D【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放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现象发生,A项正确;B.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这样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正确;C.误服重金属盐可喝牛奶或鸡蛋清解毒,故C正确;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D错误。16.【答案】A【解析】由于钠极易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同时反应是放热的,所以如果钠块过大,生成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这与温度的急剧变化无关;其余都是有关系的;答案选A。17.【答案】(5)不能;乙醚易挥发,易燃,遇明火极易发生危险【解析】由于乙醚易挥发,易燃,故步骤Ⅴ中“加热”操作不能使用明火。18.【答案】(1)油 (2)球形冷凝管;a (3)防暴沸【解析】(1)该实验需要加热使冰乙酸沸腾,冰乙酸的沸点超过了100℃,应选择油浴加热;(2)根据仪器的结构特征可知,B为球形冷凝管,为了充分冷却,冷却水应从a口进,b口出;(3)步骤②中,若沸腾时加入安息香,会暴沸。19.【答案】(1)佩戴护目镜 (2)c (3)NO2;通风橱;液体无法顺利流下【解析】(1)标识提醒实验者需佩戴护目镜。(2)高温灼烧固体物质需在坩埚中进行。(3)滴加32%的硝酸,灰化容器中出现的红棕色气体主要成分是NO2,由于有毒,需在通风橱中进行;若将漏斗直接置于容量瓶上过滤收集滤液,因气体无法循环导致液体无法顺利滴下。20.【答案】防倒吸【解析】(2)HCl 极易溶于水,b 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知识重构1.危险化学品标志2.几种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酸(或碱)洒在桌上 先用Na2CO3溶液(或稀醋酸)清洗,再用水冲,最后用布擦酸(或碱)溅进眼睛里 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边洗边眨眼睛酒精洒在桌上燃烧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液溴、苯酚沾在皮肤上 立即用酒精清洗误食重金属盐 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金属等着火 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扑灭,要用干沙盖灭水银温度计打破了 立即用硫黄覆盖汞珠3.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安全“六防”(1)防失火:正确使用酒精灯等热源,并远离易燃、易爆物。(2)防爆炸: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如H2、CO 、CH4)之前或用CO、H2 还原Fe2O3、CuO 加热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3)防暴沸:如蒸馏、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在烧瓶底部要加沸石(或碎瓷片)。(4)防污染: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 、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常见尾气处理装置如下:(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易引起倒吸。在加热实验结束时,一般操作为先拆去导管再移去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实验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装防倒吸装置。(6)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流下(使内外压强相等)。二、重温经典1.(2024河北高考,2)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BaSO4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B.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C.贴有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答案】A【解析】BaSO4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钡餐”说明对人体无害,无毒性,A错误;钠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B正确;为易燃类物质的标识,使用该类化学品时应注意防火,以免发生火灾,C正确;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D正确。2.(2024湖南高考,3)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A 被水蒸气轻微烫伤 先用冷水处理,再涂上烫伤药膏B 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 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C 苯酚不慎沾到手上 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D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答案】B【解析】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A正确;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B错误;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C正确;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D正确。3.(2024吉林3)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H2前,先检验其纯度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答案】B【解析】H2为易燃气体,在点燃前需验纯,A正确;金属K为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易燃的H2,不能用湿抹布盖灭,B错误;Hg有毒且易挥发,温度计打碎后应用硫粉覆盖,使Hg转化为难挥发的HgS,C正确;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物质中,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稀释后再用水冲洗,D正确。4.(2019海南高考,1)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下,该试剂是( )A. 氨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答案】D【解析】题图中安全标志为腐蚀品标志和氧化剂标志,硝酸符合,D项正确。5.(2017年全国新课标I,10题)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追问:虚线框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防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答案】B【解析】H2还原WO3制备金属W,装置Q用于制备氢气,因盐酸易挥发,则①、②、③应分别用于除去HCl、H2S、氧气和水,得到干燥的氢气与WO3在加热条件下制备W,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以避免W被重新氧化,以此解答该题。A.气体从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逸出,得到的氢气混有水蒸气,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故A错误;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可点燃气体,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声音越尖锐,氢气的纯度越低,故B正确;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使W处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以避免W被重新氧化,故C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D错误。故选:B。6.(2017年全国新课标I,26题节选)(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防止暴沸。【解析】装置b为水蒸气发生装置,加热时会剧烈沸腾(即暴沸)。加入少量碎瓷片,可防止暴沸现象发生。7. (2020北京朝阳二模)正确应用物质性质并规范操作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金属钠残渣用乙醇进行处理B.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拭C. 大量氯气泄漏时,戴好防毒面具,喷稀碱液进行吸收D. 向电石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观察燃烧现象【答案】B。【解析】A项,Na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且反应缓和,则少量金属钠残渣可用乙醇进行处理,正确;B项, NaOH溶液有强腐蚀性,对皮肤有伤害,应用酒精擦拭,错误;C项,氯气有毒且溶于碱,则氯气泄漏时,应戴好防毒面具,并喷稀碱液进行吸收,正确;D项,电石与水反应速率快,用饱和NaCl溶液代替水可减缓反应速率,生成的乙炔是易燃气体,需要先验纯后点燃,正确。三、模型建构强化“六防”意识,防止事故发生四、名师导学1.考试中以选择题居多,也会在综合实验题中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属容易题。2.重视课本实验,关注实验细节,多思考为什么。3.碰到新型装置,一时拿不准它的作用,可以反向思考:如果没有这个装置,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学案).docx 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练习).docx 第51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