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国家对内蒙古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并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意识:通过分析“草原爱心团队”,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责任意识:通过了解都贵玛帮助“国家的孩子”的故事,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难点 我国的民族关系及其方针 我国的民族关系及其方针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故事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个性化设计
时政评说 学生说评时政
互动学习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三千孤儿入内蒙》,初步了解和感受“民族团结”,介绍英雄母亲代表都贵玛。 启智
议题1:共携手,民族大家庭 【环节一:各民族共相存】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都贵玛是什么民族吗? 学生回答:蒙古族 2、展示地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师提问:看到这副地图,在这副地图中除了可以看到内蒙古的少数民族,还可以看到什么?他们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展示自治区地图及《宪法》关于民族关系的规定 【环节二:各民族共患难】 1.播放视频:“国家楷模”都贵玛 出示问题:1.都贵玛作为蒙古族人作出贡献也可以获得荣誉称号说明什么? 2.为什么像都贵玛这样的蒙古族牧民要接收南方孤儿? 3.展示图片:布茹玛汗·毛勒朵(柯尔克孜族)、南仁东(满族)、高德荣(独龙族) 4.教师小结:在我国,各民族享有同等的权利,不得对任何民族实行任何政治歧视。当然,他们也要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不得有任何特权。 5.学生思考回答问题2 教师讲解:像都贵玛这样的蒙古族牧民接收南方孤儿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用她们宽广的胸怀、无私的民族大爱为生命创造了奇迹,我们应该铭记,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如果各民族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那么就无法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 6.草原爱心团队 展示材料:广东“草原爱心团队”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可能做不到资助失学儿童,那我们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我们可以尽可能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提高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理解;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促进民族交流;在遇到民族歧视和发现民族分裂行为时,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等等,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环节三:各民族共繁荣】 1.牧民生活改善,思原因 教师过渡:都贵玛书写了民族大爱,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她的关怀和爱戴。 展示材料,教师提问:为什么政府要给他们分配草场、楼房?学生思考回答: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教师追问:为什么一定要各民族共同繁荣呢? 知识小结:4.知识小结:1、我国的民族概况? ①构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分布: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 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①国家: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个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议题2:促发展,家和万事兴 1.小组合作 任务:请你加强民族地区的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制定方略。 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具体讲解 知识小结: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社会: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③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教师总结:我们刚刚从都贵玛被评为“人民楷模”可以看到各民族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从她养育“国家的孩子”可以看到各民族心连心共患难,团结起来克服种种困难;从国家给牧民分配草场、房子,可以看到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寄语——从草原母亲收养三千孤儿诠释民族大爱到北京奥运会各民族深情传递国旗共襄盛举、共享荣光,从2023年春晚56个民族登春晚共唱《家园》到今年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民族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历史证明,“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课堂整理
课堂练习 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