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024—2025学年上学期蒙自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C B A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C D C D C A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A B D D C B A B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31.(5分)(1)胎生、哺乳 (2)呼吸(3)鳍 (4)气囊(5)体内是否有脊柱32.(5分)(1)舒张 (2)支点 1关节软骨 3关节腔(3)①肌腱33.(4分)(1)学习 遗传因素 (2)平均转错次数(或转错次数)(3)会34.(4分)(1)内部遗传物质 (2)B、D(3)青霉素是抗生素(1分),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不能治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分)35.(6分)(1)大肠杆菌 肾蕨(2)种子植物 胎生 (3)珙桐(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36.(5分)(1)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吗?(2)对照 (3)B (4)少 能 倡议使用公筷(言之有理即可)2024—2025学年上学期蒙自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在捕捉海蜇时,很容易被海蜇蜇伤,这是因为( )A.海蜇的口能将人咬伤 B.海蜇的伞部有许多刺丝C.海蜇发达的中胶层含有毒素 D.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2.蛔虫虽然生活在人体的小肠中,却不会被消化液消化,原因是( )A. 体表有角质层 B. 体表细胞生长的很快C. 小肠内的消化液的消化能力弱 D. 有较强的运动能力3.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C.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 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4.华枝睾吸虫和蛔虫都具有的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是( )A.身体背腹扁平 B.体表有角质层C.生殖器官发达 D.感觉器官退化5.在以下动物中,属于线形动物的一组是( )A. 蛔虫、钩虫 B. 蚂蚁、虾 C. 海葵、虾 D. 乌贼、河蚌6.“长羡蜗牛尤有舍”,蜗牛身体柔软,表面有壳,诗中提到的“舍”则是它的壳。蜗牛属于(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7.下表中对甲和乙两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比较,错误的是( )选项 甲 乙 共同特征A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有口无肛门B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身体分节C 鱼 两栖动物 身体有脊椎D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用肺呼吸A.A B.B C.C D.D8.下列动物中,都属于鱼的一组是( )①中华鲟 ②鳙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乌贼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9.鱼不停地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 )A.没有变化 B.减少C.增加 D.先增多后减少10.下列有关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蛙前肢发达,趾间有蹼,故前肢既能跳跃也能划水B.青蛙的成体和幼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C.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只用肺进行呼吸D.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11.美丽的桐山溪畔也时时有白鹭飞过,下列不属于白鹭适于飞行的特征的是( )A.身体流线型 B.前肢变成翼C.骨骼轻薄、坚固 D.产卵繁殖后代12.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D.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13.周末,小明和小张相约到海洋馆游玩。有一只鲸鱼迎面游来,小明说:“好大的鱼。”小张说:“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小张说鲸鱼是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鲸鱼( )A.生活在水中 B.心脏有四腔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14.骨性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患者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丧失。结合膝关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患者受损的部位主要是图中的⑤B.图中③⑤标号所示结构都与关节灵活性性有关C.图中①②③④标号所示结构都属于关节的一部分D.正常人适量运动可刺激⑤分泌更多滑液,使膝关节更灵活1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图为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硬纸板(代表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表肌肉)和工字钉(代表关节)制作的模型。用来模拟肌肉牵动骨运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工字钉将①和②相连,模拟运动系统中的一块骨B.若用该模型模拟屈肘运动,则③④都舒张C.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D.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16.下列有关行为和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做引体向上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和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C.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D.小鼠走迷宫尝试错误次数越多,说明其学习能力越强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才有信息交流B.家里养的鹦鹉比宠物狗的学习行为复杂C.马、牛、羊等动物群体中都有最占优势者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18.大棚内放养蜜蜂可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其原理是利用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物质循环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播种19.下列疾病与病因搭配正确的是( )A.猩红热—葡萄球菌 B.丹毒—大肠杆菌C.手癣—真菌 D.小麦叶锈病—链球菌20.淡豆豉作为一味中药,它是以黑豆成熟的种子为主要原料,辅以青蒿、桑叶发酵而成,其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蒿、桑叶和黑豆等为微生物发酵提供营养B.高温煎煮上述原料可以灭除杂菌C.湿润药渣和盖透气盖分别为发酵提供适宜的水分和空气D.发酵菌种的生长繁殖是在100℃蒸煮前完成的21.自东汉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立夏后制醋的习惯,这说明利用醋酸菌酿造醋需要(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光照22.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乳酸菌——腌制腊肉 B.大肠杆菌——生产沼气C.酵母菌——酿米酒 D.醋酸杆菌——制作酸奶2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中的微生物B.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C.甲乙会同时腐败D.该实验的变量是玻璃管的形状24.“死亡帽”又称“毒鹅膏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人一旦误食易引起中毒身亡。下列有关“死亡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死亡帽”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死亡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死亡帽”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D.“死亡帽”属于单细胞真菌25.牛的胃中有一种叫白色瘤胃球菌的细菌,在帮助牛分解青草中纤维素的同时,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牛为寄生关系 B.有成形的细胞核C.营养方式为自养 D.以分裂方式繁殖2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慢慢消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有关( )A.生产者 B.消费者 C.病毒 D.分解者2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可以制作成疫苗预防所有疾病 B.病毒可以在含有其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繁殖C.利用病毒侵染活细胞的特性,病毒可作为转基因过程中携带某些基因的运输工具 D.使人患上口蹄病的科萨奇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28.现有一种被子植物需要鉴定,你认为应以哪些器官的特点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茎、叶、花 D.茎、叶、种子29.下列关于“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30.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关爱生物是指关爱珍稀濒危生物B.关爱生物就意味着关爱我们人类自己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政府和生物学家的事D.当发展经济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发生冲突时,应以发展经济为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31.(5分)动物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如图是几种常见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A最重要的特征是 ,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2)动物C的皮肤除具保护作用外还能辅助 。(3)动物D在水中通过尾部与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4)动物E特有 辅助肺呼吸。(5)如果将动物B与A、C、D、E区分开,则分类的依据为 。32.(5分)下图为关节及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右上肢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 。(填“收缩”或“舒张”)(2)关节很灵活,在运动中起着 作用,在乙图所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中,由于[2]、[5]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 ,[ ] 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3)骨骼肌靠丙图中的[ ] 连接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33.(4分)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 行为,该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2)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 逐渐减少。(3)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行为 (填“会”或“不会”)随之消退。34.(4分)学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知识后,某生物小组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微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对人类有益的方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噬菌体,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2)以上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填字母)。(3)图C所示的生物能产生青霉素来治疗疾病,但是无法治疗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原因是 。(此空2分)35.(6分)如图的甲图是金丝猴、朱鹮、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六种生物分类表图解,乙图是鸟类呼吸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根据生物的特征写出甲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生物是 ,②所代表的生物是 。 (2)请完善甲图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A ;B 。 (3)上述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4)金丝猴的数量逐年减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级保护动物之一,保护金丝猴的根本措施 。36.(6分)“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 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 经过48小时的培育。 再分别测试餐前、 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c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菜名 结果/(cfu/g)餐前 餐后公筷 非公筷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盐水虾 150 160 220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炒芦笋 30 30 530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香辣牛蛙 60 150 560请针对以上探究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进行 实验。(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原因是 。A.黄瓜容易滋生细菌 B.未经过高温杀菌(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 (填“多”或“少”),证明使用公筷 (填“能”或“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生物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