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 B2. C3. A4. A5. D6. D7. A8. C9. B10. D11. B12. D13. C14. A15. B16. A二、主观题(共 52 分)17.(1)材料一描绘的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材料二描绘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8.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其工作成果必将写在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19.(1)主要矛盾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变化: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历史意义: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开辟了广阔道路。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20.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改革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④只有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一政治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后,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看作是“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其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这表明()①奴隶社会的奴隶地位低下,毫无人身自由②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会遭到奴隶反抗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级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一种倒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敦煌文书《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浓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已支配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丈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1921到1929年,美国的失业者数量平均每年都在220万人以上;1929年10月24日,美国一天之内有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可见()①经济危机会导致工人失业和社会生活的混乱②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扩大③社会生产的绝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④贫富差距的加大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③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④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是阶级社会的消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其中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被称为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到1848年,英国工人发起了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发动的以提高工资为目标的起义,史称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说明()①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②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率先开展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日益尖锐并不可调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据此可知,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在于()①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批判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④为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指明了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共产党宣言》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一—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照亮了中国革命先驱者在漫没长夜里摸索前行的道路。在陈独秀等人出版(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同一个月,他们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大地上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如果要你为这段材料拟定一个标题,下列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共产党宜言》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B.《共产党宣言》需要不断地丰富与发展C.《共产党宣言》始终是推进社会革命的火车头D.《共产党宣言》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8.例题: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