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一)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陕西省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一)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政治仿真模拟卷(一)
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是通过多样性反映出来的,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受诸多因素影响,各民族历史发展
进程有其特殊性”,②与题意不符。根据材料中“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衰亡时,代替它的新的社会形态也不是任意的”等信息可知,人
类历史发展进程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支配的,③符合题意。材料表明要认清历史发展总趋势,自觉地走历史必由之路,④符合题
意。故本题选D。
2.C【解析】我国走好自己的路需要坚持开放包容,要虚心借鉴汲取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①排除。“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调的是坚持文化自信,而不是道路自信,③排除。材料中“走自己的路”和“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
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的都是自信自立、独立自主,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D【解析】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民,“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这一说法错误,排除①。材料未涉及产业融合发展,②不符合题
意。集中流转土地1亩发展吊瓜种植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合作社+基地+扶贫户”的脱贫致富路,确保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
收。这表明该村的脱贫得益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了农民的财产权益;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B【解析】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是坚持在初次分配中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的体现,①正确。加快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
并不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措施,②排除。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老有所养,只是保障基本权利,材料指向是发展社会化
养老体系,③不符合题意。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是守牢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体现,④正确。
故本题选B。
5.C【解析】在发言话题上做“减法”,并不意味着减少专题调研数量,①排除。聚焦“教育”和“医疗”两大领域出谋划策;在发
言角度上做“加法”,体现了该市政协优化协商议政方式,充分释放参政议政热情,②符合题意。简短发言的背后是委员们扎实深入
的调研,是多方研讨商量的提炼,体现了该市政协践行协商为民理念,展现人民政协担当作为,③符合题意。政协自身没有决策权,④
错误。故本题选C。
6.A【解析】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这表明,科学完备的中华
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需要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规律,A符合题意。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筑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B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
民族关系奠定坚实基础,C错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D错误。
故本题选A
7.A【解析】材料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这表明行政复
议有利于促进政府公正执法,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①②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的行政复议主体是政府,而③选项中司
法公正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③不符合题意。解决纠纷的最后途经是诉讼,而不是行政复议,④错误。故本题选A。
8.B【解析】价值观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起
阻碍作用,②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
值要投身社会实践,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9.A【解析】“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三国;苏东坡轻摇纸扇漫步苏堤,千古文章流笔端;《红楼梦》中俏晴雯娇
蛮撕扇子,撕出一个家族的起落;《桃花扇》里李香君血溅诗扇,描画一段皇朝的兴衰”,这表明扇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和呈现形式,①符合题意。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在纳凉方面的作用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价值却
历久而弥新,这说明扇子价值的变化存在于人与扇子关系的变化之中,②符合题意。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0.D【解析】材料未强调中华民族的崛起,①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统一性,并非经由“两个结合”得以确立,③错误。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表明“两个结合”开辟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②
政治答案第1页(共3页)2025 届高三政治仿真模拟卷(一)
政 治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社会形态的发展变革来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衰亡时,代替它的新的社会形态也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历史地决定的。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通过统一性反映出来
②受诸多因素影响,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有其特殊性
③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支配的
④要认清历史发展总趋势,自觉地走历史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可见,我国走好自己的路需要坚持
①开放包容,照搬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②守正创新,自信自立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③道路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独立自主,中国的事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安徽凤阳县某村依托资源优势,集中流转土地71亩发展吊瓜种植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合作社+基地+扶贫户”的脱贫致富路,确保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该村的脱贫得益于
①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拓宽了其收入的来源
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了农民的财产权益
④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市推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推进“劳有所得”,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病有良医”,加快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推进“老有康养”,发展社会化养老体系;推进“弱有众扶”,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以下对这些措施解读正确的是
①推进“劳有所得”,坚持在初次分配中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②推进“病有良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筑“安全网”
③推进“老有康养”,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老有所养
④推进“弱有众扶”,守牢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市政协召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一改以往做法,在发言话题上做“减法”,聚焦“教育”和“医疗”两大领域出谋划策;在发言角度上做“加法”,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着力推动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简短发言的背后是委员们扎实深入的调研,是翔实多样数据的支撑,是多方研讨商量的提炼。可见,该市政协
①减少专题调研数量,提高政协委员履职效能
②优化协商议政方式,充分释放参政议政热情
③践行协商为民理念,展现人民政协担当作为
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更好彰显政协制度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而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这表明,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A.需要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规律
B.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
C.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D.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7.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法律制度。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适用本法。下列对行政复议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①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公正执法
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增进法治意识
③解决民告官的不利情境,促进司法公正
④化解社会冲突,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圆规为什么会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这段话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投身社会实践
②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历史的书页间,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三国;苏东坡轻摇纸扇漫步苏堤,千古文章流笔端;《红楼梦》中俏晴雯娇蛮撕扇子,撕出一个家族的起落;《桃花扇》里李香君血溅诗扇,描画一段皇朝的兴衰 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在纳凉方面的作用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价值却历久而弥新。扇子的功能变化表明
①扇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呈现形式
②扇子价值的变化存在于人与扇子关系的变化之中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扇子文化的不断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来,整理千年卷帙,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解读诸子百家,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启示;活化非遗资源,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由此可见
①中华民族的崛起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
②“两个结合”开辟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中华文化的统一性经由“两个结合”得以确立
④当代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是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年3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决议促请国际社会通过包容性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确保加强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信任,以此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及人权的一项价值观。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联合国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②联合国大会对维护国际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③该决议的内容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表明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王某经常将捡回来的废品存放于屋内,导致楼道空气难闻,严重影响邻居生活。同楼其他居民多次要求他清理,王某却不以为然。无奈之下,楼内居民将王某诉至法院。法官经过几轮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同意在期限内将屋内废品清空。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了调解书。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邻关系就是对不动产用益物权的限制或延伸
②本案中,王某应当承担排除妨碍等侵权责任
③该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有同等法律效力
④本案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纠纷,有效降低了司法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徙木立信”是中华法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从现代法律的合同角度看
①徙木者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属于承诺
②能将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者给五十镒黄金属于要约邀请
③赏给徙木者五十镒黄金的时候合同成立
④赏给徙木者五十镒黄金的行为遵循了全面履行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绿色制造产品是指在满足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要求的前提下,系统考虑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制造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判断为真的是
①有的绿色制造产品不是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
②所有绿色制造产品都是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
③有的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产品是绿色制造产品
④所有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产品都是绿色制造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通过研究西方大国的发展历程,西方学者得出“国强必霸”的历史经验。因此他们认定,中国综合国力强大后,也必然会走上争夺霸权之路。西方学者从西方所有国家“国强必霸”推出中国“国强必霸”
①推理结构合理,但由不完全归纳得出必然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②将中国与西方国家发展道路进行类比,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③推理结构不合理,违背“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④把西方国家的发展逻辑与中国的发展道路相联结,运用了联想思维中的“畅想”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赛道,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兴起。“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年来,从空中的士、外卖配送、观光旅游等消费场景,到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生产场景,我国低空经济加快融入各行各业,低空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有超过5.7万家企业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农业生产方面,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运输新鲜松茸,原本人工背下山需要一到两小时,无人机只需要15分钟到半个小时。一些偏远地区,已经用支线无人机代替人工设立站点的运营方式从事各项工作。
材料二 随着低空经济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各地政策协同联动,低空经济进入快速成长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用航空器整机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等安全风险;由于缺乏由中方主导的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平台,中国无人机标准的制定在国际上仍处于劣势;无人机的网络安全防护不足,可能导致黑客通过无线网络接管无人机,进行恶意操作,如劫持人质、进行恐怖袭击等;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低空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面临着国外的各种贸易制裁。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发展低空经济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助力低空经济在对外开放中形成竞争新优势。(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纲要》总结运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对领导班子作风和纪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日常管理监督,将“一把手”作为开展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专项督查等的重点,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监督,着力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严格家教家风,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一老人72岁,其老伴去世几年了,有一双儿女,儿女大学毕业后都在外地工作,该老人的日常生活都由他的侄女照顾。后来儿女先后调回老家工作,各自成家单过,但很少回家看老人。
多年来,老人的侄女对老人关怀备至,老人生病住院时都是侄女一家人忙里忙外,送衣送饭,有时还给老人垫钱,没有一丝怨言,还经常劝慰老人。老人认为侄女对他尽到了做儿女的孝心,便立下遗嘱,大意是他百年之后,现住楼房一套和他所有的财产都赠与他的侄女。
老人的儿女知道此事后质问老人:“我们是你的亲生儿子、女儿,你为什么把财产都给你侄女 她又不是你亲生的。”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老人有权把他所有的财产赠与他的侄女吗 (1分)为什么 (3分)
(2)本案中,老人的侄女为什么能获得老人的财产 (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周时期,这里水草丰美、沃野千里,植被覆盖高达53%。后来由于持续大规模移民垦耕,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不断下降,到了清末,全国战乱四起,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向黄土高原腹地山林开荒生活,于是新中国成立时,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沦落到了触目惊心的6.1%。植被破坏带来水土流失,截至1957年,黄土高原黄土流失所造成的黄河泥沙量为16亿吨/年,耕地表土流失8吨/年,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为兼顾黄河治理与农业发展,当地采用在坡面修建梯田的方式来控制耕地土地流失,不仅未能有效控制黄河泥沙量,反而造成次生水土流失。70年代,学术界提出在沟道修建淤地坝拦截泥沙,并利用淤泥造田。然而一场陕北特大洪水将27万亩耕田毁于一旦。20世纪末,当地政府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将黄土高原细分为不同的小流域,在不同流域开展植树造林、梯田农业生产、淤地坝泥沙拦截,形成综合防治体系,成功使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至65%,黄河泥沙减少至年均2亿吨以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绿色在这里铺展。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经验。(8分)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分析与综合的相关知识,说明新中国黄土高原治理模式的探索过程。(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