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共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共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大题练(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2024·河北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永卿,江苏扬州人。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历官永城主簿、江都丞、浙川令、夏县令。历任右正言、左谏议大夫、枢密都承旨,以直谏闻名的刘安世(1048—1125,号元城)谪亳州时,马永卿为永城主簿,因往求教,追录安世语为《元城语录》。
以下史料摘自马永卿的《元城语录》:
(宋)太祖皇帝(927—976)尝令后苑造一熏笼,数日不至。帝责怒。左右对以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制造,乃进御。以经历诸处故也。帝怒,问宰相赵普曰: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以熏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
普曰: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
太祖大喜曰:此条贯极妙。
(1)运用相关知识,简析史料中宋太祖态度的转变。
(2)你认为上述史料记载内容的真实度如何?请说明理由。
2.(2023·山东济宁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叠床架屋”
宋代本身的统治体制,在中国列朝之内缺乏先例,乃是“叠床架屋”、缺乏有机结构的官僚系统。宋代的文官,凭着“差遣”担任指定的工作,大多数官职都是由带着其他官职的人员出任,而那些官员的本来职务,却是由另外一些被“差遣”的官员处理。此外,大多数职位不仅只有一位官员担任职务,同时会有别的官员以“同知”“通判”这一类的名称,与本来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在各路以及路下的州县,都有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单位派驻,还有分别管理财政、司法、教育、军事的各种官员。但是,这几个单位之间,并没有一些协调的地方主管。
——据许倬云《说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叠床架屋”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2024·广东韶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叶开始,(租庸调制)自然崩坏,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他们可以用钱代实物去纳地租,不再受到土地束缚,从而开始摆脱奴隶佃农地位。到了宋代,经过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
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世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社会等齐性意味着社会特权阶级大大缩小了,社会身份趋于等齐,社会等齐性为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导致契约的普遍化,并使人们摆脱了身份的束缚,可以自由迁徙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这些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摘编自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
与齐民社会的兴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该表现的原因。
4.(2024·河北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吉思汗时已在境内开设驿站,窝阔台时正式建立驿站制度。忽必烈定都大都后,驿站制度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据《经世大典》记载,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 500多处。驿路东通奴儿干之地,北通吉利吉思部落,西南通西藏。驿站有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站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辽东黑龙江下游则置狗站,用狗拉雪橇行于冰雪之上。1289年设立杭州到泉州的海站。……元政府特设站户,有一定的免税特权,用以维持驿站运行。驿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一部分由政府补贴,大部分由站户负担。专用以传递紧急文书的邮驿叫急递铺,用以传递军政机要文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等主编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驿传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元朝为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所采取的其他举措,并说明理由。
5.(2024·山东济南模拟)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王国平《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大题练(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1)材料中宋太祖最初怒,因为皇权受到限制,行政效率低。经赵普解释后,认识到权力分散、逐级审批,可以避免特权滥用,有助于政治清明,因此转怒为喜。
透过其态度转变,可以看出宋太祖注重中央官制对维护其统治的功能,从长远看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答案一 相对真实。
理由:撰写人及叙述人皆为宋代官员,且叙述者以直谏闻名;上述史料反映出,宋朝中央权力机关分工明显,行政审批程序烦琐,皇权及官吏职权受到一定限制。史料叙述内容与宋初政治特点,以及宋太祖作为皇帝的身份相吻合。
答案二 真实度需要进一步考证。
理由:两位皆为宋代官员,难免带有一定立场;上述史料来源为刘安世口头叙述,刘安世并未亲历谈话现场;史料实证过程中,孤证不立,需进一步寻求史料加以佐证。
2.解释内容应包括:
①“叠床架屋”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如宋代建立在分裂割据的基础之上等;
②“叠床架屋”的目的,如加强中央对地方行政控制,巩固统一等;
③“叠床架屋”现象的表现,如地方行政机构复杂,一官多职,官僚机构臃肿等;
④“叠床架屋”现象的影响,如反映了宋代制度构建的灵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开支,降低了行政效率等。
3.(1)原因:安史之乱,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意义:人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后世改革提供借鉴。
(2)表现: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
原因:士族的瓦解、租佃制的发展及科举制的发展。
4.(1)特点:政府主导修筑;网络覆盖面广;数量众多,规模庞大;驿站形式多样;交通工具类型多样;服务范畴细化。
深层次问题:构建与“大一统”相适应的中央集权体制。
(2)示例 举措:设立行省制度。
理由: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示例一 哲学思想
史实与特质:
理学诞生,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史实);彰显思辨之美(或哲理之美)。(特质)
理解与阐释:
从形成原因看,魏晋以来儒学日益僵化,佛教、道教广泛传播;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等。
从历史影响看,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儒学走向成熟;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对强化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德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影响深远。
从当代价值看,透过宋代理学的哲学思辨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示例二 日常生活
史实与特质:
坊市界限被打破(或街市、夜市出现,宋瓷)(史实);市井风情浓厚,注重生活品质(或器物之美)。(特质)
理解与阐释:
从形成原因看,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政府对社会控制的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壮大。
从历史影响看,宋代市井文化的发达,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提升了宋人的生活质量。
从当代价值看,透过宋代日常生活的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小题练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材改编题】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3“史料阅读”改编】北宋名臣范祖禹指出:“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说明宋初政制(  )
A.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 B.强化了各级机构权力
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D.引发了严重财政危机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3“史料阅读”改编】时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此观点认为宋初(  )
A.地方官员之间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B.有效地防范了内部动乱,强化了中央集权
C.铲除了封建割据的根源,维护了社会稳定
D.地方行政体系严密,地方官权力基本丧失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4“历史纵横”改编】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并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衣食天子”“不耕而食” ;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7“问题探究”改编】宋代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作者意在强调(  )
A.唐朝地方制度的严重失误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
C.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
D.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
【经典模拟题】
5.(2024·广东佛山调研)据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省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6.(2023·湖北天门适应性考试)北宋“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然后上下之叙正,而纪纲立矣”。这一行政管理模式(  )
A.呈现权力相互牵制的特色
B.抬高了文官与士人的地位
C.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D.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稳定
7.(2024·四川成都模拟)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  )
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
B.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
C.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
D.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
8.(2023·福建莆田四模)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  )
A.地方事权分化 B.行政效率低下
C.武将地位弱化 D.边境防守空虚
9.(2023·福建百校大联考)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国主元昊正式称帝,宋廷“诏削夺官爵、互市”。元昊虽屡战屡胜,但困于财力,于庆历四年(1044年)上誓表臣服,宋廷随即复其官爵,“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据此可知,当时(  )
A.榷场贸易推动统一进程
B.边疆与中原经济联系密切
C.经济重心发生重大转移
D.西夏制度基本上模仿北宋
10.(2024·广东广州模拟)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  )
A.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强化权力的制衡
C.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重视前朝的经验
11.(2024·山东菏泽模拟)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是(  )
借贷方式 实际支给 还贷数 实际价值
现钱例 1 000文
1 200文(借钱还钱) 1 200文
120斗(借钱还粮) 2 400 文
A.加强人身控制 B.放松经济控制
C.税收的公平化 D.实物的货币化
12.(2023·安徽皖优联盟联考)北宋前期的徭役,一开始是实行差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富户;后来实行募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客户、无产下户和乡村富户。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C.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
13.(2024·湖南长沙模拟)靖康之变以后,大臣宗泽任东京留守,招募遭到战乱冲击而破产的农民组成“义军”,破解了开封之围。此后一年间,宗泽多次上书宋高宗,请其还都开封,并愿将“百万义军”交付高宗,但高宗屡次以无力供养“义军”为由拒绝宗泽。这反映出宋高宗主要在担忧(  )
A.“义军”的战斗力存在虚夸的成分
B.徽、钦二帝归来争夺皇位
C.宗泽手握重兵威胁皇位
D.宋朝兵制的弊病难以解决
14.(2024·广东韶关模拟)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基于(  )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农耕经济的式微
C.海外贸易的兴起 D.民族政权的对峙
【情境创新题】
15.【学习情境】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表中曲宴人员变化能够反映出(  )
时期 宋太祖朝 宋真宗朝
曲宴 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 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帝王将相的关系亲疏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6.【学术情境】宋朝十分重视“祖宗之法”,崇文抑武、严防外戚及宦官专权。但《宋史》有传的60位外戚中,有25人曾任禁军统兵官,甚至还有多人官至宰相。有传的43位宦官中,担任过军职的有39人,带兵打仗的有18人。由此,史学研究(  )
A.要秉持史料与实物相印证的原则
B.要重视历史发展的整体与细节
C.应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念
D.应根据需要对史料进行取舍
17.【学习情境】宋代文书除手抄外,也推广“摹印颁行”“镂版宣布”。朝廷文书经递铺、邮驿机构下达到州郡,其间各个流通环节均需备案在册。地方收文后要登记编号、归档保存。这些做法(  )
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
B.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
C.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节制
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
18.【生活情境】有学者指出,募役法“因其固有之义务而修明之,易征徭之性质为赋税之性质,视前非有所增也……而其征收之也,以财产之高下列为等第,富者所征较重,贫者所征愈微,其尤贫者,则尽豁免之,此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该学者认为,募役法(  )
A.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B.致使宋代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D.打击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垄断
小题练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A
2.B [据材料“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可知反映的是宋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据材料“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可知宋初有效地防范了内部动乱,强化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封建割据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宋代并未铲除,排除C项;“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可知地方官并未丧失权力,排除D项。]
3.D [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故选D项;禁军拱卫京师,不能提升边境防御能力,排除A项;材料强调“冗兵”加剧财政负担,与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无关,排除B项;募兵制并不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排除C项。]
4.D [由“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可得,作者认为宋代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弊端,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际上又产生了新的弊端,故选D项。]
5.C [据材料可知,宋代在政务决策过程中,财政、军事和监察权相互分割、制约,体现了分化事权的特点,故选C项;中书门下在宋代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项;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主要是限制武将,但是并不剥夺武将的参政权力,排除B项;因循守旧主要强调国家政策缺乏活力和改革的决心,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
6.D [据材料可知,转运使的设置使得转运使听命于中央,州听命于转运使,县听命于州,这种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层层听命于中央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并无互相牵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无法得知文官与士人的地位是提升还是降低,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否会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无法判断,排除C项。]
7.A [据材料可知,体现了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这反映了宋朝吸取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而采取的政策,故选A项;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是将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事权按照职责进行分割,以达到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目的,因此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是宋代崇文抑武方针推行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宋代重视文人对治国的影响力,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8.A [据材料“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及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各州设置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分割知州权力,造成地方事权分化,故选A项;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有推诿扯皮、相互掣肘、手续烦琐、拖拉延误等表现,通判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但“行政效率低下”夸大了通判对知州的制衡作用,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知州和通判均为文官,知州与通判的关系不能体现武将的地位,排除C项;宋朝在各州设置通判,并非只在边境地区设置,且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导致其重视边境地区防守,排除D项。]
9.B [据材料“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可知,宋夏之间开设榷场进行经济贸易往来,这说明边疆与中原经济联系密切,故选B项;宋夏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榷场贸易推动统一进程”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经济重心转移是指由北方逐渐向南方转移,而西夏位于西北,排除C项;材料中讲的是西夏与北宋进行经济联系,属于经济方面,并不是西夏在制度上模仿北宋,排除D项。]
10.C [据材料可知,司马光借助讲解《资治通鉴》的契机,向神宗皇帝表达固守传统、安于现状的立场,说明在当时朝廷内部围绕着改革方略的问题并未达成一致,故选C项;“萧规曹随”强调的是黄老之学,反映的是道家学说,排除A项;材料“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说明宋神宗并非利用司马光制衡王安石,排除B项;司马光向宋神宗解释前朝的经验只是想借此表达个人的立场和态度,这只是司马光表达观点的方式和手段,排除D项。]
11.D [据材料可知,借贷方式为“现钱例”,在“实际支给1 000文”的情况下,如还钱则需要“1 200文”,而还粮则需要120斗(实际价值2 400文),这说明青苗钱不管是借贷还是还贷,更倾向于货币,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状况,没有体现政府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排除A项;青苗法是政府通过对百姓放贷去缓和百姓的困难,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但不能由此说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放松,排除B项;青苗法的还贷本息不属于税收,另外还粮120斗的实际价值为2 400文,其明显不公平,排除C项。]
12.A [据所学可知,差役法到募役法的转变,使得原来必须亲自服徭役的百姓可以选择交钱代替服徭役,促使农民积极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进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故选A项;募役法的实行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排除B项;募役法是属于徭役制度,不能改变农民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差役法到募役法的变化本身就属于赋税制度的改革,而非促进赋税制度的改革,排除D项。]
13.D [宋朝的兵制是募兵制,依靠民族情感可以取得战争的一时胜利,但长久之计是必须解决“百万义军”的生计,以当时的状况而言,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募兵体制,且宋高宗返回开封可能会使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故选D项;“义军”战斗力的高低只是当时兵制的表层反映,排除A项;徽、钦二帝早已被金兵掳走,“义军”用于守城而非进攻金兵,回开封离金兵更近,宋高宗更怕自己也被金兵掳走,排除B项;宋代崇文抑武,武将备受制约,排除C项。]
14.D [据材料“(草原)”“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由于与北方民族政权对峙,特殊的国情,促使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对外贸易,故选D项;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材料强调两宋立国态势变化,排除A项;宋代农耕经济继续发展,早在汉代海外贸易已经兴起,均不符合材料限定时间,排除B、C两项。]
15.A [宋初太祖时期,皇帝宴请的对象主要是武将,真宗时期,宴请的对象则变成了宰相、近臣等文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实行了崇文抑武的方针,体现了宋初的政治改革的方向,故选A项;曲宴和科举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帝王将相关系亲疏是表面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家政策的调整,排除C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16.B [据材料“宋朝十分重视‘祖宗之法’,崇文抑武、严防外戚及宦官专权”可知这是宋朝的基本特征,是整体状况,据材料“但《宋史》有传的60位外戚中,有25人曾任禁军统兵官,甚至还有多人官至宰相。有传的43位宦官中,担任过军职的有39人,带兵打仗的有18人”可知有与基本特征不同的一些细节,所以要重视历史发展的整体与细节,故选B项。]
17.C [据材料可知,中央下达地方的文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便于地方执行中央的命令,故选C项;据材料“手抄”“‘摹印颁行’‘镂版宣布’”可知,文书成文的方式有手抄、摹印、雕版印刷三种方式,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文书制度是中国古代关于文书的发布、执行和管理的专项制度,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是宋代的特点,文书制度并不是宋朝特有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D项。]
18.C [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募役法与现在各国征收的所得税类似,且对不同人征收数量不同,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故选C项;募役法实行于北宋时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材料未体现其对政府财政的作用,排除A项;宋代商业繁荣,富者多收,贫者少收或不收,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其与学者强调的“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不符,排除B项;对富者征收重税并不能直接阻止其垄断市场,这两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小题练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材改编题】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8“学思之窗”改编】《辽史·百官志》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中原),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番不治汉,汉不治番,番汉不同治”“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种二元化的行政体系(  )
A.促进了文化心理的认同 B.加速了契丹封建化进程
C.适应了民族发展的差异 D.维系了政权的长治久安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9“教材知识”改编】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逐渐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有利于(  )
A.民族交融加强 B.经济重心北移
C.专制皇权发展 D.南北方同质化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62“历史纵横”改编】《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
A.对辽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B.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C.行省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
D.因地制宜管理各地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63“学习拓展”改编】《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这说明,元朝设立驿站旨在(  )
A.显示元帝国的强盛 B.推动东西方文化融合
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
【经典模拟题】
5.(2023·河北“百万联考”测试)下图所示为辽朝的国家体制示意图。由此可知,辽朝的国家体制(  )
A.促进了蕃汉一体化治理
B.不利于强化君主政治权威
C.体现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D.源于农牧复合的经济形态
6.(2024·河北唐山模拟)据载:元昊(后建立西夏)早蓄奸险,务收豪杰,故不第举子数人自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倚为谋主。后来,宋朝在西北地区的进士录取比例调整为“十人取一人,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据此可知,当时的边疆形势推动了宋朝(  )
A.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B.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
C.干弱枝强局面的形成 D.崇文抑武政策的制定
7.(2024·重庆模拟)金灭辽后,按照女真人的军事组织,建立契丹猛安谋克。大定三年(1163年),契丹人起义失败,金廷“罢契丹猛安谋克”,其原来的户口“皆隶女直猛安谋克,遣兀不喝(人名)于猛安谋克人户少处分置”。这一调整在客观上有助于(  )
A.人口的增长 B.民族的交融
C.版图的扩大 D.经济的发展
8.(2024·北京海淀区模拟)金海陵王完颜亮扩建燕京城,并在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定名“中都大兴府”。他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等,并“夷其址而耕种之”,将居于上京的宗室、贵族及其猛安谋克迁入内地,太祖、太宗的陵寝也一并迁至中都郊外。这一举措(  )
A.使统治中心转到中原地区
B.推动了女真各部走向统一
C.破坏了黄河流域文化发展
D.增强了金朝军队的战斗力
9.(2023·湖北七市调研)以下表格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述,共同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皆分命番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史·百官志》
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金史·选举志》
A.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领先
C.少数民族照搬宋代制度 D.宋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0.(2024·福建厦门调研)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大元、年号中统,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表明元朝(  )
A.开创了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
B.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
C.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11.(2024·山东菏泽调研)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据此可知,元朝(  )
A.地方行政层级趋于简化
B.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
C.行省权力的独立性增强
D.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
12.(2024·重庆市巴蜀中学调研)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思藏,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驿道制度(  )
A.加强了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
B.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推动了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
D.推动了专制主义的高度集中
13.(2024·山东聊城调研)中国古代某一王朝因实行“汉法”而进入中原王朝序列,并把中国古代疆域的直辖范围由以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东部亚洲——河西走廊——安西四镇——西域的“棒槌形”扩展为“母鸡形”,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该王朝(  )
A.设西域都护府开始管辖西域
B.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割据局面
C.使得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定型
D.设宣政院统辖吐蕃与佛教事务
14.(2024·河南开封模拟)元朝时期,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上的必备之物。中原婚配中出现“频求更嫁,不以为耻”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B.中原生活习俗受到统治者推崇
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
【情境创新题】
15.【生活情境】《熙宗孝成皇帝四》记载:迁居中原的普通女真百姓以改汉姓易汉服为时尚,致使朝廷多次下诏“敕女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一诏令从侧面反映出(  )
A.金政权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
B.政府反对学习中原文化
C.内地文化对金朝的异质作用
D.女真文化优于汉族文化
16.【学习情境】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都需过问。据此可知,元朝宣政院(  )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B.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成为类似于行省的地方机构
D.使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的一体化
17.【学习情境】元设行省,甘肃、陕西、岭北、辽阳、江淮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也多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这种安排(  )
A.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C.旨在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
D.不利于行省职能的发挥
18.【学术情境】下表是在辽宋夏金时期有关“中国观”的观点。据此归纳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
观点一 辽金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扩大到辽金统治之下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使“中国”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长城以南
观点二 辽金王朝以“中国”自居则使“中国之民”不再仅代指汉族,也包括在辽金两朝生活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观点三 “中国”一词不再是区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标记,而是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共有的政治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
A.国家统一 民族共生 B.多元一体 国家认同
C.实现汉化 民族交融 D.共处华夏 友好和平
小题练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1.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辽设置了南北面官制,对少数民族和汉族采取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这体现了国家政策适应民族发展差异的特征,故选C项;材料强调辽设置了南北面官制,采取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适应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文化心理的不同,而不是强调各民族间文化心理的认同,排除A项;材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说明辽朝虽以汉制待汉人,但仍以国制治契丹,不利于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不能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排除B项;1125年,辽被金所灭,并未实现政权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
2.A [据材料“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逐渐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并结合所学可知,辽、金朝及以后长城不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政治中心北移利于民族交融加强,故选A项;“经济重心北移”不合史实,北宋灭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排除B项;“专制皇权发展”不合逻辑,与政治中心北移构不成逻辑关联,排除C项;“南北方同质化”不合史实,应为“南北方的交融”,排除D项。]
3.A [据材料可知,元代虽然疆域广阔,但历代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地区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了元朝版图,说明元朝对边远地区实行了有效的统治,故选A项;元代实行“四等人制”,并非民族平等政策,排除B项;元朝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题干着重强调的是边远地区,排除C项;“今皆赋役之”说明边疆与内地统一化管理,排除D项。]
4.C [据材料可知,驿站制度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便于元朝强化其庞大帝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设立驿站的目的是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显示帝国的强盛,排除A项;推动东西方文化融合是设立驿站的客观影响,排除B项;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也是设立驿站的客观影响,排除D项。]
5.D [据材料可知,辽朝国家体制中部族制和郡县制等并存,这受到了境内同时存在农耕经济和畜牧业经济两种经济形态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可以体现蕃汉分治,但不属于一体化治理,排除A项;不管是部族制,还是郡县制,最终都集权于君主,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崇文抑武,排除C项。]
6.B [据材料可知,宋朝一部分科举落第的举人投奔西夏立国者李元昊,受到重用并强化了西夏实力,这推动宋朝增加了西北地区的科举录取进士的人数,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宋朝南北经济文化的问题,排除A项;宋朝是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不是干弱枝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宋朝崇文抑武的政策,且与宋朝边疆形势无关,排除D项。]
7.B [据材料可知,金朝将契丹户口分散到女真人领导的猛安谋克组织中,有利于契丹人与女真人的交融,故选B项;材料强调女真人与契丹人交融,而人口增长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有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契丹人被分散到女真人的军事组织中,得不出版图的扩大,排除C项;猛安谋克属于军事组织,排除D项。]
8.A [据材料可知,金朝将都城迁至燕京,并将原来的都城损毁,将金朝贵族和太祖、太宗的陵墓都迁至内地,这一举措使金朝的政治中心和统治中心转移到中原地区,故选A项;女真各部走向统一是金朝建立之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金将都城迁至黄河流域,并没有破坏中原地区的文化,这种做法便利了少数民族吸收中原地区的文化,排除C项;迁都与金朝军队的战斗力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9.D [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西夏、辽以及金等少数民族,学习模仿中原政治制度,创设本民族的政治制度,体现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学习,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科技文化落后于汉族,排除B项;“照搬”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10.D [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强化“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选D项;由材料无法判断此前是否有此类情况以及是否开创先例,排除A项;元朝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并不是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
11.B [据材料“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可知元代的行省制是中央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地方行省职权范围广泛,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相对于郡县制是一次重要的创新,故选B项。]
12.A [据材料可知,元朝驿道四通八达,通向全国乃至境外,范围广,加强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即有利于加强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故选A项;材料强调驿道制度的作用,与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无关,排除B项;驿道主要是及时传递国家政令,而非推动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排除C项;驿道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专制主义,排除D项。]
13.D [据材料可知该王朝是元朝,结合所学,其设置宣政院统辖吐蕃与佛教事务,故选D项;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排除A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定型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
14.C [据材料“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上的必备之物”,可知在元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现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题干内容所述现象为民族交融,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不能得出“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的结论,排除A项;虽然在题干内容中述及了有关中原的一些生活习俗,但是并没有述及统治者对这些习俗的态度如何,排除B项;“持续上升”这一表述属于“过程”的范畴,而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元朝这一个时期,排除D项。]
15.C [由材料“普通女真百姓以改汉姓易汉服为时尚”可知,中原或内地文化对女真人社会生活的影响,推动了女真族的汉化,影响着女真族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内地文化对金朝的异质作用,故选C项;“金政权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是对材料现象的直接概括,不是侧面反映,排除A项;金政权基本沿袭唐宋制度,排除B项;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虽有进步与落后之分,但无优劣之别,排除D项。]
16.B [据材料“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宣政院都需过问”并结合所学——对于西藏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可知,这有利于元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
17.A [据材料可知,甘肃、陕西等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使得这些行省起到了“分驭地方、拱卫京师”的作用,且治所也多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这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大运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行省职能的发挥与其所在地理位置无关,排除D项。]
18.B [据材料可知,“中国”在辽宋夏金时期,得到辽金等少数民族的认同,体现了多元一体和国家认同的主题,故选B项;辽宋夏金时期并未实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虽然辽金等朝都有汉化现象,但“实现汉化”一说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辽宋夏金时期有和平,也有战争,排除D项。]小题练11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教材改编题】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64“历史纵横”改编】北宋初期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1110年,已增长到2 088万。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促进北宋户口增长的根本因素是(  )
A.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B.棉纺织业进步,经济作物推广
C.中央集权加强,政局相对稳定
D.坊市制度瓦解,商品经济发达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67“教材知识”改编】唐朝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但宋代时,世人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等级观念消除 B.崇文抑武的特点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75“问题探究”改编】“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思想(  )
A.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B.产生于开元盛世时期
C.由汉代董仲舒最早提出
D.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72“历史纵横”改编】宋朝城市中有傀儡戏、皮影戏等娱乐活动,由人操纵表演,配有乐器演奏和念白。北宋和金朝时期各地还流行一种说唱艺术,称为“诸宫调”,由演出者在舞台上演唱一个长篇故事。这些表演形式(  )
A.促进了词曲创作的繁荣
B.奠定了元代杂剧的基础
C.适应了士人阶层的需求
D.融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经典模拟题】
5.(202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从下列诗句描述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杨万里 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散水牯卧斜晖。
陈造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曹勋 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
陆游 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A.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
B.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
C.农业生产技术有重大革新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6.(2024·安徽合肥调研)宋代,制瓷工匠在关注釉色纯粹之美的同时,也在追求多样化的装饰技法,题材或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或是有着吉祥寓意的,或者纯粹就是因为美观好看。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助长了社会的奢靡风气
B.带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C.迎合了市民的审美情趣
D.提升了制瓷业的竞争力
7.(2023·辽宁适应性测试)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开封府东角楼的潘楼酒店,每晚凌晨三点左右开始卖衣物、古董、珍玩犀玉等,“半夜而合,鸡鸣而散”,谓之鬼市。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  )
A.商业市镇经济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已被禁止
C.经济环境相对宽松
D.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
8.(2023·江苏决胜高考大联考)下表展示了唐宋时期“士”的转型。这些变化(  )
唐代 北宋 南宋
精英的身份属性 门阀 学者—官员 文人
社会成分 世家大族 文官家族 地方精英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C.推动科举制更加严密
D.表明社会风气更开放
9.(2024·山东平度调研)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富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施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削弱了国家基层治理能力
C.加剧了社会阶层对立
D.加速了人口向城市流动
10.(2024·河南洛平许济模拟)宋代,土地买卖契约的基本格式趋向成熟规范,以下是其中的一份。据此可推知宋代(  )
都方伯淳奉母亲指零(令),将自己标帐内大坞县字号十号夏(下)山二亩、夏(下)地五号计五步……并地内一应等物尽行出断卖与李四登仕名下。面议价钱……其钱当日交收足讫,契后别不立领,只此随契交足讫。……今恐人心无信,立此卖契为照。
咸淳三年三月十二日
A.租佃风气盛行 B.土地流转频繁
C.商品经济繁荣 D.社会缺乏诚信
11.(2024·安徽A10联盟高三段考)唐末五代,士人或“视改面易主为固然,以成其风尚”或“沉酣倡俳之中”“士之贱,于此而极”。到了北宋,程颢、程颐、张载等人则强烈批判这些士大夫缺少气节道德,由此,理学渐起。据此可知,理学的兴起(  )
A.适应了现实政治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流动
C.推动了儒家伦理体系的重构
D.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
12.(2024·江苏无锡模拟)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
A.蔑视权威和教条
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13.(2024·四川绵阳模拟)唐宋诗词雅俗共赏,家喻户晓,蕴含着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救治天下的责任意识,诚挚友善的情感体验,追问生命内核的终极关怀。据此可知,唐宋诗词(  )
A.彰显了儒学的价值追求
B.加速了士人和民众情感的融合
C.体现了多元的思想观念
D.汲取了非主流文学体裁的优点
14.(2023·湖南长沙教研联盟模拟)郭守敬主持编写的《授时历》,在当时是非常准确的历法。清朝人甚至说“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能编写如此先进历法的客观条件主要取决于(  )
A.统一局面和辽阔的版图
B.天文观测数据采集条件
C.对东西方知识全面了解
D.郭守敬个人的学术造诣
【情境创新题】
15.【生活情境】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A.出现新的手工业工场   B.经济作物的品种繁多
C.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16.【社会情境】唐代,世人多以能与世家大族通婚为荣;至宋代,上至宗室高官,下至村氓凡夫,嫁娶无不言财为先,婚姻聘财、嫁妆较之前代,数额更大,“风俗侈靡,日甚一日”。这一变化,说明宋代(  )
A.门第观念基本湮灭   B.商品经济更加活跃
C.社会风气日趋低俗   D.社会价值观理学化
17.【学习情境】宋初,儒家学者面对唐末五代的情境,认为道德文化与学术思想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建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思想家张载提出了著名的“横渠四句”(见下图)。由此可知(  )
A.时代呼唤儒学更新
B.汉唐儒学地位尽失
C.儒学致力于解决佛道冲击
D.儒家的入世精神实现回归
18.【学习情境】元代杂剧作家由于受城市分布的区域影响,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作家群体:大都作家群包括马致远、杨显之、纪君祥、张国宾等,杭州作家群包括鲍天佑、萧德祥、王晔、沈和等。这说明元代杂剧(  )
A.凸显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B.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C.得到士大夫阶层的追捧
D.取决于城市的政治底蕴
小题练11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1.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人口的大规模增长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产量提高的基础上,因为确保粮食供应是人口增长的前提,故选A项。]
2.D [根据材料“唐朝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但宋代时,世人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完善,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快,故选D项。]
3.A [题干中“理”“三纲”“五常”可知这是宋代理学,并结合《纲要》上册可知,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故选A项;理学产生于北宋时期,开元盛世出现于唐玄宗时期,此时并未出现理学,排除B项;汉代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等思想,排除C项;结合《纲要》上册可知,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排除D项。]
4.B [据所学可知,作为综合舞台艺术的元杂剧,是在上述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故选B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词曲创作的繁荣,排除A项;上述艺术形式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排除C项;D项是表演内容变化,而题干考查的是表演形式,排除。]
5.A [据材料“却破麦田秧晚稻”“起麦秧稻田”等可知,土地实行稻麦复种制,所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故选A项;理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和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信息是人们耕作繁忙的景象,所以不能体现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排除B项;材料中稻麦轮作属于耕作制度,不属于农业生产技术,排除C项;材料只有农产品的种植,没有农产品的收获以及销售,所以不能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排除D项。]
6.C [据材料可知,宋代制瓷工匠既关注釉色纯粹之美,又追求装饰技法的多样化,使瓷器更美观,寓意更好,以迎合市民的审美情趣,故选C项;奢靡指生活奢侈,挥霍无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釉色纯粹之美与“绘画艺术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没有与其他行业比较,得不出“提升了制瓷业的竞争力”的结论,排除D项。]
7.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鬼市经营的时间在凌晨三点左右至清晨,打破了唐朝时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说明宋代经济环境相对宽松,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都城开封的商业活动,不是商业市镇,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排除B项;宋代政府仍然管理市场,比如征税,排除D项。]
8.B [从材料中唐宋时期“士”的精英的身份属性和社会成分的变迁可知,“士”的身份越来越开放,体现唐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增强,故选B项;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C项属于因果倒置,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风气开放与否,排除D项。]
9.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雇人代役现象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表现,对于保障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收入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发挥较大作用,故选A项;国家基层治理能力体现在地方行政的推行具有稳定社会统治的效果,雇人代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不影响地方行政的施行效果,排除B项;封建社会体系下被统治阶级有无偿为国家提供劳动的义务即服徭役,材料仅是雇人代役并未更改服徭役的性质及程度,而且得到了国家认可,因此不会加剧社会阶层对立,排除C项;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广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可能性较小,排除D项。]
10.B [据材料可知,宋代土地买卖契约的格式趋向成熟,对于土地买卖有系统规范的规定,结合所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史实可知土地流转频繁,故选B项;材料反映土地买卖,即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与土地经营权,即租佃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宋代由于不抑制土地兼并导致土地流转频繁,这与政府政策有关,并不能得出商品经济繁荣的结论,排除C项;订立契约的目的是规范市场交易,并不能说明社会缺乏诚信,排除D项。]
11.C [据材料“‘士之贱,于此而极……批判……缺少气节道德”可知,北宋理学家们鉴于唐末五代以来儒学出现的危机以及无法控制人心的现状,从恢复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故选C项。]
12.D [据材料“徒知而不行”“多阙于践履”“既致知,又须力行”,可知朱熹主张学术为现实服务,故选D项;蔑视权威与教条是李贽的思想,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唤醒内心的良知真理,属于心学的内容,排除B项;捍卫道学家尊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13.A [据材料“积极进取、豁达乐观”“救治天下的责任意识”“追问生命内核的终极关怀”,体现了儒家乐观进取、兼济天下、友善的价值观念,故选A项;随着理学的形成,宋以后儒家思想才实现社会化,加速了士人和民众情感的融合,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观念,没有体现多元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唐宋诗词的思想内容,与文学体裁无关,排除D项。]
14.A [据所学可知,大一统局面即统一局面和辽阔的版图提供了以前没有的天文观测、数据采集条件,郭守敬设立的观测点,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这是以前做不到的,故选A项。]
15.C [据题干“卖丝”“籴新谷”可知,题干所述表明宋朝农家出现卖蚕丝、购买粮食的情况,据此可知,该诗作反映出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C项。]
16.B [据材料“唐与世家大族通婚为荣;宋嫁娶无不言财为先”可知,宋代跟唐代相比,婚姻观念从强调门第到强调金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强调金钱的婚姻观念,是由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故选B项。]
17.A [据材料可知,面对唐末五代以来的乱世和佛道思想的挑战,儒学家们主张通过复兴儒学来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这说明当时理学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故选A项;汉唐以来儒学始终居于正统地位,只是魏晋以来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冲击,排除B项;“当务之急是重新建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说明当时儒学家们复兴儒学最急切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排除C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主要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单纯的入世精神,排除D项。]
18.B [结合所学知识,元代大都和杭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南北杂剧之间的具体联系,无法体现南北文化的交融,排除A项;杂剧属于市民文化,士大夫阶层主要追捧的是士人文化,排除C项;杂剧属于市民文化的代表,主要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城市的政治底蕴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