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二次测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二次测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学年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
选择题
C 2.B 3.C 4.D 5.C
B 7.D 8.D 9.B 10.A
11.A 12.AC
填空题
(1)⑤ (2) ② (3)⑦ (4) ③ (5) ③ ⑥
(1) 倒放 液体药品 (2)细;广
(3)用湿抹布铺盖 (4)C
15.(1)ABDF ; AF; BD
16.(1)可能会引起火灾 (2)打破试管底部
(3)残留的液体腐蚀标签 (4)炸裂试管
(
点燃
)17.(1) B:氧气 E:二氧化硫 F:二氧化碳
(2) 硫+氧气 → 二氧化硫
三、实验探究题
18.(1)烧杯(2)水槽、集气瓶
(3)酒精灯 (4)量筒、胶头滴管; (5)试管。
19.(1)物理
(2) 引燃铁丝
(3)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4)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BC/CB
(5)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实验一
(6) 都是化合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是化学变化 都是两种物质参加反应 都是固体与氧气的反应等等
(7)比较活泼
20. ①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合理即可) ②氨气
③二氧化碳 ④化学 ⑤低温密封保存 ⑥ C


姓 名
初三学年化学试题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题)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考 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核分人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得 分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5.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
班 级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题有 1个正确选项,11-12
小题每题有 1-2 个选项,每小题 2分,共 24 分)
A. B. C. D.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
6.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变化的是 (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A.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C.白土烧瓷 D.楠木造船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C.空气中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A.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B.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C.洁净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D.纯净矿泉水、澄清石灰水
7.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3.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有关试管实验操作正
A. 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部
确的是 ( )
B. 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 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起

D.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了安全,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8.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

A.取少量液体 B.取颗粒药品 C.取粉末药品 D.取液体药品 密切联系是 ( )

A. 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
4.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正
B.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确的是 ( )



第 1页共 8页 第 2页共 8页


{#{QQABZYKQogioQAIAAAgCUQUgCAGQkgAACagGwAAEMAAAyQFABAA=}#}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装 订 线
C. 研究、生产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以增加作物产量 (3)田径赛场上,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 ;
D. 改进汽车外形,流线型设计可减小阻力 (4)“霓虹灯”通电后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通入了 ;
9.小明对手中的一元硬币进行了探究,提出它可能是铁制的,并准备用磁铁吸一下, (5)题目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以便确定。就“准备用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14.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作出猜想 D.得出结论
10.给 120mL 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 (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___________(填“倒放”或“正放”)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陶土网 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中取___________的操作相似。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2)厨房里的色拉油用___________(填“细”或“广”,下同)口瓶盛装,
A.②④⑥⑦ B.②④⑦ C.①③④ D.④⑤⑧
食盐用___________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药品相似。
11.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先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
(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
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液体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 30mL,接着他倒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 10mL。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
(4)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上往烧杯中倒入的液体体积 ( )
A. 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 带回家玩
A.大于 20mL B.小于 20mL C.等于 20mL D.无法判断
C. 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 D. 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1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
1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字母,下同) ,属于化合反应
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液体体积偏少——仰视读数
的是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底没有放水或细沙
C.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进入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弹簧夹没有夹紧 A.铜+氧气 氧化铜 B.氨气+氧气 一氧化氮+水
D.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C.水 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五个小题,每空 1分,共 22分) E.碳酸→二氧化碳+水 F.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1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请用相应的序号回答下列
16.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有关问题。
(1)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氮气 ⑤水蒸气 ⑥空气 ⑦五氧化二磷
(2)将铁钉竖直投入试管中: 。
(1)冬天说话时,嘴边产生的白雾 ;
(3)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着手心: 。
(2)空气中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 ;
(4)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冷水冲洗: 。
第 3页共 8页 第 4页共 8页
{#{QQABZYKQogioQAIAAAgCUQUgCAGQkgAACagGwAAEMAAAyQFABAA=}#}



姓 名
17.将暗紫色固体 A加热可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D在 B中可以剧烈燃烧, 在过程①、②中发生的变化都是 变化。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将燃烧的木条伸入 【探究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的 F中,木条熄灭,向 F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考 号
由此可以推断:
(1)B 是 ;E是 ;F是 。
(2)写出 D在 B中剧烈燃烧的文字表式 。
班 级
得分 评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个小题,每空 1分,共 24 (2) 实验一: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铁丝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
分)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的方法
18.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是 。

(4)实验三的实验结论是 。正确选择

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该实验中对试剂的选择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需要足量
(1)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C.只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___;

(5)实验一、实验三中都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水的作用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是 ;
(3)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 ;

在“实验一”“实验三”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是 。
(5)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___ ;

(6)以上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 、
1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有关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
。(写出两点)
【探究一】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7) 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1)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降温、加压就会发生状
(填“比较活泼”或“不活泼”)。
态的改变:

氧气(无色) ① 液态氧 (淡蓝色 ) ② 固态氧 淡( 蓝色 )
101kPa,-183°C 101kPa,-219° C


第 5页共 8页 第 6页共 8页


{#{QQABZYKQogioQAIAAAgCUQUgCAGQkgAACagGwAAEMAAAyQFABAA=}#}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装 订 线
20.暑假雨后的一天,一大早小王就和爸爸一起给农田里的玉米施肥。在施肥过
程中,小王闻到化肥产生了一种刺激性气味,而且发现越到中午这种气味越强烈。
在阳光照射下他不小心撒在干燥土壤表面的肥料过了一会儿后竞消失了,小王很
好奇,记住了化肥的名称是碳酸氢铵,回到学校后,他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
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白色粉末状晶体,有氨味,
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遇氨气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遇二
氧化碳气体变浑浊。
【提出问题】碳铵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进行实验】
①在试管内加入少量的碳铵固体,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需要注意:
(写出一条即可) 。
② 闻产生气体的气味。
③将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一会儿后试纸变红,证明生成
了 。
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
了 。
⑤将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玻璃管口,观察到只有水珠生成,而没有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碳铵消失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反思与评价】
在保存碳铵化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
【总结提升】某固体加热后消失,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一 定是化学变化
B.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第 7页共 8页 第 8页共 8页
{#{QQABZYKQogioQAIAAAgCUQUgCAGQkgAACagGwAAEMAAAy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