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凤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凤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凤翔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月地理试卷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天空上演了“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排列在月球周围。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哪两颗行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2.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石 ⑥流星体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2023年3月24日(农历初三)傍晚,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的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是因月球体积比金星大 B.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C.金星的公转轨道为正圆形轨道 D.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
5.下列能够正确反映“月掩金星”现象的图示是( )
A. B.
C. D.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北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有“日光城”之称,年降雨量为454毫米且多夜雨。如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D.拉萨日照时数夏季最高
7.拉萨8月日照时数较少的原因( )
A.地形 B.昼夜长短 C.纬度 D.天气状况
8.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拔高,大气稀薄②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③降雨量大,水汽多④天空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该卫星可在太阳光球层、色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分别是是( )
A.黑子、耀斑 B.耀斑、日珥 C.日冕、耀斑 D.太阳“风暴”、黑子
10.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
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2023年9月,经过200多天野外发掘和长达一年的修复与分析研究,确认发现于福建省政和县约1.5亿年前的地层中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属于鸟翼类恐龙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同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水生、半水生的鱼类和两栖类等脊椎动物化石。下图为“奇异福建龙”及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泥盆纪 B.侏罗纪 C.寒武纪 D.第四纪
12.该地层中发现的脊椎动物( )
A.以大型哺乳类动物为食物 B.最早出现于早古生代时期
C.以裸子植物作为食物之一 D.在第四纪时期遭到大灭绝
13.推测“奇异福建龙”生存时期,福建省政和县地区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①浅湖、沼泽②广阔深海③温暖、湿润④寒冷、干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图中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2月
15.导致青藏高原地区2月-7月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大气降水增多
16.近20年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呈上升趋势。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化石燃料使用增多 B.途经航空班次增多
C.地表植被密度增大 D.人工降雨频率增大
“雾”和“霾”是对流层中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空气中水汽凝结而成、悬浮在空中的温小水滴:“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为减轻“雾霾”影响,2013年以来全国打响了“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大气中的( )
A.氮气 B.氧气 C.杂质 D.水汽
18.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幅图中,气温变化特征最有利于驱散“雾霾”的是( )
A. B.
C. D.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地的“太阳风”( )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20.上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
A.7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8时前后 D.21时前后
如图为北半球低纬度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回答问题。
21.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图示时刻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受大雾天气影响( )
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图中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西南风、东北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经过勘探,其中一口井在地下1300米左右的深度找到了石油层。2023年10月30日16时56分,在阿克苏地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传播速度。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 (填名称),其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固体岩石部分共同构成 。(4分)
(2)比较P、Q两地地壳厚度大小,并说明理由。(6分)
(3)在阿克苏地区利用地震波进行石油勘探时,可以确定下图中 最可能含有石油,说明确定储油位置的具体原理 。(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1)]分布示意图。
(1)描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6分)
(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及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8分)
(3)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夏季,杭州主城区东侧风向全天相对稳定,西侧风向昼夜基本相反。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1)指出夏季杭州主城区西侧昼夜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夏季杭州主城区东侧全天风向相对稳定的原因。(4分)
(3)说明西部山区夏季对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B C D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B A C B A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B D C
25.(1) 地壳 岩石圈
(2)P地地壳厚度大于Q地。理由:P地位于山地,Q地位于山间盆地,山地海拔高于盆地,地壳厚度大于盆地。
(3) 甲 原理: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当遇到石油层时,横波波速消失,纵波速度减小,因此确定储油位置。
26..(1)①分布不均;②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③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
(2)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①常规能源丰富;②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③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④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为落后。
(3) 优点:太阳能分布范围广,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
缺点: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
27.(1)风向差异:白天盛行偏东风,夜间盛行偏西风。原因:杭州主城区西侧为山坡,白天山坡增温快,形成明显的谷风,盛行偏东风;夜晚,西侧山坡降温快,形成山风,同时有城市热岛效应,盛行偏西风。
(2)夏季,陆地增温快于海洋,城市东侧盛行海风,为偏东风;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东侧刮偏东风。
(3)夜晚来自山区的冷气流可以缓解城区热岛效应;山风带来的湿润清洁空气可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