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中考地理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点外卖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读某小区及周边地区平面示意图(左图)和小区楼号指示牌(右图),完成1~2题。1.外卖员要去该小区2号楼送餐,当骑行至图中位置时,与2号楼的图上距离约为5厘米,则其实地直线距离是( )A.300米 B.750米 C.3 000米 D.7 500米2.甲、乙、丙、丁四处各有一块面向最近大门的小区楼号指示牌,当外卖员从大门进入小区后,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指示牌,则该指示牌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分别为飞檐景观图和飞檐光照原理图。读图,完成3~5题。 3.同一建筑,夏季和冬季正午时分,室内光照面积不同是由________产生的(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C.屋檐的形状 D.建筑的朝向4.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5.某建筑师在郑州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 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24年7月,龙岩市某山地景区遭遇暴雨天气,景区工作人员利用地理知识引导游客积极应对,化解潜在风险,有效保护了游客安全。据此完成6~7题。6.代表“暴雨”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A. B. C. D.7.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游客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能有( )①狂风暴雨时,应防范悬崖高处的碎石跌落②电闪雷鸣时,应远离大树,防止遭到雷击③若洪水来袭,应快速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④若泥石流发生,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新西兰多火山、地震,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约80%,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新西兰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8.新西兰位于( )A.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B.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C.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9.新西兰植被覆盖率高,主要原因是( )A.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降水丰沛B.机场众多,便于引进优质草种、树种C.火山灰形成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D.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禁止砍伐一切林木10.北岛和南岛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岛纬度更低,年平均气温更高B.南岛海岸线更曲折,优良港口更多C.北岛的面积更小,机场数量更少D.北岛交通干线更密集,交通更便捷“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1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2为“A”形茅屋景观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温和湿润12.“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A.保暖 B.防风 C.防潮 D.排水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中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南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近年来极地呈现快速增温趋势。下面为北极和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秦岭考察站的主体建筑采用底部架空设计,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建筑材料 B.降低建设难度C.便于通风透气 D.防风与抗雪埋14.极地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其可能的影响是( )A.淡水资源将大幅增加 B.全球陆地面积将增大C.南极冰层厚度会下降 D.北极航行范围会缩小15.为缓解极地地区升温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②增加耕地面积,科技兴农③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 ④加强国际合作,互利共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朝阳产业”。2020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养老服务专业迎来首批本科毕业生。读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完成16~17题。16.“银发浪潮”反映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老龄化加剧17.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有利于( )①推动年轻人顺利就业 ②提升“银发”群体的幸福指数③扭转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 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客运交通工具的空载率越大,说明当天载客的次数和乘客总数越少。下图示意上海市某年8月25~31日某种客运交通工具的空载率变化。据此完成18~20题。18.该种客运交通工具搭载乘客最少的一天是( )A 星期四 B.星期五 C.星期六 D.星期日19.一般情况下,影响该种客运交通工具空载率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作息日期 B.乘客职业 C.居民收入 D.城市环境20.该种客运交通工具最可能是( )A.长途客车 B.航空客机 C.出租汽车 D.远洋游轮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西安分馆、杭州分馆和广州分馆组成,用于收藏、保护和展示国家版本资源,被誉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下图示意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风格。据此完成21~23题。21.四个馆( )A.都分布在第一级阶梯 B.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C.都分布在第二级阶梯 D.分布在第二、三级阶梯22.四个馆的建筑风格( )A.如出一辙 B.以敦煌神韵为主C.各具特色 D.以江南宋韵为主23.四个馆均设有藏品展览区,这为市民提供了( )A.了解文化的窗口 B.运动锻炼的场所C.享受美食的餐馆 D.购物娱乐的商城当地时间2024年1月1日,英国伦敦举办元旦大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穿过伦敦最著名的街道和景点,其中华人代表方队由龙狮队、十二生肖与熊猫队以及花车组成。下图为华人龙狮队表演场景照片。读图,完成24~25题。24.观看游行的当地居民( )A.通用俄语 B.主要是白种人C.信仰佛教 D.主要是黑种人25.华人代表方队在英国伦敦进行表演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加深中英文化交流 B.提升英国国际地位C.缩短中英直线距离 D.改变中国农业格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福建某中学师生前往H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下面为H村等高线地形图。了解“红色故土”(1)电子地图具有定位、缩放等功能。同学们在电子地图中查找到H村,使用电子地图的________功能放大比例尺,查看H村周边景点分布;然后查阅H村等高线地形图,发现该村所在区域属于________(填地形类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4分)追寻“烽火印记”(2)迎着朝阳,同学们来到海拔约________米的A地参观学习“革命墙绘”;随后前往位于A地________方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图中B地)敬献花篮,此时同学们观察到碑影较长。(4分)赓续“红色精神”(3)临近正午,同学们返回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烈士告别,观察到此时碑影较短。一天中碑影的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________运动产生的。27.走进“火山之国”尼加拉瓜。同学们通过查阅地图和资料,来认识“火山之国”尼加拉瓜。下面为尼加拉瓜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尼加拉瓜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属于________(临海国/内陆国/岛国),首都是________。(2)描述尼加拉瓜的纬度位置并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尼加拉瓜位于板块________(内部/交界)地带,多火山。境内的尼加拉瓜湖数万年前曾是太平洋的海湾,因火山喷发与海洋隔绝成湖,属于________(内/外)流湖。(4)填写图示地区地理要素特征及其关系图。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5)受自然环境影响,尼加拉瓜城市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________。2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面为黄河水系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1)在黄河源头甲地附近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水系状况看,黄河流经乙区域后水量明显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水文状况看,河口水文站水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水量明显减少,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流域丙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环境。图1为丙地区地理环境示意图,图2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框图的填写。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29.南方地区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下面是南方地区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主题一 复杂多样的地形】(1)A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B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两地均位于我国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主题二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简述该地形区发展水田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至少三点)。元阳哈尼梯田是人地协调的典范,完美体现了山水林田居的统一。(3)说出图中林区布局的合理性。【主题三 丰富多样的南方食材】南方地区盛产竹笋、莲藕、茶、椰子、柑橘、菠萝、香蕉、螺类、鱼虾等。(4)简要说明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30.水稻的栽培和传播缓解了古代亚洲人粮食不足的状况,成为世界耕作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5 000年前,我国华南地区的先民利用野生稻进行选育,培育出的栽培水稻品种向亚太地区扩散。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开发的精耕细作技术(防洪、灌溉、修筑梯田等)日趋完善,这些水稻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仍然在水稻耕作文化圈广泛使用。下图示意水稻种植文化传播概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1)气候资源是水稻孕育演化的重要条件。野生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5000年前,栽培水稻扩散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世界水稻种植文化中心,该地适宜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水稻育种技术彰显了华夏人民的智慧。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传往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然后向东传入________(国家)。与栽培水稻起源地的品种相比,这种新品种具有耐________(旱/寒)的特征。(3)水稻种植在我国古代实现了因地制宜。秦、汉时期人们在平原和坡地开发了不同的水稻种植技术。与平原相比,坡地种植水稻更需要的精耕细作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智慧生态治沙 振兴美丽乡村【过渡地带 生态脆弱】风水梁镇位于库布齐沙漠东缘,当地风沙活动频繁。图1示意库布齐沙漠及风水梁镇的位置。(1)库布齐沙漠东缘位于黄土高原以北,距离海洋较________,降水较________,生态脆弱。(4分)【种养结合生态治沙】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选择种植沙柳(图2)。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顽强,耐割易生,固沙效果显著。獭兔适合在干燥的环境中生活,善于挖掘沙土,寻食干草、草根,且喜食沙柳。沙柳的生长和獭兔的活动相互促进。风水梁镇居民通过种植沙柳和养殖獭兔,实现了沙漠变绿洲,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举例说明獭兔活动对沙柳生长的积极作用。(3)说出种植沙柳对獭兔养殖业的有利影响。(2分)【因地制宜持续发展】风水梁镇因地制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獭兔养殖产业。但有专家指出,獭兔养殖要保持适度的规模,否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4)请说出当地居民若盲目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2分)答案一、 1.B 2.A 3.B 4.B 5.A 6.B 7.A 8.D 9.A10.D 11.B 12.D 13.D 14.C 15.C 16.D 17.B18.D 19.A 20.C 21.D 22.C 23.A 24.B 25.A二、 26.(1)放大 山地(低山丘陵)(2)300 东南(3)自转27.(1)西 临海国 马那瓜(2)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度地区、热带地区评价:水热条件好(3)交界 外(4)①山地、平原 ②西高东低③自西向东 ④加勒比海(5)西部28.(1)湿地被破坏(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2)支流汇入(有湟水、洮河汇入) 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农业引水灌溉(3)①夏季多暴雨(坡度大) ②变慢 ③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打坝淤地,修建梯田) ④加固堤坝29.(1)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二(2)水稻 地势平坦;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3)涵养水源,为聚落梯田提供用水;保持水土,防止滑坡、泥石流等。(4)地形多样;水热条件好,气候差异大;河湖众多。30.(1)热带雨林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日本 寒 (3)修筑梯田 灌溉31.(1)远 少(2)獭兔的活动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养分、提高植物存活率和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等方式,对沙柳的生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种植沙柳对獭兔养殖业具有显著有利影响,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饲料来源,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提升经济效益和推动可持续发展。(4)土地荒漠化加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