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
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一 字音·字形·书写
考点一 字音·字形
考点二 汉字书写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专题四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书写
专题五 常用的修辞手法
专题六 语法知识(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
专题七 排序与衔接
专题八 拟写 仿写 对联
专题九 语段基础综合
专题十 古诗文默写(62篇段)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十一 古诗文阅读
考点一 课标古诗词曲鉴赏(40首)
考点二 课标文言文阅读(22篇)
考点三 古诗文比较阅读(课标22篇段)
考点四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
考点一 小说阅读
考点二 散文阅读
考点三 说明文阅读
考点四 议论文阅读
考点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十三 名著阅读
第三部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专题十四 综合性学习
专题十五 作文
考点一 全命题作文
考点二 材料作文
第四部分 仿真模拟卷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三)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五)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病句修改实例分析】
(一)成分残缺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主语)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缺宾语)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搭配不当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动宾搭配不当)
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
(三)语序不当
例: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四)句式杂糅
例: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修改: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
(五)前后矛盾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前后矛盾)
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两面与一面不呼应)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六)词语误用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贬词误用)
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关联词使用不当)
修改: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七)句子歧义
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张老师许多的事迹。
2.我要炒肉丝。
修改:我要炒肉丝吃。(我要吃炒肉丝)
(八)重复多余
例: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九)并列不当
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修改:这个商店出售汽水和啤酒等各种饮料。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 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考点实例】
考点1:选择类题型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2.对下面的主持词的分析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诵读经典,选择经典,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②这不仅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文化之旅。③通过品味古诗的韵味,将学会如何感受生活的美好,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④在古诗的熏陶下,我们将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坚韧、更加富有情感。⑤走进古诗苑,我们将领略到唐诗的豪放与婉约,感受到宋词的细腻与深沉。⑥那“床前明月光”的静谧,“会当凌绝顶”的豪情,“人有悲欢离合”的感怀,“两情若是久长时”的缠绵……等等,都将让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A.第①句表达不正确,需要将“诵读经典”与“选择经典”调整语序。
B.第②句需要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一场文化之旅”调整语序,才更合逻辑。
C.第③句,表达正确无误。
D.第⑥句“……”与“等等”重复,需要将“……”删除。
3.下面这个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①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②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③无论你多么平凡,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的诗篇。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2:语段语境式考查
4.阅读语段,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中国动画新百年之际,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受到观众热烈追捧。②无论是动画内容还是创作手法,这部作品都处处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动画内容上看,从乡土眷恋到科技幻想,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作品悄无声息地展现着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传统哲学的思考。③从创作手法上看,其融合剪纸、素描、水墨等多种美术形式,以中国古韵之美演绎为现代文娱生活新时尚。④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只有不断挖掘其中的精华,善于向传统要灵感、要智慧,才能更好推动国风动画“破土出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文中四个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①“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既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也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国“和”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②首先,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倡导人们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蜜相连的生命而和谐共生。其次,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借鉴中形成了“协和万邦”的思想。另外,中国人的社会观主张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以达到和而不同的目标。③除此之外,“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所承载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崇德向善的美好追求。④从古至今,“和”文化已经影响到中国人发展与生存的许多方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A.句①语序有问题,应将两处画横线的部分互换。
B.句②中有一处书写错误,应将“紧蜜”改为“紧密”。
C.句③是一个单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道德观念”。
D.句④表述恰当,句意明确,无语病。
【考点实战演练】
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某同学写的活动邀请信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邀请信尊敬的家长
您好!
①感谢您于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的邀请信。②山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 注的焦点,处心积虑帮扶山区教育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③为了支援山区教 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④活动将于 5 月 18 日 下午 2 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⑤届时将有学生制作的书签,泥塑作品和手工花卉出售。⑥请您务必来参加。
光明中学学生会
2024 年5月 11 日
A.第②句中应将“处心积虑”改为“想方设法”
B.第③句中应将“培养”改为“树立”
C.第⑤句中逗号应改为顿号
D.第⑥句应该为“敬请您参加”
2.(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3.(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一环,①6月2日6点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②在降落后的48小时内,它将完成样品采集和封装任务。③随后,嫦娥六号的上升器将从月面起飞,完成历时五十余天的地月往返之旅。④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执行的样品采集。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
B.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C.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D.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5.(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B.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C.近年,各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宁”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D.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物遗存,已成为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6.(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8.(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
B.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现场,选手们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让我们发自内心由衷的敬佩。
C.运动让人快乐。长期久坐,不仅影响体能,还容易导致作息紊乱,引发负面情绪。
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9.(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语境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学生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思想认识到位。②严禁不要忽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③只有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就能更好地成长。④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B.黑龙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不同凡响的底蕴和豪放洒脱的性格,在八方来客面前, 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从零起步,从领跑到跟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13.(2024·江西·中考真题)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14.文中第①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①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逐渐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在这个烂漫的初春,中外青年们在中国盛放的樱花下共同演绎了《上春山》。娉婷迷蒙,轻音袅袅。嘉宾们就音乐的种类、音乐的价值、文化的融合与传承等话题开启了一场关于音乐的探索。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参考答案
【病句修改实例分析】
(一)成分残缺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主语)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缺宾语)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搭配不当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动宾搭配不当)
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
(三)语序不当
例: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四)句式杂糅
例: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修改: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
(五)前后矛盾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前后矛盾)
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两面与一面不呼应)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六)词语误用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贬词误用)
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关联词使用不当)
修改: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七)句子歧义
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张老师许多的事迹。
2.我要炒肉丝。
修改:我要炒肉丝吃。(我要吃炒肉丝)
(八)重复多余
例: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九)并列不当
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修改:这个商店出售汽水和啤酒等各种饮料。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 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考点实例】
考点1:选择类题型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1.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能力建设”后面加上“的迫切要求”,以补全句子结构;B.句式杂糅,“根据……显示”和“……数据显示看”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应去掉其中一个;C.语序不当,应把“实施”与“首次”对调;故选D。
2.对下面的主持词的分析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诵读经典,选择经典,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②这不仅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文化之旅。③通过品味古诗的韵味,将学会如何感受生活的美好,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④在古诗的熏陶下,我们将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坚韧、更加富有情感。⑤走进古诗苑,我们将领略到唐诗的豪放与婉约,感受到宋词的细腻与深沉。⑥那“床前明月光”的静谧,“会当凌绝顶”的豪情,“人有悲欢离合”的感怀,“两情若是久长时”的缠绵……等等,都将让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A.第①句表达不正确,需要将“诵读经典”与“选择经典”调整语序。
B.第②句需要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一场文化之旅”调整语序,才更合逻辑。
C.第③句,表达正确无误。
D.第⑥句“……”与“等等”重复,需要将“……”删除。
2.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C.第③句存在语病,“通过品味古诗的韵味,将学会如何感受生活的美好,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此句缺少主语,应在“将学会如何感受生活的美好”前加上“我们”;故选C。
3.下面这个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①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②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③无论你多么平凡,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的诗篇。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
A.① B.② C.③ D.④
3.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D.成分赘余,可删去“添砖加瓦”或“而奋斗”。
故选D。
考点2:语段语境式考查
4.阅读语段,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中国动画新百年之际,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受到观众热烈追捧。②无论是动画内容还是创作手法,这部作品都处处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动画内容上看,从乡土眷恋到科技幻想,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作品悄无声息地展现着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传统哲学的思考。③从创作手法上看,其融合剪纸、素描、水墨等多种美术形式,以中国古韵之美演绎为现代文娱生活新时尚。④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只有不断挖掘其中的精华,善于向传统要灵感、要智慧,才能更好推动国风动画“破土出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创作手法上看,其融合剪纸、素描、水墨等多种美术形式,以中国古韵之美演绎现代文娱生活新时尚。【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第③句成分赘余;修改建议:删去“为”。
5.下列关于文中四个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①“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既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也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国“和”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②首先,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倡导人们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蜜相连的生命而和谐共生。其次,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借鉴中形成了“协和万邦”的思想。另外,中国人的社会观主张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以达到和而不同的目标。③除此之外,“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所承载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崇德向善的美好追求。④从古至今,“和”文化已经影响到中国人发展与生存的许多方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A.句①语序有问题,应将两处画横线的部分互换。
B.句②中有一处书写错误,应将“紧蜜”改为“紧密”。
C.句③是一个单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道德观念”。
D.句④表述恰当,句意明确,无语病。
5.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D.有误,该句语序不当,应把“发展”和“生存”调换位置;故选D。
【考点实战演练】
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某同学写的活动邀请信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邀请信尊敬的家长
您好!
①感谢您于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的邀请信。②山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 注的焦点,处心积虑帮扶山区教育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③为了支援山区教 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④活动将于 5 月 18 日 下午 2 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⑤届时将有学生制作的书签,泥塑作品和手工花卉出售。⑥请您务必来参加。
光明中学学生会
2024 年5月 11 日
A.第②句中应将“处心积虑”改为“想方设法”
B.第③句中应将“培养”改为“树立”
C.第⑤句中逗号应改为顿号
D.第⑥句应该为“敬请您参加”
1.B【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病句辨析、标点符号。B.“培养……的行为”,谓语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改成“树立……行为”也同样搭配不当;可以改成“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习惯”;故选B。
2.(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D.第④句中“推进”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改为“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治理水平”。故选D。
3.(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一环,①6月2日6点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②在降落后的48小时内,它将完成样品采集和封装任务。③随后,嫦娥六号的上升器将从月面起飞,完成历时五十余天的地月往返之旅。④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执行的样品采集。
A.① B.② C.③ D.④
3.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样品采集”后增添“的任务”。故选D。
4.(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5月9日,旨在纪念泸州籍画家蒋兆和诞辰120周年为目的的“为民写真,时代高峰——蒋兆和艺术与传承展”在泸举行。
B.端午节期间,不少地方有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涂雄黄等习俗,有的还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C.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D.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4.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表意重复,可删去其一;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D.成分残缺,“随着”和“让”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让”;故选B。
5.(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B.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C.近年,各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安宁”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D.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物遗存,已成为促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5.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B.成分残缺,可在“‘诗和远方’”的后面加上“的需求”;C.句式杂糅,可将“目标”前面的“为”改为“的”,或将“紧紧围绕”改为“以”;D.语序不当,应将“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改为“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故选A。
6.(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6.B【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A.搭配不当,在“飞船”后添加“的发射”
C.语意矛盾,删去“近”或“余”;D.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让”;故选B。
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7.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数据”后加“的任务”;B.搭配不当,“吸引”与“热情”搭配不当,可把“吸引”改为“激发”;C.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杂糅,可删去“旨在”或“以……为目的”;故选D。
8.(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
B.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现场,选手们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让我们发自内心由衷的敬佩。
C.运动让人快乐。长期久坐,不仅影响体能,还容易导致作息紊乱,引发负面情绪。
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8.C【详解】本题考查语病。A.语序不当,应是先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再到重点词语的理解,最后到全篇内容的把握。把“从重点词语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再到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改为“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词语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B.语意重复,“发自内心”与“由衷”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D.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或者将“之所以”改为“能”,将“因为”删去;故选C。
9.(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语境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学生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思想认识到位。②严禁不要忽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③只有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就能更好地成长。④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A.① B.② C.③ D.④
9.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①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或者在“到位”前添加“是否”;B.②语义重复,删去“严禁”或“不要”;C.③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或者将“只有”改为“只要”;故选D。
10.(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10.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语序不当,将“制定”与“实施”互换位置;
B.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或者在“拥有”前添加“能否”;D.语意重复,删掉“约”或“左右”;故选C。
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B.黑龙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不同凡响的底蕴和豪放洒脱的性格,在八方来客面前, 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从零起步,从领跑到跟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1.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A. 两面对一面,应在“有理想抱负”前加上“是否”;C. 搭配不当,应将“改造”改为“推动”;D. 语序不当,应将“领跑”与“跟跑”互换位置;故选B。
1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12.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解析】画线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根据后句中的“就”可知,应把“即使”改为“既然”,“即使”应是“与”搭配。
13.(2024·江西·中考真题)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13.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因此去掉“使”。因此原句修改为: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故选B。
14.文中第①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①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逐渐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4.“不断”和“逐渐”表意矛盾,应删去“逐渐”。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在这个烂漫的初春,中外青年们在中国盛放的樱花下共同演绎了《上春山》。娉婷迷蒙,轻音袅袅。嘉宾们就音乐的种类、音乐的价值、文化的融合与传承等话题开启了一场关于音乐的探索。
15.语序不当,将“融合”和“传承”调换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