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目录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书写考点一 字音·字形考点二 汉字书写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专题四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书写专题五 常用的修辞手法专题六 语法知识(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专题七 排序与衔接专题八 拟写 仿写 对联专题九 语段基础综合专题十 古诗文默写(62篇段)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十一 古诗文阅读考点一 课标古诗词曲鉴赏(40首)考点二 课标文言文阅读(22篇)考点三 古诗文比较阅读(课标22篇段)考点四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考点一 小说阅读考点二 散文阅读考点三 说明文阅读考点四 议论文阅读考点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十三 名著阅读第三部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专题十四 综合性学习专题十五 作文考点一 全命题作文考点二 材料作文第四部分 仿真模拟卷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三)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五)考点三 说明文阅读【考点实战演练】一、【2024吉林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不幸“背锅”的水稻——稻田甲烷的真正制造者①甲烷做能源虽好,却有一大坏处——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它在地球大气层中含量过高的话,会让地球平均气温剧烈上升,我们现在居住的很多平原和沿海大城市都会被汹涌的海水淹没。②遍布亚洲东部的稻田,现在成了某些环境科学家责难的一大对象。他们发现水稻田能排放出相当可观的甲烷,尽管总量还不能完全确定,但至少占到了全球甲烷排放总量的1/10以上。这样一来,吃一口米饭简直成了一种有愧世人的不良生活习惯!③不过,水稻可能会觉得自己比爱吃大米的人还冤枉,因为这些甲烷并不是它制造的,绝大多数也不是它排放的。其实,水稻田里的甲烷和沼气及一部分天然气里的甲烷一样,都是由古菌制造的。水稻顶多是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不小心顺便带了一点溶解在水里的甲烷进入体内,再把它排进大气而已。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稻的多数品种要栽在水里。由于水层的阻碍,水稻田的土壤里出现缺氧环境,正适宜这些制造甲烷的古菌生存(要知道,氧气对它们来说完全是一种可怕的毒药!),导致稻田成为甲烷的重要排放源。④一些陈旧的生物分类系统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简单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据此,基本上所有看上去不像动物的生物都被划入了植物之列。于是,海带是“植物”,蘑菇是“植物”,细菌是“植物”,古菌自然也成了“植物”。面对这种在大学里竟然一直用到21世纪初的过时分类体系,不光是水稻,所有其他植物都要大喊“冤枉”了——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上,古菌与真正的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要远多了!⑤如今,最权威的生物分类系统一般把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先分成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三大域(病毒之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姑且不论)。尽管在最新证据面前,这个划分也有点陈旧了,但至少比“不是动物就是植物”的二分法要靠谱多了。然后,真核生物再分成许多支派,在其家谱树上,动物与真菌(蘑菇之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情同姐妹。能够称得上植物的生物,只剩下陆生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绿藻、红藻等几类。褐藻(海带之类)也要自立门户,不再顶着“植物”的头衔招摇过市了。⑥产生甲烷的古菌(微生物学上称为产甲烷菌),以二氧化碳为助燃剂,以氢气或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为燃料,最后生成水和甲烷。⑦产甲烷菌还会利用乙酸进行无氧呼吸,分解之后的产物则是二氧化碳和另一种物质——你可能猜对了——甲烷。与此相似,植物和同属真核生物的人类一样,也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糖类等养分不会与氧气结合,而是在细胞中直接分解成乙醇或乳酸(就是那种让你的肌肉在剧烈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物质)。⑧总之,从生命活动的基本化学反应来看,产甲烷菌是一类与真核生物极为不同的“另类”生物。用本书里的比喻来说,它们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化工厂,拿手的特色产品就是甲烷——既能在人类社会中发光发热,又让人类担心得不得了的最简单的有机物。(选自《植物的经营之道》,有删改)1. 请写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 请结合文中画线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3. 文中大量使用补充说明文字(即括号里的文字),请概括其作用。4. 请你运用本文学到的生物学知识,为“背锅”的水稻写一段“申冤”文字。二、【2022年吉林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②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娥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选自《青年文摘》2021年第18期,有删改)5.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B.“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只被用来判断方向。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6.请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7.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8.“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中的“浪漫”一词如何理解?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地底下为什么埋着“香肠”?①香肠我们并不陌生,但你听说过“石香肠”吗?在野外,地质工作者常会在地层中看到一种独特的“香肠”——石香肠构造,它就像理藏在地层中的一节节香肠。这种形态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听听地球的回答吧。②石香肠构造常见于层状地质体中,简单来说,它是由于不同地层的力学性质不同,在某种受力情况下被拉断成节状形态形成的地质构造。石香肠构造具有重要的力学指示意义,可以被地质工作者用来测算地层的各种参数。③在野外,层状地质体分为沉积岩地层、岩浆岩脉及一些层状变质岩,它们都有可能发生石香肠化。对于石香肠构造而言,原始的岩层建造、不同岩层之间的力学差异、地层受到的压力等,都是让地层发生石香肠化的必要条件。④下面,让我们以沉积岩为例,看看石香肠构造是如何形成的吧。⑤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沉积岩。⑥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水球”,这在已知的宇宙群星中都是罕见的。沧海桑田,地球表面也在不断变化。夏季汛期来临时,河流是浑浊的,这是因为河水的泥沙含量高;而到了旱季,河流流速变缓,泥沙会沉积到水底,河水也随之变清——这就是沉积的基本原理。⑦当我们把时间拉得接近无限长时会发现,在同一个地方,有时有河流穿过,有时则会变成一汪湖泊,有时又被海水浸过……河流、湖岸、海岸、大陆架、海盆,沉积岩就是在漫长的地表变迁中形成的。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泥沙等沉积物经过长期积累,会形成一层层颜色各异、结构不同的沉积岩层。⑧沉积岩层不断形成,有的岩层强硬,有的岩层软弱,形成了千层蛋糕一般的地层。在沉积岩的地层中,不同岩性的岩层总是相间存在,也就是说,相邻的岩层往往强弱不同,例如,砂岩层比相邻的泥岩层要更强硬。⑨地球的构造运动会让地层发生变形。强硬的岩层在构造地质学中常被称为能干层,相比软弱层,能干层更容易断裂。这种相邻岩层之间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形成石香肠构造的必要条件。⑩在沉积地层变形的过程中,温度和应力场条件会发生变化,地层内部组成、结构、构造也会随之改变。当地层受到垂直于层面的挤压力时,脆性变形的能干层便会断裂成一节节的长条岩体,从岩层的侧面看过去,就像是成串的香肠;塑性变形的软弱层则会被抽拉减薄,将香肠状的断裂能干层包裹。石香肠构造便是这样诞生的。 石香肠构造的形成离不开力的挤压。这些力是从何而未的呢? 在地质环境中,力的来源很复杂。一些地球岩石圈板块活动,例如板块“漂移”、洋中脊“海底扩张”、深部地幔物质“对流”等所产生的力,就可能使沉积岩层受到挤压。这些沉积岩层受到的力,有时以侧向为主,有时以垂向为主,受力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稳定,形成了如石香肠这样的地质构造。 漫步于野外,大自然中的神奇总会让我们感到惊喜。岩石不会开口说话,却能倾诉数百万年以来大地经历的一切。那些伟大、精彩的故事就藏在山海之间,等待着被科学的罗盘指引,让你我发现。(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9.简析第①段的作用。10.阅读③~ 段,梳理“石香肠”构造形成过程及条件。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12.第⑧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①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表示构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已经是AI领域中最激动人心的赛道之一。在产业资本争相布局、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②人形机器人的诞生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但囿于成本高、商业化难度大等问题,人形机器人关注度并不高。2022年,特斯拉推出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受到资本和产业链的广泛关注。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革命,让人们从原先更多关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功能,到开始真正相信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未来。③科学家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好载体。所谓具身智能,即跳出传统算法模型仅对计算机虚拟信息的处理,与现实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臂与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不仅可移动,而且具有类人的体态,能做出更贴近人类的交互,具备更好的通用性。④科学家通过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发现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底层硬件和运动控制是机器人原有的基础技术,搭载AI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技术则是最新的产物,也是人形机器人最富有想象空间的地方。⑤人形智能机器人基于通用型算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GPT大语言模型,具备自主学习、规划、决策、执行的智能化属性,可适用于多个场景。远期看,人形机器人和AI互相促进形成飞轮效应,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⑥事实上,今年人形机器人的融资确实火热。1月份,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超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智元机器人自去年2月份成立以来,已马不停蹄拿下6轮融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均参投。⑦资本的投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以聚焦机器人视觉与AI视觉的奥比中光为例,在公司展台最醒目的地方,陈列着多款机器人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目前,企业基于自主研发,已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从室内空间拓展到环境复杂度更高的户外场景。公司未来还计划在机器人手部区域设计更精细的“eye in hand”相机,使其更全面地感知世界。⑧在产业上游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加速试水。优必选Walker S进蔚来工厂“打工”,海尔、乐聚机器人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此外,在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领域,也均有机器人厂商入局。⑨赛道火热的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科学家表示,产业基础技术仍需各方集中攻关。芯片、高端传感器、精密减速器等底层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大,面临“卡脖子”的风险。⑩而支撑具身智能的AI大模型,目前也尚未有公司能成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之上。因为AI大模型的应用涉及一个比较长的逻辑链条,包括理解语言、转化指令以及协调躯体执行动作,需要不断调试。此外,过去的机器人是就已经写好的程序去执行,而在AI大模型下则强调机器人的自主反应和决策,如何保证安全,也是一个新问题。 高价值应用场景需进一步探索。目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效应仍未显现,成本高昂。日本软银、波士顿动力等公司,都为这个问题苦恼,这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人形机器人是最易被人类接纳的机器形态。科学家表示,即使在当前技术壁垒高、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前提下,也总需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驶向彼岸。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2022年以前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并不高,2023年后其关注点经历了从关注其运动能力到真正相信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未来的转变。B.传统的机器人强调按照写好的程序去执行,而支撑具身智能的AI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则需要不断调试理解语言、转化指令以及协调躯体执行动作,强调自主反应。C.本文以“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为题,点出本文说明对象:人形机器人,作者运用问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D.本文第⑧段,列举人形机器人投入到家庭、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应用场景中的事例,说明人形机器人和AI形成飞轮效应,实现了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14.全文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形机器人?15.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6.请赏析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人形机器人是最易被人类接纳的机器形态。科学家表示,即使在当前技术壁垒高、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前提下,也总需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驶向彼岸。五、【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四季星空为何不同①天文预报显示,木星合月、金星伴月、中秋满月等天象将在9月“扎堆”亮相。神秘的星空,静谧深邃又复杂多变——这其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开阔:亦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柔美沉醉: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情思期盼……②看似“静止”的星空,为何如此“多变”?事实上,虽说看上去“繁星满天”,但我们能看到在夜空中闪耀的,大多数是恒星,少部分是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果再细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星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发生“位移”,直至黎明时分,它们已渐渐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附近——若是用三脚架和相机来跟踪拍摄,还可以描绘出星星运行的轨迹。③群星之所以看起来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除了自转,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这么长路程的跋涉,这样的时间流动,就好比从赤道前往两极,一路上的“风景”当然会千变万化——这也是一年四季星空各不相同的原因。④其实,夜空中的星星是否能被看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星星本身的亮度,亮度较暗的星星,即便离得近,也看不到;二是星星离地球有多远,离地球越远,越难被看到。因此,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都是那些距离不太远的星星。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呢?除了要看当天气象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看当时晚上位于地平线上的亮星有哪些。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盘”,太阳系和周围的星星都在这个“星盘”上,一起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太阳系周围的星星基本上是不变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当太阳在天空中时,阳光会“遮盖”住其他的星光,因此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晚上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略有差别,公转会导致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星空变化相对应,便产生了四季星空的不同。⑥春季星空有划过天空的“春季大弧线”和众多的深空天体。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还可以看到北半球唯一一个可以肉眼看到的河外星系——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非常明亮,即使远在距地球254万光年之外,在地球上的我们依然能仅凭肉眼就看到它灿烂的光辉。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地标”——“冬季大三角”,以及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因此冬季也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⑦天空中除了众多亮星,还有非常炫目的银河。夏季星空的最大亮点,便是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河系的“银心”正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的时间最长——此时的星空,正是“群星闪耀时”。⑧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一种?(作者:胡方浩选自《人民日报》)17.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18.第③段加点词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19.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星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六、【跨学科学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体数理化陈新山①人体由人的大脑所支配,而人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说到精密的机器,人们一般会想到光刻机(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一台光刻机需要的零件达10万个,但这与人体这台“机器”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②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元,这100多亿个神经元控制着人的感觉、运动、联络,就像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一样,具有超强的“算力”。人体神经的信息传输速度也非常快,大约为每秒100米,大脑发出的指令能在1%秒内传到身体的任何一个角落。③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2纳米芯片上面可以容纳200亿个晶体管,而我们人体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其数量远超晶体管;这些细胞最小的只有5微米,最大的(卵细胞)也仅200微米;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更新再生的,人体每隔6~7年就会把可再生的细胞代谢、更新一遍。④如果说人的大脑充满智慧,那么眼睛就是凝聚智慧的“相机”。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那这部“相机”工作的物理原理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被眼球捕捉,眼角膜和晶状体像一个能够变换焦距的凸透镜头,“拍摄”光线交给视网膜处理,而视网膜就像胶卷一样,接收物体信息,最后由大脑处理,形成图像。⑤眼睛这个“相机”所到之处皆捕捉风景,而能触摸到的美景会令人更欣喜。那么手臂会成为我们不费力的“费力杠杆”,人的手臂结构是一个完美的“费力杠杆”。以手肘为支点,骨骼相当于杠杆中的支撑物,肩胛骨、肱骨与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和斜方肌共同组成“动力”,小臂则为“阻力”。根据费力杠杆原理,人的手臂在承重、受力的时候,相对来说都是最为省力的。⑥人在用力的时候,心跳速度会加快,心脏的地位至关重要。人的心脏是一台功能强大的“发动机”,从我们出生之前就开始一刻不停地跳动。正常成年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按平均每分钟75次心跳计算,一个人每天心脏跳动超过10万次。心脏每跳动收缩一次,就会把大约70毫升的血液“泵”进血管,这样平均下来,一分钟就有5250毫升,相当于10瓶500毫升的矿泉水那么多。因此人们也将心脏比作抽水的“泵”。⑦有时人们因为紧张、害怕,心脏会不舒服,呼吸会变得急促。人类的呼吸系统是持续工作的“造氧机”,肺脏主导人的呼吸,不间断地给人体提供氧气,通过胸廓的扩张和收缩,完成呼吸的过程。吸气时,胸廓扩张,肺内的肺泡也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变大,空气压强降低,当肺内压强低于体外大气压强时,新鲜空气就会通过鼻腔、气管被压进肺里;呼气时,胸廓收缩,肺泡随之收缩,肺的容积变小,空气压强增高,直到高于大气压强,肺内那些对身体无用的气体就会通过呼吸管道排出体外。⑧人类离不开合理的饮食,消化系统是一座完美的“化学工厂”。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肠消化转化为营养,会经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⑨人体的消化系统有5种消化腺,以满足消化各种食物的需求。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液,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肝分泌胆汁,这些胆汁平时储藏在胆囊里,随时准备把摄入的脂肪“切碎”,分解成小分子脂肪;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像个“自由人”,糖、脂肪、蛋白质它都能消化。⑩与生物学角度不同,从数理化的角度看人体,能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更科学地对待我们的身体。解答好这套数理化的综合“考卷”,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多做对身体有益的事,避免那些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养成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为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21.下列有关“人体”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由人脑控制,而人脑有100多亿个能控制人的感觉、运动、联络的神经元。B.人体内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大小不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更新再生的细胞。C.主导人体呼吸的是肺脏,人们呼气时,肺的容积变小,对身体无用的气体会排出体外。D.人体有5种消化腺,其中口腔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分解成多肽。2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书摘卡。书摘卡(一)第①②段小标题人脑:精密的“机器” 书摘卡(二)第⑤段小标题①_______ 书摘卡(三)第⑥段小标题②_______2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试简要分析。24.班级开展“养成良好习惯,快乐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分享三条有助于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考点三 说明文阅读 参考答案【考点实战演练】一、【2024吉林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不幸“背锅”的水稻——稻田甲烷的真正制造者①甲烷做能源虽好,却有一大坏处——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它在地球大气层中含量过高的话,会让地球平均气温剧烈上升,我们现在居住的很多平原和沿海大城市都会被汹涌的海水淹没。②遍布亚洲东部的稻田,现在成了某些环境科学家责难的一大对象。他们发现水稻田能排放出相当可观的甲烷,尽管总量还不能完全确定,但至少占到了全球甲烷排放总量的1/10以上。这样一来,吃一口米饭简直成了一种有愧世人的不良生活习惯!③不过,水稻可能会觉得自己比爱吃大米的人还冤枉,因为这些甲烷并不是它制造的,绝大多数也不是它排放的。其实,水稻田里的甲烷和沼气及一部分天然气里的甲烷一样,都是由古菌制造的。水稻顶多是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不小心顺便带了一点溶解在水里的甲烷进入体内,再把它排进大气而已。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稻的多数品种要栽在水里。由于水层的阻碍,水稻田的土壤里出现缺氧环境,正适宜这些制造甲烷的古菌生存(要知道,氧气对它们来说完全是一种可怕的毒药!),导致稻田成为甲烷的重要排放源。④一些陈旧的生物分类系统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简单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据此,基本上所有看上去不像动物的生物都被划入了植物之列。于是,海带是“植物”,蘑菇是“植物”,细菌是“植物”,古菌自然也成了“植物”。面对这种在大学里竟然一直用到21世纪初的过时分类体系,不光是水稻,所有其他植物都要大喊“冤枉”了——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上,古菌与真正的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要远多了!⑤如今,最权威的生物分类系统一般把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先分成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三大域(病毒之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姑且不论)。尽管在最新证据面前,这个划分也有点陈旧了,但至少比“不是动物就是植物”的二分法要靠谱多了。然后,真核生物再分成许多支派,在其家谱树上,动物与真菌(蘑菇之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情同姐妹。能够称得上植物的生物,只剩下陆生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绿藻、红藻等几类。褐藻(海带之类)也要自立门户,不再顶着“植物”的头衔招摇过市了。⑥产生甲烷的古菌(微生物学上称为产甲烷菌),以二氧化碳为助燃剂,以氢气或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为燃料,最后生成水和甲烷。⑦产甲烷菌还会利用乙酸进行无氧呼吸,分解之后的产物则是二氧化碳和另一种物质——你可能猜对了——甲烷。与此相似,植物和同属真核生物的人类一样,也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糖类等养分不会与氧气结合,而是在细胞中直接分解成乙醇或乳酸(就是那种让你的肌肉在剧烈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物质)。⑧总之,从生命活动的基本化学反应来看,产甲烷菌是一类与真核生物极为不同的“另类”生物。用本书里的比喻来说,它们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化工厂,拿手的特色产品就是甲烷——既能在人类社会中发光发热,又让人类担心得不得了的最简单的有机物。(选自《植物的经营之道》,有删改)1. 请写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 请结合文中画线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3. 文中大量使用补充说明文字(即括号里的文字),请概括其作用。4. 请你运用本文学到的生物学知识,为“背锅”的水稻写一段“申冤”文字。1. “古菌”或“产甲烷菌”。2. 运用拟人手法,将褐藻不属于植物这一知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增强说明语言的可读性。3. 化高深的概念为浅显易懂的知识;用简洁幽默的语言将知识说得清楚明白;将说明对象解释得详实具体。4. 示例:从文中生物学分类知识可知水稻和古菌属于不同“域”。水稻田里产生甲烷的是古菌而不是水稻,因古菌和水稻生长在同一环境下,致使水稻受到牵连,为其“背锅”。二、【2022年吉林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②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娥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选自《青年文摘》2021年第18期,有删改)5.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B.“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只被用来判断方向。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6.请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7.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8.“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中的“浪漫”一词如何理解?5.D【解析】A.根据第⑤段中的“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可知本项“计划发射“有误;B.根据第①段中和“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可知本项“只被用来判断方向”有误;C.根据第⑨段中的“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可知本项“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有误;故选D。6.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强大,潜行范围广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7.中国各个国之重器名字中的传统智慧与浪漫。8.名字中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有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 新永无止境;寓意光明和方向;追求和平的象征;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地底下为什么埋着“香肠”?①香肠我们并不陌生,但你听说过“石香肠”吗?在野外,地质工作者常会在地层中看到一种独特的“香肠”——石香肠构造,它就像理藏在地层中的一节节香肠。这种形态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听听地球的回答吧。②石香肠构造常见于层状地质体中,简单来说,它是由于不同地层的力学性质不同,在某种受力情况下被拉断成节状形态形成的地质构造。石香肠构造具有重要的力学指示意义,可以被地质工作者用来测算地层的各种参数。③在野外,层状地质体分为沉积岩地层、岩浆岩脉及一些层状变质岩,它们都有可能发生石香肠化。对于石香肠构造而言,原始的岩层建造、不同岩层之间的力学差异、地层受到的压力等,都是让地层发生石香肠化的必要条件。④下面,让我们以沉积岩为例,看看石香肠构造是如何形成的吧。⑤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沉积岩。⑥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水球”,这在已知的宇宙群星中都是罕见的。沧海桑田,地球表面也在不断变化。夏季汛期来临时,河流是浑浊的,这是因为河水的泥沙含量高;而到了旱季,河流流速变缓,泥沙会沉积到水底,河水也随之变清——这就是沉积的基本原理。⑦当我们把时间拉得接近无限长时会发现,在同一个地方,有时有河流穿过,有时则会变成一汪湖泊,有时又被海水浸过……河流、湖岸、海岸、大陆架、海盆,沉积岩就是在漫长的地表变迁中形成的。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泥沙等沉积物经过长期积累,会形成一层层颜色各异、结构不同的沉积岩层。⑧沉积岩层不断形成,有的岩层强硬,有的岩层软弱,形成了千层蛋糕一般的地层。在沉积岩的地层中,不同岩性的岩层总是相间存在,也就是说,相邻的岩层往往强弱不同,例如,砂岩层比相邻的泥岩层要更强硬。⑨地球的构造运动会让地层发生变形。强硬的岩层在构造地质学中常被称为能干层,相比软弱层,能干层更容易断裂。这种相邻岩层之间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形成石香肠构造的必要条件。⑩在沉积地层变形的过程中,温度和应力场条件会发生变化,地层内部组成、结构、构造也会随之改变。当地层受到垂直于层面的挤压力时,脆性变形的能干层便会断裂成一节节的长条岩体,从岩层的侧面看过去,就像是成串的香肠;塑性变形的软弱层则会被抽拉减薄,将香肠状的断裂能干层包裹。石香肠构造便是这样诞生的。 石香肠构造的形成离不开力的挤压。这些力是从何而未的呢? 在地质环境中,力的来源很复杂。一些地球岩石圈板块活动,例如板块“漂移”、洋中脊“海底扩张”、深部地幔物质“对流”等所产生的力,就可能使沉积岩层受到挤压。这些沉积岩层受到的力,有时以侧向为主,有时以垂向为主,受力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稳定,形成了如石香肠这样的地质构造。 漫步于野外,大自然中的神奇总会让我们感到惊喜。岩石不会开口说话,却能倾诉数百万年以来大地经历的一切。那些伟大、精彩的故事就藏在山海之间,等待着被科学的罗盘指引,让你我发现。(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9.简析第①段的作用。10.阅读③~ 段,梳理“石香肠”构造形成过程及条件。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12.第⑧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运用设问,由生活中常见的香肠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石香肠,引起下文对石香肠形成过程的介绍,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10.①原始的岩层建造②地球的构造运动会让地层发生变形,并且不同地层变形强度不同。③地层受到压力11.本文主要运用了想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先由生活中常见的香肠引出了与之形态相似 的地层中的石香肠,然后从原始的岩层建造、不同岩层之间的力学差异、地层受到的压力来源三个方面依次介绍石香肠形成的本质原因。12.打比方,把沉积岩层比作干层蛋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沉积物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层颜色、结构不同、软硬不同的地层。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①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表示构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已经是AI领域中最激动人心的赛道之一。在产业资本争相布局、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②人形机器人的诞生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但囿于成本高、商业化难度大等问题,人形机器人关注度并不高。2022年,特斯拉推出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受到资本和产业链的广泛关注。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革命,让人们从原先更多关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功能,到开始真正相信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未来。③科学家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好载体。所谓具身智能,即跳出传统算法模型仅对计算机虚拟信息的处理,与现实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臂与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不仅可移动,而且具有类人的体态,能做出更贴近人类的交互,具备更好的通用性。④科学家通过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发现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底层硬件和运动控制是机器人原有的基础技术,搭载AI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技术则是最新的产物,也是人形机器人最富有想象空间的地方。⑤人形智能机器人基于通用型算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GPT大语言模型,具备自主学习、规划、决策、执行的智能化属性,可适用于多个场景。远期看,人形机器人和AI互相促进形成飞轮效应,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⑥事实上,今年人形机器人的融资确实火热。1月份,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超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智元机器人自去年2月份成立以来,已马不停蹄拿下6轮融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均参投。⑦资本的投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以聚焦机器人视觉与AI视觉的奥比中光为例,在公司展台最醒目的地方,陈列着多款机器人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目前,企业基于自主研发,已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从室内空间拓展到环境复杂度更高的户外场景。公司未来还计划在机器人手部区域设计更精细的“eye in hand”相机,使其更全面地感知世界。⑧在产业上游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加速试水。优必选Walker S进蔚来工厂“打工”,海尔、乐聚机器人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此外,在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领域,也均有机器人厂商入局。⑨赛道火热的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科学家表示,产业基础技术仍需各方集中攻关。芯片、高端传感器、精密减速器等底层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大,面临“卡脖子”的风险。⑩而支撑具身智能的AI大模型,目前也尚未有公司能成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之上。因为AI大模型的应用涉及一个比较长的逻辑链条,包括理解语言、转化指令以及协调躯体执行动作,需要不断调试。此外,过去的机器人是就已经写好的程序去执行,而在AI大模型下则强调机器人的自主反应和决策,如何保证安全,也是一个新问题。 高价值应用场景需进一步探索。目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效应仍未显现,成本高昂。日本软银、波士顿动力等公司,都为这个问题苦恼,这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人形机器人是最易被人类接纳的机器形态。科学家表示,即使在当前技术壁垒高、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前提下,也总需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驶向彼岸。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2022年以前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并不高,2023年后其关注点经历了从关注其运动能力到真正相信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未来的转变。B.传统的机器人强调按照写好的程序去执行,而支撑具身智能的AI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则需要不断调试理解语言、转化指令以及协调躯体执行动作,强调自主反应。C.本文以“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为题,点出本文说明对象:人形机器人,作者运用问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D.本文第⑧段,列举人形机器人投入到家庭、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应用场景中的事例,说明人形机器人和AI形成飞轮效应,实现了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14.全文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形机器人?15.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6.请赏析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人形机器人是最易被人类接纳的机器形态。科学家表示,即使在当前技术壁垒高、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前提下,也总需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驶向彼岸。1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有误,根据第⑤段“远期看,人形机器人和AI互相促进形成飞轮效应,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可知,第⑧段提到人形机器 人已经投入到家庭、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应用场景中,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形机器人和AI形成飞轮效应,实现了具身智能时 代的到来。实际上,这是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扩展,而不是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故选D。14.全文主要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特点、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形机器人。15.第③段通过作诠释,解释了“具身智能”这一概念,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其含义。通过作比较,将人形机器人与传统 的机械臂和机器狗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形机器人具有类人的体态和更好的通用性。16.“最”一词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在被人类接纳方面的优势;“当前”一词限定了时间范围,指出当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是暂 时的;“拉起船帆,驶向彼岸”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科学家们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追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 感染力。整体而言,该段强调了人形机器人的潜力和科学家们的坚定信念。五、【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四季星空为何不同①天文预报显示,木星合月、金星伴月、中秋满月等天象将在9月“扎堆”亮相。神秘的星空,静谧深邃又复杂多变——这其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开阔:亦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柔美沉醉: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情思期盼……②看似“静止”的星空,为何如此“多变”?事实上,虽说看上去“繁星满天”,但我们能看到在夜空中闪耀的,大多数是恒星,少部分是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果再细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星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发生“位移”,直至黎明时分,它们已渐渐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附近——若是用三脚架和相机来跟踪拍摄,还可以描绘出星星运行的轨迹。③群星之所以看起来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除了自转,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这么长路程的跋涉,这样的时间流动,就好比从赤道前往两极,一路上的“风景”当然会千变万化——这也是一年四季星空各不相同的原因。④其实,夜空中的星星是否能被看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星星本身的亮度,亮度较暗的星星,即便离得近,也看不到;二是星星离地球有多远,离地球越远,越难被看到。因此,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都是那些距离不太远的星星。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呢?除了要看当天气象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看当时晚上位于地平线上的亮星有哪些。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盘”,太阳系和周围的星星都在这个“星盘”上,一起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太阳系周围的星星基本上是不变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当太阳在天空中时,阳光会“遮盖”住其他的星光,因此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晚上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略有差别,公转会导致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星空变化相对应,便产生了四季星空的不同。⑥春季星空有划过天空的“春季大弧线”和众多的深空天体。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还可以看到北半球唯一一个可以肉眼看到的河外星系——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非常明亮,即使远在距地球254万光年之外,在地球上的我们依然能仅凭肉眼就看到它灿烂的光辉。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地标”——“冬季大三角”,以及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因此冬季也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⑦天空中除了众多亮星,还有非常炫目的银河。夏季星空的最大亮点,便是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河系的“银心”正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的时间最长——此时的星空,正是“群星闪耀时”。⑧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一种?(作者:胡方浩选自《人民日报》)17.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18.第③段加点词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19.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星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17.标题“四季星空为何不同”以疑问句的形式,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即“四季星空不同的原因”,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8.不能删去,“约”的意思是:大约。即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的路程大概有9.4亿公里,并非精确数据, 倘若去掉,就变成地精确的9.4亿公里,与事实不一致,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9.此句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银河系”比作一个巨大的“星盘”,说明了银河系的形态,进一步说明了太阳系、星星 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使得说明更加生动形象。20.示例一:我喜欢秋季的星空,因此秋季我可以看到“秋季四边形”和明亮的仙女星座,它是那么灿烂夺目,令人神往。 示例二:我喜欢冬季的星空,因为冬季天空中明亮的星星特别多,我可以看到“冬季大三角”,还可以看到辨识度极高的“猎户 座”,十分有意思。六、【跨学科学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体数理化陈新山①人体由人的大脑所支配,而人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说到精密的机器,人们一般会想到光刻机(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一台光刻机需要的零件达10万个,但这与人体这台“机器”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②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元,这100多亿个神经元控制着人的感觉、运动、联络,就像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一样,具有超强的“算力”。人体神经的信息传输速度也非常快,大约为每秒100米,大脑发出的指令能在1%秒内传到身体的任何一个角落。③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2纳米芯片上面可以容纳200亿个晶体管,而我们人体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其数量远超晶体管;这些细胞最小的只有5微米,最大的(卵细胞)也仅200微米;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更新再生的,人体每隔6~7年就会把可再生的细胞代谢、更新一遍。④如果说人的大脑充满智慧,那么眼睛就是凝聚智慧的“相机”。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那这部“相机”工作的物理原理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被眼球捕捉,眼角膜和晶状体像一个能够变换焦距的凸透镜头,“拍摄”光线交给视网膜处理,而视网膜就像胶卷一样,接收物体信息,最后由大脑处理,形成图像。⑤眼睛这个“相机”所到之处皆捕捉风景,而能触摸到的美景会令人更欣喜。那么手臂会成为我们不费力的“费力杠杆”,人的手臂结构是一个完美的“费力杠杆”。以手肘为支点,骨骼相当于杠杆中的支撑物,肩胛骨、肱骨与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和斜方肌共同组成“动力”,小臂则为“阻力”。根据费力杠杆原理,人的手臂在承重、受力的时候,相对来说都是最为省力的。⑥人在用力的时候,心跳速度会加快,心脏的地位至关重要。人的心脏是一台功能强大的“发动机”,从我们出生之前就开始一刻不停地跳动。正常成年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如果按平均每分钟75次心跳计算,一个人每天心脏跳动超过10万次。心脏每跳动收缩一次,就会把大约70毫升的血液“泵”进血管,这样平均下来,一分钟就有5250毫升,相当于10瓶500毫升的矿泉水那么多。因此人们也将心脏比作抽水的“泵”。⑦有时人们因为紧张、害怕,心脏会不舒服,呼吸会变得急促。人类的呼吸系统是持续工作的“造氧机”,肺脏主导人的呼吸,不间断地给人体提供氧气,通过胸廓的扩张和收缩,完成呼吸的过程。吸气时,胸廓扩张,肺内的肺泡也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变大,空气压强降低,当肺内压强低于体外大气压强时,新鲜空气就会通过鼻腔、气管被压进肺里;呼气时,胸廓收缩,肺泡随之收缩,肺的容积变小,空气压强增高,直到高于大气压强,肺内那些对身体无用的气体就会通过呼吸管道排出体外。⑧人类离不开合理的饮食,消化系统是一座完美的“化学工厂”。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肠消化转化为营养,会经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⑨人体的消化系统有5种消化腺,以满足消化各种食物的需求。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液,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肝分泌胆汁,这些胆汁平时储藏在胆囊里,随时准备把摄入的脂肪“切碎”,分解成小分子脂肪;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像个“自由人”,糖、脂肪、蛋白质它都能消化。⑩与生物学角度不同,从数理化的角度看人体,能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更科学地对待我们的身体。解答好这套数理化的综合“考卷”,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多做对身体有益的事,避免那些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养成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为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21.下列有关“人体”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由人脑控制,而人脑有100多亿个能控制人的感觉、运动、联络的神经元。B.人体内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大小不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更新再生的细胞。C.主导人体呼吸的是肺脏,人们呼气时,肺的容积变小,对身体无用的气体会排出体外。D.人体有5种消化腺,其中口腔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分解成多肽。2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书摘卡。书摘卡(一)第①②段小标题人脑:精密的“机器” 书摘卡(二)第⑤段小标题①_______ 书摘卡(三)第⑥段小标题②_______2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试简要分析。24.班级开展“养成良好习惯,快乐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分享三条有助于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21.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D.结合⑨段“人体的消化系统有5种消化腺,以满足消化各种食物的需求。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 麦芽糖”可知,选项表述有误;故选D。22.① 手臂:不费力的“费力杠杆”② 心脏:强大的“发动机”23.逻辑顺序。本文从数理化的角度依次介绍了人的大脑、眼睛、手臂、心脏、肺脏等器官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最后指出从数理化角度看人体能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科学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并指出我们应注意保护身体健康。24.①适当深呼吸,改善心肺功能。②多吃绿色蔬菜,合理饮食,汲取丰富营养。③平和心态,凡事积极乐观,减少紧张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