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十二 考点一 小说阅读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十二 考点一 小说阅读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
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一 字音·字形·书写
考点一 字音·字形
考点二 汉字书写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专题四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书写
专题五 常用的修辞手法
专题六 语法知识(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
专题七 排序与衔接
专题八 拟写 仿写 对联
专题九 语段基础综合
专题十 古诗文默写(62篇段)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十一 古诗文阅读
考点一 课标古诗词曲鉴赏(40首)
考点二 课标文言文阅读(22篇)
考点三 古诗文比较阅读(课标22篇段)
考点四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
考点一 小说阅读
考点二 散文阅读
考点三 说明文阅读
考点四 议论文阅读
考点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十三 名著阅读
第三部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专题十四 综合性学习
专题十五 作文
考点一 全命题作文
考点二 材料作文
第四部分 仿真模拟卷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三)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五)
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
考点一 小说阅读
【考点实战演练】
一、【2024年吉林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城煎粉
赵冬
①吉林老城,老辈人都熟悉那一串吆喝声,那亮嗓一如老北京卖菜的那般行云流水。那天与邻居们聊起来,白发苍苍的孟老伯依稀还记得那响亮而有力的叫卖声:“酸辣啊——唔碗——坨啊——啊哎——!”
②孟老伯当时只有几岁,闻吆喝声起,就会赶紧跑出大门,去闻一闻那个味道。熟悉的吆喝声不知让他咽了多少次口水,淌了多少次哈喇子。
③吆喝声出自一个叫老佟头的口中,他身体有些瘦弱,但嗓门异常洪亮,伴着浓重的鼻音,声音能穿过几条街巷。住户们都认识老佟头,他住在西关,以挑担叫卖为生。他夏天挎一只筐卖樱桃,但不用纸口袋装,而是用椴树叶,俗称玻璃叶;冬天他挑担卖“卤煮鸡”,一直卖到夜里,背的箱子总是擦得干干净净的。他经常手提一盏煤油灯,灯罩锃明瓦亮,叫卖声变成了:“卤——煮鸡。”若是哪家想吃点消夜,喝点烧酒,这卤煮鸡真可算下酒的美味。小孟记得家里来了客人,父母晚间经常买老佟头的卤煮鸡,那美味香得满屋子都爆了,不管少吃多吃,就是吃不够。
④春秋两季不冷也不热,是卖酸辣碗坨的好时候。老人左肩背着装有碗坨、作料和小碗的箱子,一手提米醋壶,若是夜间则另一只手提一盏煤油灯,走街串巷,连声叫卖:“酸辣啊碗坨喔啊嗯!”只要有人来买,他就放下箱子,取出一只碗坨。用小刀先横后竖切出波状的片和条,加红辣椒油、麻酱、芥末、蒜泥,边加边问:“要辣椒吗?要芥末吗?”吃的人搅拌后用鼻子一闻,啊呀,香啊!吃到嘴儿里,真是享受了,其味极鲜美!
⑤老城的食品加工业十分发达,门类很广,碾、磨,油、酱、醋,保、烧锅等百业俱全。由淀粉制成的粉条、粉皮、粉坨等副食品,味道绵软香醇,尤其是酸辣碗坨,男女老少都特别喜爱这一口。
⑥全城只有老佟头一个人会做碗坨,所以很多人都记住了他。
⑦小孟记得自己家住在一条很浅的胡同,胡同口有条前新街,小孟从家里穿出去就能到那里。每当夕阳西下,从一条窄胡同里就会走出一个老头,个子不高,挑着木箱……他一吆喝起来,声音就像北山庙里的晨钟,震跑了黄昏的静谧。听见吆喝声,小孟就会立刻扔掉手里的东西,跑到前新街口,看老佟头是假,想闻闻味儿是真。
⑧前新街住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她先生在外县教书,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平时就是女人领着女儿过日子。女人每天黄昏时分都要去接念小学的女儿回家。有一天,小孟看见女人接孩子回来时,刚好路过老佟头的担子旁,小女孩闻着味儿就跑了过去,跟妈妈说想吃。女人对老佟头笑着说:“老伯,来一碗吧。”
⑨老佟头放下箱子打开盖儿,小孟也凑了过去,看箱子里装了很多小罐子,罐子旁边摆了许多红黑的荞麦面坨,后来才知道这酸辣碗坨是用荞麦面加淀粉放入小碗蒸出的。老佟头一手托住个碗坨,另一只手执一小刀灵活地横竖切断,放入碗内,从一个个小罐子里舀出蒜末、辣椒末、芥末……再从扁壶里倒些醋,熟练地弄好了,端给了女孩。看着女孩大口地吃,他弯着腰笑着问女孩好不好吃,那样子看着非常满足。等孩子吃完,女人掏出钱递给老佟头时,老头推却了,说不要钱。女人说怎么能白吃人家的,非要给,怎奈老头就是不要。________________,小孟在一旁都看傻了眼。
⑩老佟头对女人说:“丫头可爱着呢!怪招人稀罕的,爱吃就来吃,一碗粉没啥,俺供得起。”话这样说了,再往后,只要老佟头见到这对母女,立马停下来,就给女孩子拌上一碗。那几年,女孩没少吃。女人很是过意不去,她会裁剪,亲自到布店买布,给老佟头做了身衣服。老佟头穿上新衣服,别提有多合身了,这是手艺品,缝制工整、针脚细密,乐得老头回家就把衣服供了起来,不过年节决不穿。
又过了些年,老佟头不在这条胡同叫卖了,他的吆喝声换到了别的地方。后来,连他那瘦小的身影都看不见了,小孟多次寻找也没找到过,留给他的只是那一串浑厚响亮的叫卖声,他记了一辈子。
酸辣碗坨从此也就失传了,后来听说这酸辣碗坨就是现在流行的煎粉儿,只是将碗里蒸换成了锅里炒,但已经不再是老佟头的味道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统观全文,文中写了老佟头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将小孟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在文中横线处。
3.本文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作者是怎样将看似零散的材料组织到一起的?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已经不再是老佟头的味道了”这句话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秘密
靳雪明
①冬日午后三点,阳光喧腾腾的,整个世间像一个巨大的、刚出锅的白面馒头。
②我推车出院门的时候,对门邻居五岁小男孩洋洋站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辆玩具铲车。听到响声,他那双大眼睛的视线落在我身上。我故意不去看他,低着头把车架支好。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大眼睛始终在我身上打转,似乎想要挖掘出什么线索。
③巷子里静悄悄的。这个时间点基本是没人的,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我紧抿着嘴唇,抱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用钢丝紧紧固定在车上。卖了半辈子糖葫芦,怎么着这“刘记糖葫芦”的名声也传播在外。每一颗山楂都经过我精挑细选,圆滚滚、红彤彤,在外面裹一层亮晶晶的糖衣,一入口,酸甜软糯甜到心里。
④洋洋仍旧看着我。虽然我避开他的眼神,但余光和第六感清晰地告诉我这个事实。就像以前平常一样,他会目送我跨上车出发,直到转弯驶出他的视线。
⑤就在我准备跨上车扭动电门的时候,一个声音传进我的耳膜。
⑥“你是哑巴吗?”
⑦我花了半分钟的时间,确定这句话出自洋洋的嘴巴。我不置可否,又一次扭动电门。
⑧“爷爷,你是哑巴吗?怎么不说话?”
⑨我又一次听见了相同问话。活了六十多岁,第一次有人说我是个哑巴。
⑩我一脚撑地,一脚踩在踏板上,扭头看着眼前质疑我的小男孩,想用成年人的语气怼回去。紧接着,老伴拉长脸、恶狠狠地跟我说的话在耳边响起。
“这辈子,不许跟对门他们家任何一个人说一句话。老死不相往来!”
那是对门这个小男孩洋洋还在襁褓中时,他家的狗狗在我家大门口“惠赐”了一堆耙粑。接下来,这事儿一来二去,几代人参战、破口大骂,结果就是我和老伴都成了洋洋眼里的“哑巴”,再不同他们有任何交流。这是孩子小小的内心里认知不到的旧事了。
我第三次准备扭动电门。
“爷爷,你是哑巴吗?可我看到你跟别人说话呀。”
看来洋洋今天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我不回答,或许还会有第四问、第五问。我松开电门,索性从电车上下来,支好车,走到离洋洋一米远的地方。我再不说话,就真成了哑巴了。
“你看到我跟别人说话,还这么说?”我的语气不阴不阳。
“那你怎么从来不跟我们说话呢?”洋洋仍旧天真地问。
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一个尚未明辨是非的孩子解释大人之间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我调整了一下语气。“这不是你一个小孩该操心的事情。”我尽量语气平缓下来。
洋洋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爷爷,你的糖葫芦看起来真好吃。”他的注意力转移了。“那当然。谁不知道我‘糖葫芦刘’的名声。”我有些得意。
“我能吃一串吗?”“你有钱吗?”
“我没钱。要不我跟妈妈要钱去。”“不行不行不行!坚决不行!”我一连串地反对。
洋洋眼神里渴盼的火苗渐渐暗淡下去。我心里一紧,骂了自己一声,从草靶子上取下一串糖葫芦,递到洋洋面前。
“给你,不要钱,但是有个条件。”我说。
“什么条件?”洋洋眼睛里又升腾起希望。
“我给你糖葫芦的事情,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尤其是对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紧绷着脸,严肃地说。
“不说,肯……定不说。”洋洋说肯定两个字的时候,拉长语调,加重了语气。“那好,给你。”
洋洋接过糖葫芦,咬了一颗,吧唧吧唧咀嚼着。脸上是满足的神情。“太好吃了!”我满意地笑了,转身要走。
“爷爷,你玩玩具吗?我把我玩具给你玩。”洋洋突然把手里的玩具铲车递到我面前。“玩具?”我懵了一下,还真没玩过。我接过来,在手里摩挲着。
“爷爷,记得,这是咱们的秘密哦!”洋洋神秘兮兮地说。“嗯!秘密!”
“拉钩!谁也不许说出去哦!”洋洋伸出右手小指头,阳光包裹着他整只手,他的手温暖泛着光晕。我也伸出右手小指头,勾住他的小手。
“说话算数,一百年不许变!”洋洋拉着勾摇了摇,伸出大拇指,跟我的大拇指碰了碰头。
我们之间好像有了某种默契。以后我出门的时候,只要巷子里没人,我跟洋洋就会聊一会。我给他糖葫芦吃,他把玩具让我玩。我们很开心。
这个秘密能永远保持下去吗?或者……还需要保守下去吗?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个“秘密”。
6.文中三次出现小男孩的疑问“你是哑巴吗”,有什么作用?
7.根据文意,你认为这个秘密需要保守下去吗?为什么?
8.同样是处理邻里矛盾,清代学士张英书信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而本文中这两户人家因小事而针锋相对,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请想个办法化解矛盾,做到“得理巧饶人”,并阐释这个办法巧妙之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牌
宏亮
①新更换的站牌,像一座老人雕刻立在大桥头。
②这里,每天天不亮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它是老区通向新区的中转站,又是繁忙地段。设置了几处隔离带,但还是没缓解上下车拥挤现象。等车人说,那块站牌,像一根冰冷的电线杆伫立在那里,啥事也不管。
③不知何时,站点儿来了一位身穿旧军服,腰扎绿皮带,肩挎斜背包,手持小红旗的老头。
④刚开始时,谁也没注意到他,都当他是等车人。后来,车一进站,他就挥舞手中的小红旗,不断重复口令:“别挤,别挤,按秩序上下车!”等车时,又耐心回答乘客站名和线路。
⑤人们看到这位老头,腰板硬朗,双腿一站笔直,动作很干练,虽然帽檐下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像当过兵的人。
⑥一些人用怪怪的嘲笑目光看着老头,说他闲的,穿一身黄不黄,绿不绿军装。可老头却不在意,总是面带微笑乐呵呵做好“执勤”工作。
⑦“这老头,一个月不少挣吧?”“人家是义务的,没工资。”几个等车人在闲聊。一到月底,大爷就走进支队长的办公室。出来时,总见大爷拿着红本,笑眯眯在摸着自己的腰包。
⑧有人猜测,老头准领工资了。
⑨时间长了,知道老头姓张,都叫他张大爷。“张大爷,看您的一身着装和那个动作,当过兵吧!”小伙们围过来问大爷。可张大爷微微一笑说:“我喜欢穿黄衣服,活动活动胳膊腿,练站功,身体好。”
⑩张大爷的站功,真让人们敬佩。车进站挺胸、抬头、敬礼、车停靠点喊着口令,车开动目视前方,举旗挥动。大爷的举动成了路口上一道最特殊的风景。
在这条路上,有五十多班次公交车,站点二十多个,因编制所限,站点没设过协管员。张大爷,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当起了指路员。刚开始,张大爷对乘客提出的小区不全熟悉,有时也答不出来站名。
“小孙,铁匠沟在哪儿下车”张大爷走到车窗问司机。“线路上没有这个屯啊!”“同志,你等等,我问下交警。”张大爷跑去问交警。
到了晚上,张大爷找来老友咨询得知,南屯中的里沟,早时没名,一位姓穆的铁匠来到这沟里,娶了媳妇,后来有了孩子在沟里成了几家人。从此,山那边人都叫铁匠沟。张大爷把这沟名记在本上了。
星期天,张大爷骑着自行车,来到新开发的小区打听路名。一栋楼一条街摸清开发前的自然屯名。他把打听到的原路名,用扑克牌叠成方块,按颜色分成四种,新名后面标上老名,画成红黄图型。“爸,你又把在部队时学的旗语兵专业用上了。”张大爷笑了笑,摆了手,“这是秘密不准说。”女儿按老爸“指示”把图打成了小册子,张大爷躺在被窝里一遍又一遍背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大爷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背熟了周边二十几个自然屯新老名,只要乘客提出所去地点,他都能告诉在哪站下车,哪站中转。新站牌立上后,等车人多了,笑声也多了,张大爷的腰板更直了,因为他心中有了“线路图”。
一次,一位外地的老太太拎着包裹,下了火车要去外甥家,又不知是啥屯。走到站点看见了张大爷,急忙上前求助:“大兄弟,我要去外甥家,忘了他家住啥屯,你能帮我找下吗?”
“老姐姐,您别着急,我试试看。”张大爷指了指站牌问,老太太摇头说不是,只说外甥家那个屯有山,小时候常跟弟弟常上山采蘑菇。张大爷跑到市场管理所,打听到上岭屯,常有人来卖红山蘑菇。请管理人员帮忙,电话打到村里,果然找对了人,家人正在联系呢。
“交警同志,太谢谢您了!”那位外甥握着张大爷手说。“我不是交警,是站牌人。”“啊,站牌人?”全屋人都笑了。
细心的等车人看见张大爷猫腰敲打腿,送来护膝袋、风湿膏让他保养。他贴上后见人就说,我要为大家站好岗。
阵子,张大爷没出现在站点,一阵子,张大爷没出现在站点,有人说他病了,还有人说城市来了一批“小红帽”志愿者,可站牌上那面小红旗还在飘着。
(选自《江山文学》有删改)
9.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张大爷的哪几件事?
10.第⑥~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1.班级准备开展“最受欢迎的小说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从人物形象角度为张大爷写一段推荐语。
12.标题“站牌”具有多重意蕴,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号声
①爷爷已卧床三天。三天里,他只能勉强吃一点我们喂给他的米汤。下午,父母出去给爷爷准备后事用品。我坐在他的床边,说是陪他,其实是怕他突然走了没有家人在身旁。
②爷爷很安静地躺着,脸上毫无血色,曾经凸鼓的两腮凹陷成两个深坑,看得人心里很不好受。太阳偏西时,爷爷说要喝水。我立即拿勺子来喂他,他却要坐起来。我小心地将他扶坐在床上,后背垫上枕头,喂他喝下几口水。
③爷爷显然耗费了不少体力,喘息声有些粗重。我要扶他躺下。他摇头,从床头摸出一把锃亮的铜钥匙,递给我,指着床头的木箱子叫我打开。我照做,又按照他的指示从箱角处翻出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捧到他的手边。
④爷爷颤巍巍的手在匣子上抚了抚,脸上有了淡淡的血色。
⑤在我的协助下,爷爷打开木匣,又揭去裹了几道的红绸布,一把锃亮的黄铜军号露出来。
⑥“真有这把军号啊!”我惊叫道。
⑦爷爷不作声,脸上的血色浓了不少,定定地看着军号:手指粗的铜管,回形针一般盘绕成两圈,一头是号嘴,一头是喇叭口。午后的阳光从窗子里泄进来,落在爷爷的光头顶上,落在号身上,都反射着金黄的亮光。
⑧“那年,领导说要看看它,证明你……”
⑨爷爷微微摇一下头,示意我不要说,两只颤抖的手在军号上摩挲着。突然,爷爷用右手一把抓住号把——那干瘦的手竟然不再颤抖,并且看上去似乎充满了力气。顿了顿,他抬起头,左手做出叉腰状,右手抬起铜号,号嘴对上自己的嘴,两边的腮帮同时蠕动着,鼓胀起来。我紧张地看着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爷爷十八岁就上了战场,是最优秀的司号员,只是这么多年来从没听他吹过一次号,我也曾多次问过他相关的事,他却一次不开口。今天,他要吹上一回?我急切地等待着,不料他的手腕猛然一沉,铜号也落在被子上。我急忙要帮他。他摇头轻叹,看着我,似乎为自己的无力充满歉意。
⑩爷爷的这一动作,我在哪里见过?
想起来了——
我七八岁那年过年,村里唱戏,戏名早已忘记,只记得那天的演员们在戏台上用长枪短棍不停地打,还伴随着密集的鼓声、号声。台下的货郎王奶奶很会营销,鼓号声一起,她就拿着一把不知道是真铜还是镀铜的小喇叭“嘟嘟嘟”地吹。于是孩子们千方百计从大人那里要来钱,买一把,跟台上互动起来,场面很是壮观。
我也买了一把,戏散场后回家见爷爷独自倚躺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紧闭双眼,就悄悄溜到他身后,将小喇叭对着他的一只耳朵,用已经胀痛的嘴巴狠狠一吹。爷爷惊得从椅子上突然蹿起,发现是我时,一把夺过小喇叭,厉声道:“谁?谁叫你吹的?”
我这才感觉到爷爷今天的异常:爷爷很爱看戏,十里八村但凡有戏,他不惜耽误繁忙的农活也去看。爷爷看戏有个特点,一看到戏里有人落难,他就像那些老太太们一样,直掉眼泪。你可以想见,一个一米八一、身材魁梧、腰板挺直的庄稼老汉,众目睽睽下抹眼泪,抽鼻子,是多么的滑稽。为此,爷爷受到村里除了奶奶之外的所有人的嘲笑,但他依然逢戏必看,逢难必哭,甚至一些平淡的戏词也能让他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今天,戏就在村里,他怎么没有去?
爷爷或许觉得刚才的声音太高吓到我了吧,语气柔和起来:“不是这样吹的,是这样。”他左手叉腰,右手夸张地握着小喇叭,小喇叭嘴凑到嘴边,腮帮鼓起……突然,爷爷一声轻叹,右手一耷拉,小喇叭往我手里一塞,低头走出院子。
“爷爷,想吹,就吹一回吧。”我双手捧起铜号,将号嘴送到爷爷嘴边。
爷的两腮又开始蠕动、鼓胀起来,他似乎已下决心要吹了。我正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手机录下这珍贵的视频,爷爷却轻轻推开我的手,摇摇头,要我放他躺下。
“不吹,不能吹。”爷爷平静地躺在床上,将一只手伸给我,“我说过,一生都不……”
“爷爷,不吹,咱不吹。”我用两只手紧紧握着爷爷的手。
“司号员动动嘴,千军万马……跑断腿。”爷爷的呼吸突然急促,两条浑浊的泪线从两边的眼角流下来,“不,不是……跑断腿,是,是……”
爷爷生于1932年,去世后,我多方查阅资料和走访求证,确认爷爷当年参加了一次惨烈的战役,他所在的团,活着回来的是个位数。
13.小说写“我”陪爷爷走完成生命最后历程的经过,请结合内容完成填空。
人物情节 爷爷让“我”拿出军号 ②__________ 爷爷拒绝吹军号
“我” ①_____________ 紧张 理解
爷爷 内心激动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14.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爷爷临终前让“我”拿军号,只是为了弥补多年前没有教“我”吹喇叭的遗憾。
B.第 段通过写爷爷看戏爱落泪表现他性格温和,使下文对爷爷语气的柔和描写显得自然。
C.第 段中爷爷并未吹响喇叭,是觉得吹奏货郎摊上的喇叭有损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军号手的尊严。
D.小说不止一处运用插叙的手法,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使爷爷的形象更加丰满。
15.小说中爷爷最终没有吹响号声,因此,小说题目改成“爷爷的军号”是不是更恰当?为什么?
16.这篇小说以一段补叙结尾,独具匠心。请回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描摹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铁塔行云
曹洪蔚
①钟如是过八十大寿那天,没看到范稼轩的影子,一时心生孤疑。每年生日,他都笑呵呵乐颠颠地跑过来,从没落下过一回,今年这是怎么了,没得罪过他呀。谁来了,记不住。谁没来,记得清。人老了,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②几番打听,才知道稼轩家发生变故:开春的时候,他闺女在南方出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老伴因思女伤身,撒手人寰。自此,那个爱说爱笑好热闹的稼轩,苦成了一个闷葫芦,不爱出门,不肯扎堆,每天躺在家里抽闷烟,喝闷酒。喝多了,就哭一阵,号一阵,笑累了睡一阵,睡醒了,循环往复。
③钟如是坐不住了,摇着轮椅,穿了三条街,才敲开了稼轩的屋门。稼轩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头发杂乱,胡须荒长,瘦得脖子上挑起了筋。“师父,我撑不下去了,我想早点走,去那边找她们娘俩,师父哎——”稼轩扑倒在钟如是的腿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钟如是展泪,然后把一双手搭在稼轩的肩上,他说:“稼轩哪,你想过没有,你若不打起精神,有个好歹,妻女天上有知,也会心魂不安哪。稼轩,你是个明白人,可别犯糊涂。
④临走,钟如是对稼轩说:“出版社把我的摄影作品集样书寄来了,想明白了,哪天去我家一趟,帮我把把关。”钟如是年龄上大稼轩一轮。他原来在报社工作,一辈子搞摄影。稼轩退休后,经人引荐,拜钟如是为师,学习摄影艺术,乐得有事可做。
⑤周末,稼轩一早就来了,还理了发,剃了须,人精神了不少,看起来愈发清瘦了。翻着作品集,钟如是说:“稼轩,你不觉得这册子里还少一张图吗?”稼轩问:“师父,少了哪张?”“铁塔行云。我操心了一辈子,也没能抓拍到,这成了我一生的憾事。”
⑥汴梁城西北角的开宝寺内,有一座铁塔。这塔并非铁铸,由赭色琉璃砖镶砌而成,栉风沐雨后,渐变成深厚凝重的铁色,故称“铁塔”。该塔八棱塔身,雕饰华丽,飞檐凌空,银铃高悬,高约60米。塔内有砖砌登道,共168级台阶,绕柱盘旋,状若天梯。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⑦最初,铁塔立身汴梁夷山之巅,塔高基厚,俯瞰城郭,四周常有气来雾往,白云绕塔,檐挑祥云,铁塔行云,乃汴梁八景之一。后历经多次水患,黄沙淤城,夷山不见踪迹,塔身被埋数米,失了伟岸之姿。铁塔行云,盛景难现。难现,不等于绝迹。据说,在世的人中,铁塔公园的园艺师黄师傅就见过一次。那晚,黄师傅和几个工友连夜赶制彩灯,熬了个通宵。东方发亮的时候,黄师傅出去散步,忽然看见一朵白云像棉团一样,正自南向北飘向塔身,恰好停留在五六层之间。这不正是传说中的“铁塔行云”吗?黄师傅看呆了,一时竟忘了赶回去取相机拍照。待取来相机,走近铁塔,那朵云也已飘散,没了影踪。
⑧“拍不到铁塔行云,我死也难以瞑目呀。只是,如今人老体弱,腿脚也不灵便,看来只有抱憾终身了。”说起这事,钟如是泛起无限伤感。稼轩看着师父空着的裤管,一时面露愧色。那年,他随师父去一处野山外拍,一块山石不知被谁蹬落下来。稼轩正出神地立在那里取景拍照,对滚石毫无察觉,师父见了,一脚将他踢开,自己却被砸断了右腿。跟师父告别时,稼轩说:“师父,不知道您对这张图如此在意,我来试试吧。”钟如是看着稼轩,满眼期待。然后说了一句很煽情的话:“其实,人的心里,该有这样一片云。”
⑨从这天起,替师父抓拍“铁塔行云”图,成了稼轩唯一的念想。每天一大早,他就背上摄影器材,走进铁塔公园。选定位置后,扎稳三脚架,装好相机,然后绕塔散步,看天观云,等待时机。只是,铁塔行云景观始终没有出现。这期间,附近来了一个练剑的老者,一头白发,一缕白须,一袭白衣,却身手矫健,神采奕奕。后来,稼轩支好相机后,就跟着白衣老者习练剑术,练着练着,竟有些兴趣盎然,格外上心,一招一式,也像模像样,深得老者夸赞。练功期间,稼轩并非心无旁骛,他时不时放眼塔身,期待盛景再现。
⑩这天,稼轩背着相机刚走出铁塔公园,师父钟如是的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说,父亲钟如是昨晚突然发病,病情危重。稼轩心口一阵疼痛,腿脚发软,险些栽倒。他急忙赶到医院,见师父身上布满了管子。稼轩半跪在师父床前,打开随身带来的平板电脑,对师父说:“师父,我是稼轩哪。师父,你要的铁塔行云,我拍到了。”师父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图片上天空蔚蓝,风清气朗,高耸的铁塔上端,一片白云悠然絮动,如梦如幻,好一幅铁塔行云图。师父又把目光转向稼轩,见稼轩发蓄板寸,面透红光,清爽利落,微弱的目光里满含欣慰。
放下电脑,稼轩用双手捧起师父弯曲着的右手。“好好生活。”似乎用尽了全部的气力,师父给稼轩留下最后一句话。师父的手在一点点变凉,稼轩却依然紧紧地握着,泪如雨下。他不知道师父看出来没有,那片云,其实是他P上去的。
睁开泪眼,稼轩看见,那位练剑的白衣老者,不知什么时候也走进了病房。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19期)
17.请梳理小说情节,补全表格。
妻女去世 ①
翻阅作品集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盎然学剑术
④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师父良苦用心
18.赏析下面这段文字。
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19.小说设计练剑的老者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20.主人公名为“稼轩”,和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自号相同。请你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谈谈作者以此作为小说主人公名字的用意。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偷书记
何君华
①我实在太喜欢那本书了,那本精装的带插图的《西游记》,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
②我在苏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念寄宿初中,我们每天下午5点放学,6点上晚自习,这一个小时我们用来吃晚饭和自由活动。我没时间吃晚饭,也没时间自由活动,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头一个冲出教室,跑到位于苏木街道中央的新华书店去读《西游记》。新华书店五点半关门,如果不跑快点的话,看不上几页我就得“打道回府”了。
③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可是电视剧拍得有点不过瘾,而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简直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④新华书店的售货员跟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等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店门口时,他总是要微微地冲我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或是跟我打趣:“哟,再不来我可要关门啦!”
⑤我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便冲进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前,熟练地在第三层书架上找出那本《西游记》,争分夺秒地读起来。
⑥苏木初中跟新华书店有一里多路程,留给我读书的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你不知道,20分钟时间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简直太短暂了。很快,读得入神的我便会被那句熟悉的提示语打断。彼时不知道售货员已经呼喊几次了,可我此时此刻方才听到。我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书架上,又马不停蹄地跑回学校食堂去打晚饭。
⑦是的,我总是最后一个赶去食堂打饭,这时往往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了,可我并不觉得后悔。
⑧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
⑨是偶然发现新华书店后面连接库房门的门闩没有真正上锁的。售货员每次去库房里取书都是轻轻地将它掩上,并没有将锁锁上,而库房的后门则是从里面通过门闩闩住的。也就是说,我只要趁售货员不注意,将库房后门的门闩偷偷抽开,再将库房前门的门锁虚挂在门闩上就可以了。
⑩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我走的是新华书店的后门,而不是正门。我用手一推,库房的后门果然开着!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我摸进库房,再摸开库房前门,在熟悉的位置上“拿”到《西游记》,然后将两道门轻轻掩好,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我将《西游记》藏在宿舍床铺的枕头底下,不敢拿出来示人。这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去新华书店,可我又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将《西游记》拿出来读。这种感觉太熬人了,我盼望着周末快点到来,我好拿着书回家去读。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额吉(蒙古语,母亲的意思)赶着羊群出去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将《西游记》从书包里掏出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你手里拿的什么书?哪里来的?”我读得太入迷,不知什么时候额吉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吓了一跳,额吉见我惊吓过度的样子,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我便不打算隐瞒,将去新华书店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额吉。说完,我等着额吉将原本用来赶羊的皮鞭抽打在我身上。
可是过了许久,额吉手中的鞭子也没有扬起来。额吉忽地瘫坐在地,放声大哭起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生了个窃贼!”我跪倒在额吉身前,不停地向额吉认错,祈求额吉的原谅。
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到了新华书店。面对那么信任我的售货员,我早已经羞愧得抬不起头,而售货员其实早已经知晓一切:“你每次来都读那本《西游记》,现在这本书不见了,我当然猜到了是谁拿走了它,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这本书还回来……”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额吉将兜里拉拉杂杂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爱的《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如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尽管已经读过多遍,它的书页也已经泛黄,但我确信,我将一辈子珍藏它。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4-05-06,有删改)
21.【读·理】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小说情节。
22.【读·析】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作用。
23.【读·品】品读第 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24.【读·悟】阅读要关注文章的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将一辈子珍藏它”意蕴的理解。
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 考点一 小说阅读 参考答案
【考点实战演练】
一、【2024年吉林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城煎粉
赵冬
①吉林老城,老辈人都熟悉那一串吆喝声,那亮嗓一如老北京卖菜的那般行云流水。那天与邻居们聊起来,白发苍苍的孟老伯依稀还记得那响亮而有力的叫卖声:“酸辣啊——唔碗——坨啊——啊哎——!”
②孟老伯当时只有几岁,闻吆喝声起,就会赶紧跑出大门,去闻一闻那个味道。熟悉的吆喝声不知让他咽了多少次口水,淌了多少次哈喇子。
③吆喝声出自一个叫老佟头的口中,他身体有些瘦弱,但嗓门异常洪亮,伴着浓重的鼻音,声音能穿过几条街巷。住户们都认识老佟头,他住在西关,以挑担叫卖为生。他夏天挎一只筐卖樱桃,但不用纸口袋装,而是用椴树叶,俗称玻璃叶;冬天他挑担卖“卤煮鸡”,一直卖到夜里,背的箱子总是擦得干干净净的。他经常手提一盏煤油灯,灯罩锃明瓦亮,叫卖声变成了:“卤——煮鸡。”若是哪家想吃点消夜,喝点烧酒,这卤煮鸡真可算下酒的美味。小孟记得家里来了客人,父母晚间经常买老佟头的卤煮鸡,那美味香得满屋子都爆了,不管少吃多吃,就是吃不够。
④春秋两季不冷也不热,是卖酸辣碗坨的好时候。老人左肩背着装有碗坨、作料和小碗的箱子,一手提米醋壶,若是夜间则另一只手提一盏煤油灯,走街串巷,连声叫卖:“酸辣啊碗坨喔啊嗯!”只要有人来买,他就放下箱子,取出一只碗坨。用小刀先横后竖切出波状的片和条,加红辣椒油、麻酱、芥末、蒜泥,边加边问:“要辣椒吗?要芥末吗?”吃的人搅拌后用鼻子一闻,啊呀,香啊!吃到嘴儿里,真是享受了,其味极鲜美!
⑤老城的食品加工业十分发达,门类很广,碾、磨,油、酱、醋,保、烧锅等百业俱全。由淀粉制成的粉条、粉皮、粉坨等副食品,味道绵软香醇,尤其是酸辣碗坨,男女老少都特别喜爱这一口。
⑥全城只有老佟头一个人会做碗坨,所以很多人都记住了他。
⑦小孟记得自己家住在一条很浅的胡同,胡同口有条前新街,小孟从家里穿出去就能到那里。每当夕阳西下,从一条窄胡同里就会走出一个老头,个子不高,挑着木箱……他一吆喝起来,声音就像北山庙里的晨钟,震跑了黄昏的静谧。听见吆喝声,小孟就会立刻扔掉手里的东西,跑到前新街口,看老佟头是假,想闻闻味儿是真。
⑧前新街住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她先生在外县教书,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平时就是女人领着女儿过日子。女人每天黄昏时分都要去接念小学的女儿回家。有一天,小孟看见女人接孩子回来时,刚好路过老佟头的担子旁,小女孩闻着味儿就跑了过去,跟妈妈说想吃。女人对老佟头笑着说:“老伯,来一碗吧。”
⑨老佟头放下箱子打开盖儿,小孟也凑了过去,看箱子里装了很多小罐子,罐子旁边摆了许多红黑的荞麦面坨,后来才知道这酸辣碗坨是用荞麦面加淀粉放入小碗蒸出的。老佟头一手托住个碗坨,另一只手执一小刀灵活地横竖切断,放入碗内,从一个个小罐子里舀出蒜末、辣椒末、芥末……再从扁壶里倒些醋,熟练地弄好了,端给了女孩。看着女孩大口地吃,他弯着腰笑着问女孩好不好吃,那样子看着非常满足。等孩子吃完,女人掏出钱递给老佟头时,老头推却了,说不要钱。女人说怎么能白吃人家的,非要给,怎奈老头就是不要。________________,小孟在一旁都看傻了眼。
⑩老佟头对女人说:“丫头可爱着呢!怪招人稀罕的,爱吃就来吃,一碗粉没啥,俺供得起。”话这样说了,再往后,只要老佟头见到这对母女,立马停下来,就给女孩子拌上一碗。那几年,女孩没少吃。女人很是过意不去,她会裁剪,亲自到布店买布,给老佟头做了身衣服。老佟头穿上新衣服,别提有多合身了,这是手艺品,缝制工整、针脚细密,乐得老头回家就把衣服供了起来,不过年节决不穿。
又过了些年,老佟头不在这条胡同叫卖了,他的吆喝声换到了别的地方。后来,连他那瘦小的身影都看不见了,小孟多次寻找也没找到过,留给他的只是那一串浑厚响亮的叫卖声,他记了一辈子。
酸辣碗坨从此也就失传了,后来听说这酸辣碗坨就是现在流行的煎粉儿,只是将碗里蒸换成了锅里炒,但已经不再是老佟头的味道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统观全文,文中写了老佟头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将小孟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在文中横线处。
3.本文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作者是怎样将看似零散的材料组织到一起的?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已经不再是老佟头的味道了”这句话的含义。
1.(1)老佟头一年四季吆喝卖货。 (2)老佟头免费给女孩吃碗坨。
(3)老佟头收到衣服舍不得穿。 (4)老佟头的吆喝声换到了别的地方。
2.示例一:这件事真是太奇怪了!卖碗坨不就是为了赚钱嘛,怎么不要钱 示例二:实货的不要钱,这可真是新鲜事儿
3.示例一: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突出老佟头的人物形象。
示例二:以小孟的视角将材料组织到一起。
示例三:以“老城煎粉”或“碗坨”为线索,贯穿全文,组织材料。
4.现在流行的煎粉儿已经不再是老佟头酸辣碗坨的味道;对老佟头手艺高超的钦佩;对老佟头勤劳、淳朴、善良等可贵品质的赞美;对酸辣碗坨的怀念;对酸辣碗坨手艺失传的惋惜和遗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秘密
靳雪明
①冬日午后三点,阳光喧腾腾的,整个世间像一个巨大的、刚出锅的白面馒头。
②我推车出院门的时候,对门邻居五岁小男孩洋洋站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辆玩具铲车。听到响声,他那双大眼睛的视线落在我身上。我故意不去看他,低着头把车架支好。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大眼睛始终在我身上打转,似乎想要挖掘出什么线索。
③巷子里静悄悄的。这个时间点基本是没人的,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我紧抿着嘴唇,抱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用钢丝紧紧固定在车上。卖了半辈子糖葫芦,怎么着这“刘记糖葫芦”的名声也传播在外。每一颗山楂都经过我精挑细选,圆滚滚、红彤彤,在外面裹一层亮晶晶的糖衣,一入口,酸甜软糯甜到心里。
④洋洋仍旧看着我。虽然我避开他的眼神,但余光和第六感清晰地告诉我这个事实。就像以前平常一样,他会目送我跨上车出发,直到转弯驶出他的视线。
⑤就在我准备跨上车扭动电门的时候,一个声音传进我的耳膜。
⑥“你是哑巴吗?”
⑦我花了半分钟的时间,确定这句话出自洋洋的嘴巴。我不置可否,又一次扭动电门。
⑧“爷爷,你是哑巴吗?怎么不说话?”
⑨我又一次听见了相同问话。活了六十多岁,第一次有人说我是个哑巴。
⑩我一脚撑地,一脚踩在踏板上,扭头看着眼前质疑我的小男孩,想用成年人的语气怼回去。紧接着,老伴拉长脸、恶狠狠地跟我说的话在耳边响起。
“这辈子,不许跟对门他们家任何一个人说一句话。老死不相往来!”
那是对门这个小男孩洋洋还在襁褓中时,他家的狗狗在我家大门口“惠赐”了一堆耙粑。接下来,这事儿一来二去,几代人参战、破口大骂,结果就是我和老伴都成了洋洋眼里的“哑巴”,再不同他们有任何交流。这是孩子小小的内心里认知不到的旧事了。
我第三次准备扭动电门。
“爷爷,你是哑巴吗?可我看到你跟别人说话呀。”
看来洋洋今天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我不回答,或许还会有第四问、第五问。我松开电门,索性从电车上下来,支好车,走到离洋洋一米远的地方。我再不说话,就真成了哑巴了。
“你看到我跟别人说话,还这么说?”我的语气不阴不阳。
“那你怎么从来不跟我们说话呢?”洋洋仍旧天真地问。
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一个尚未明辨是非的孩子解释大人之间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我调整了一下语气。“这不是你一个小孩该操心的事情。”我尽量语气平缓下来。
洋洋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爷爷,你的糖葫芦看起来真好吃。”他的注意力转移了。“那当然。谁不知道我‘糖葫芦刘’的名声。”我有些得意。
“我能吃一串吗?”“你有钱吗?”
“我没钱。要不我跟妈妈要钱去。”“不行不行不行!坚决不行!”我一连串地反对。
洋洋眼神里渴盼的火苗渐渐暗淡下去。我心里一紧,骂了自己一声,从草靶子上取下一串糖葫芦,递到洋洋面前。
“给你,不要钱,但是有个条件。”我说。
“什么条件?”洋洋眼睛里又升腾起希望。
“我给你糖葫芦的事情,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尤其是对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紧绷着脸,严肃地说。
“不说,肯……定不说。”洋洋说肯定两个字的时候,拉长语调,加重了语气。“那好,给你。”
洋洋接过糖葫芦,咬了一颗,吧唧吧唧咀嚼着。脸上是满足的神情。“太好吃了!”我满意地笑了,转身要走。
“爷爷,你玩玩具吗?我把我玩具给你玩。”洋洋突然把手里的玩具铲车递到我面前。“玩具?”我懵了一下,还真没玩过。我接过来,在手里摩挲着。
“爷爷,记得,这是咱们的秘密哦!”洋洋神秘兮兮地说。“嗯!秘密!”
“拉钩!谁也不许说出去哦!”洋洋伸出右手小指头,阳光包裹着他整只手,他的手温暖泛着光晕。我也伸出右手小指头,勾住他的小手。
“说话算数,一百年不许变!”洋洋拉着勾摇了摇,伸出大拇指,跟我的大拇指碰了碰头。
我们之间好像有了某种默契。以后我出门的时候,只要巷子里没人,我跟洋洋就会聊一会。我给他糖葫芦吃,他把玩具让我玩。我们很开心。
这个秘密能永远保持下去吗?或者……还需要保守下去吗?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个“秘密”。
6.文中三次出现小男孩的疑问“你是哑巴吗”,有什么作用?
7.根据文意,你认为这个秘密需要保守下去吗?为什么?
8.同样是处理邻里矛盾,清代学士张英书信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而本文中这两户人家因小事而针锋相对,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请想个办法化解矛盾,做到“得理巧饶人”,并阐释这个办法巧妙之处。
5.秘密一:“我“从来不和小男孩说话的原因。秘密二:“我”给小男孩糖葫芦,小男孩给“我“玩他的玩具。
6.表现小男孩的好奇心理;反映出“我“之前与小男孩及其家人“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间接表现出“我“不愿意理睬他的心理; 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小男孩这样反复地追问,才使“我“不得不违背“诺言”与小男孩对话,以致于有了后来的“秘密”。
7.示例:不需要保守秘密了,本来矛盾源头就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儿,再有了这忘年之交,两家没有理由再僵持下去。
8.示例:我会先做一根又大又长的糖葫芦给洋洋,教他好东西要和家人分享;这样孩子的父母也就知道了我们的秘密,相信他 们也会让洋洋拿什么东西回赠给我们,两家从此和谐共处。这个办法巧在抓住了中国人“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礼仪习惯,我们家 先行示好并拿了东西,对门如果不理不睬就显得没有礼貌,或给人以占了便宜的感觉,所以也会拿东西回赠。一来二往自然矛 盾就消除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牌
宏亮
①新更换的站牌,像一座老人雕刻立在大桥头。
②这里,每天天不亮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它是老区通向新区的中转站,又是繁忙地段。设置了几处隔离带,但还是没缓解上下车拥挤现象。等车人说,那块站牌,像一根冰冷的电线杆伫立在那里,啥事也不管。
③不知何时,站点儿来了一位身穿旧军服,腰扎绿皮带,肩挎斜背包,手持小红旗的老头。
④刚开始时,谁也没注意到他,都当他是等车人。后来,车一进站,他就挥舞手中的小红旗,不断重复口令:“别挤,别挤,按秩序上下车!”等车时,又耐心回答乘客站名和线路。
⑤人们看到这位老头,腰板硬朗,双腿一站笔直,动作很干练,虽然帽檐下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像当过兵的人。
⑥一些人用怪怪的嘲笑目光看着老头,说他闲的,穿一身黄不黄,绿不绿军装。可老头却不在意,总是面带微笑乐呵呵做好“执勤”工作。
⑦“这老头,一个月不少挣吧?”“人家是义务的,没工资。”几个等车人在闲聊。一到月底,大爷就走进支队长的办公室。出来时,总见大爷拿着红本,笑眯眯在摸着自己的腰包。
⑧有人猜测,老头准领工资了。
⑨时间长了,知道老头姓张,都叫他张大爷。“张大爷,看您的一身着装和那个动作,当过兵吧!”小伙们围过来问大爷。可张大爷微微一笑说:“我喜欢穿黄衣服,活动活动胳膊腿,练站功,身体好。”
⑩张大爷的站功,真让人们敬佩。车进站挺胸、抬头、敬礼、车停靠点喊着口令,车开动目视前方,举旗挥动。大爷的举动成了路口上一道最特殊的风景。
在这条路上,有五十多班次公交车,站点二十多个,因编制所限,站点没设过协管员。张大爷,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当起了指路员。刚开始,张大爷对乘客提出的小区不全熟悉,有时也答不出来站名。
“小孙,铁匠沟在哪儿下车”张大爷走到车窗问司机。“线路上没有这个屯啊!”“同志,你等等,我问下交警。”张大爷跑去问交警。
到了晚上,张大爷找来老友咨询得知,南屯中的里沟,早时没名,一位姓穆的铁匠来到这沟里,娶了媳妇,后来有了孩子在沟里成了几家人。从此,山那边人都叫铁匠沟。张大爷把这沟名记在本上了。
星期天,张大爷骑着自行车,来到新开发的小区打听路名。一栋楼一条街摸清开发前的自然屯名。他把打听到的原路名,用扑克牌叠成方块,按颜色分成四种,新名后面标上老名,画成红黄图型。“爸,你又把在部队时学的旗语兵专业用上了。”张大爷笑了笑,摆了手,“这是秘密不准说。”女儿按老爸“指示”把图打成了小册子,张大爷躺在被窝里一遍又一遍背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大爷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背熟了周边二十几个自然屯新老名,只要乘客提出所去地点,他都能告诉在哪站下车,哪站中转。新站牌立上后,等车人多了,笑声也多了,张大爷的腰板更直了,因为他心中有了“线路图”。
一次,一位外地的老太太拎着包裹,下了火车要去外甥家,又不知是啥屯。走到站点看见了张大爷,急忙上前求助:“大兄弟,我要去外甥家,忘了他家住啥屯,你能帮我找下吗?”
“老姐姐,您别着急,我试试看。”张大爷指了指站牌问,老太太摇头说不是,只说外甥家那个屯有山,小时候常跟弟弟常上山采蘑菇。张大爷跑到市场管理所,打听到上岭屯,常有人来卖红山蘑菇。请管理人员帮忙,电话打到村里,果然找对了人,家人正在联系呢。
“交警同志,太谢谢您了!”那位外甥握着张大爷手说。“我不是交警,是站牌人。”“啊,站牌人?”全屋人都笑了。
细心的等车人看见张大爷猫腰敲打腿,送来护膝袋、风湿膏让他保养。他贴上后见人就说,我要为大家站好岗。
阵子,张大爷没出现在站点,一阵子,张大爷没出现在站点,有人说他病了,还有人说城市来了一批“小红帽”志愿者,可站牌上那面小红旗还在飘着。
(选自《江山文学》有删改)
9.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张大爷的哪几件事?
10.第⑥~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1.班级准备开展“最受欢迎的小说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从人物形象角度为张大爷写一段推荐语。
12.标题“站牌”具有多重意蕴,请谈谈你的理解。
9.(1)义务在公交站点维持秩序,解答乘客的疑问。(2)摸清开发前的自然屯名并背熟了周边的新老屯名。(3)帮 助外地老太太找到家人。
10.有利于加剧小说的矛盾: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张大爷不在意人们的猜测、质疑和嘲笑,依 旧热心为人们服务埋下伏笔;烘托出张大爷热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形象。
11.示例:老旗语兵张大爷义务在公交站点维持秩序,回答问路人的咨询,他热情、善良、无私;他不辞辛苦,摸清并 背熟了周边的新老屯名,他执着、耐心、智慧。张大爷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张大爷的品格值得我们赞美。
12.(1)“站牌”指新更换的仁立在车站的站牌。(2)运用比喻修辞,将张大爷维持秩序,帮助乘客时的挺拔形象比作站牌。(3)象征张大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像默默伫立的站牌一样给予他人指引和影响。(4)以“站牌”为题,表达了作 者对张大爷的赞美、敬佩与感激之情。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号声
①爷爷已卧床三天。三天里,他只能勉强吃一点我们喂给他的米汤。下午,父母出去给爷爷准备后事用品。我坐在他的床边,说是陪他,其实是怕他突然走了没有家人在身旁。
②爷爷很安静地躺着,脸上毫无血色,曾经凸鼓的两腮凹陷成两个深坑,看得人心里很不好受。太阳偏西时,爷爷说要喝水。我立即拿勺子来喂他,他却要坐起来。我小心地将他扶坐在床上,后背垫上枕头,喂他喝下几口水。
③爷爷显然耗费了不少体力,喘息声有些粗重。我要扶他躺下。他摇头,从床头摸出一把锃亮的铜钥匙,递给我,指着床头的木箱子叫我打开。我照做,又按照他的指示从箱角处翻出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捧到他的手边。
④爷爷颤巍巍的手在匣子上抚了抚,脸上有了淡淡的血色。
⑤在我的协助下,爷爷打开木匣,又揭去裹了几道的红绸布,一把锃亮的黄铜军号露出来。
⑥“真有这把军号啊!”我惊叫道。
⑦爷爷不作声,脸上的血色浓了不少,定定地看着军号:手指粗的铜管,回形针一般盘绕成两圈,一头是号嘴,一头是喇叭口。午后的阳光从窗子里泄进来,落在爷爷的光头顶上,落在号身上,都反射着金黄的亮光。
⑧“那年,领导说要看看它,证明你……”
⑨爷爷微微摇一下头,示意我不要说,两只颤抖的手在军号上摩挲着。突然,爷爷用右手一把抓住号把——那干瘦的手竟然不再颤抖,并且看上去似乎充满了力气。顿了顿,他抬起头,左手做出叉腰状,右手抬起铜号,号嘴对上自己的嘴,两边的腮帮同时蠕动着,鼓胀起来。我紧张地看着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爷爷十八岁就上了战场,是最优秀的司号员,只是这么多年来从没听他吹过一次号,我也曾多次问过他相关的事,他却一次不开口。今天,他要吹上一回?我急切地等待着,不料他的手腕猛然一沉,铜号也落在被子上。我急忙要帮他。他摇头轻叹,看着我,似乎为自己的无力充满歉意。
⑩爷爷的这一动作,我在哪里见过?
想起来了——
我七八岁那年过年,村里唱戏,戏名早已忘记,只记得那天的演员们在戏台上用长枪短棍不停地打,还伴随着密集的鼓声、号声。台下的货郎王奶奶很会营销,鼓号声一起,她就拿着一把不知道是真铜还是镀铜的小喇叭“嘟嘟嘟”地吹。于是孩子们千方百计从大人那里要来钱,买一把,跟台上互动起来,场面很是壮观。
我也买了一把,戏散场后回家见爷爷独自倚躺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紧闭双眼,就悄悄溜到他身后,将小喇叭对着他的一只耳朵,用已经胀痛的嘴巴狠狠一吹。爷爷惊得从椅子上突然蹿起,发现是我时,一把夺过小喇叭,厉声道:“谁?谁叫你吹的?”
我这才感觉到爷爷今天的异常:爷爷很爱看戏,十里八村但凡有戏,他不惜耽误繁忙的农活也去看。爷爷看戏有个特点,一看到戏里有人落难,他就像那些老太太们一样,直掉眼泪。你可以想见,一个一米八一、身材魁梧、腰板挺直的庄稼老汉,众目睽睽下抹眼泪,抽鼻子,是多么的滑稽。为此,爷爷受到村里除了奶奶之外的所有人的嘲笑,但他依然逢戏必看,逢难必哭,甚至一些平淡的戏词也能让他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今天,戏就在村里,他怎么没有去?
爷爷或许觉得刚才的声音太高吓到我了吧,语气柔和起来:“不是这样吹的,是这样。”他左手叉腰,右手夸张地握着小喇叭,小喇叭嘴凑到嘴边,腮帮鼓起……突然,爷爷一声轻叹,右手一耷拉,小喇叭往我手里一塞,低头走出院子。
“爷爷,想吹,就吹一回吧。”我双手捧起铜号,将号嘴送到爷爷嘴边。
爷的两腮又开始蠕动、鼓胀起来,他似乎已下决心要吹了。我正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手机录下这珍贵的视频,爷爷却轻轻推开我的手,摇摇头,要我放他躺下。
“不吹,不能吹。”爷爷平静地躺在床上,将一只手伸给我,“我说过,一生都不……”
“爷爷,不吹,咱不吹。”我用两只手紧紧握着爷爷的手。
“司号员动动嘴,千军万马……跑断腿。”爷爷的呼吸突然急促,两条浑浊的泪线从两边的眼角流下来,“不,不是……跑断腿,是,是……”
爷爷生于1932年,去世后,我多方查阅资料和走访求证,确认爷爷当年参加了一次惨烈的战役,他所在的团,活着回来的是个位数。
13.小说写“我”陪爷爷走完成生命最后历程的经过,请结合内容完成填空。
人物情节 爷爷让“我”拿出军号 ②__________ 爷爷拒绝吹军号
“我” ①_____________ 紧张 理解
爷爷 内心激动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14.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爷爷临终前让“我”拿军号,只是为了弥补多年前没有教“我”吹喇叭的遗憾。
B.第 段通过写爷爷看戏爱落泪表现他性格温和,使下文对爷爷语气的柔和描写显得自然。
C.第 段中爷爷并未吹响喇叭,是觉得吹奏货郎摊上的喇叭有损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军号手的尊严。
D.小说不止一处运用插叙的手法,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使爷爷的形象更加丰满。
15.小说中爷爷最终没有吹响号声,因此,小说题目改成“爷爷的军号”是不是更恰当?为什么?
16.这篇小说以一段补叙结尾,独具匠心。请回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描摹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13.①惊讶 ②爷爷想吹军③竭尽全力 ④伤心难过
14.D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内容的理解。A.爷爷临终前让“我“拿军号,不只是为了弥补多年前没有教“我“吹喇叭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对牺牲烈士的缅怀。故题干“只是为了弥 补多年前没有教我吹喇叭的遗憾”说法错误;B.第④段通过写爷爷看戏爱落泪表现他性格善良温和重情重义,主要是为了表现生平爱看戏的爷爷这次一反常态的没去看戏,是不 想听到号声,因为号声里有太多的烈士牺牲了。故题干“使下文对爷爷语气的柔和描写显得自然”理解错误;C.第⑤段中爷爷并未吹响喇叭,是因为一方面号声里有太多的烈士牺牲了,爷爷不希望惨剧重演;一方面是爷爷觉得吹奏货郎摊上 的喇叭,是对牺牲烈士的不敬。题干“有损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军号手的尊严”理解错误;故选D。
15.不是。故事情节围绕吹响号声展开;爷爷的号声既是冲锋的指令,也意味着巨大的牺牲,不愿意吹响号声包含着爷 爷对战友的缅怀和对和平的珍惜;声音具有响度,能传播,号声象征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会代代相传。
16.交代了爷爷的身份;解释了爷爷不吹号的原因,揭开了上文种种悬念;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含蓄表达了对 战场上牺牲的革命先辈的缅怀;表达了对和平的珍惜;表现了爷爷的善良、淡泊名利,使爷爷的形象更加高大。(答出两点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铁塔行云
曹洪蔚
①钟如是过八十大寿那天,没看到范稼轩的影子,一时心生孤疑。每年生日,他都笑呵呵乐颠颠地跑过来,从没落下过一回,今年这是怎么了,没得罪过他呀。谁来了,记不住。谁没来,记得清。人老了,大体就是这个样子。
②几番打听,才知道稼轩家发生变故:开春的时候,他闺女在南方出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老伴因思女伤身,撒手人寰。自此,那个爱说爱笑好热闹的稼轩,苦成了一个闷葫芦,不爱出门,不肯扎堆,每天躺在家里抽闷烟,喝闷酒。喝多了,就哭一阵,号一阵,笑累了睡一阵,睡醒了,循环往复。
③钟如是坐不住了,摇着轮椅,穿了三条街,才敲开了稼轩的屋门。稼轩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头发杂乱,胡须荒长,瘦得脖子上挑起了筋。“师父,我撑不下去了,我想早点走,去那边找她们娘俩,师父哎——”稼轩扑倒在钟如是的腿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钟如是展泪,然后把一双手搭在稼轩的肩上,他说:“稼轩哪,你想过没有,你若不打起精神,有个好歹,妻女天上有知,也会心魂不安哪。稼轩,你是个明白人,可别犯糊涂。
④临走,钟如是对稼轩说:“出版社把我的摄影作品集样书寄来了,想明白了,哪天去我家一趟,帮我把把关。”钟如是年龄上大稼轩一轮。他原来在报社工作,一辈子搞摄影。稼轩退休后,经人引荐,拜钟如是为师,学习摄影艺术,乐得有事可做。
⑤周末,稼轩一早就来了,还理了发,剃了须,人精神了不少,看起来愈发清瘦了。翻着作品集,钟如是说:“稼轩,你不觉得这册子里还少一张图吗?”稼轩问:“师父,少了哪张?”“铁塔行云。我操心了一辈子,也没能抓拍到,这成了我一生的憾事。”
⑥汴梁城西北角的开宝寺内,有一座铁塔。这塔并非铁铸,由赭色琉璃砖镶砌而成,栉风沐雨后,渐变成深厚凝重的铁色,故称“铁塔”。该塔八棱塔身,雕饰华丽,飞檐凌空,银铃高悬,高约60米。塔内有砖砌登道,共168级台阶,绕柱盘旋,状若天梯。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⑦最初,铁塔立身汴梁夷山之巅,塔高基厚,俯瞰城郭,四周常有气来雾往,白云绕塔,檐挑祥云,铁塔行云,乃汴梁八景之一。后历经多次水患,黄沙淤城,夷山不见踪迹,塔身被埋数米,失了伟岸之姿。铁塔行云,盛景难现。难现,不等于绝迹。据说,在世的人中,铁塔公园的园艺师黄师傅就见过一次。那晚,黄师傅和几个工友连夜赶制彩灯,熬了个通宵。东方发亮的时候,黄师傅出去散步,忽然看见一朵白云像棉团一样,正自南向北飘向塔身,恰好停留在五六层之间。这不正是传说中的“铁塔行云”吗?黄师傅看呆了,一时竟忘了赶回去取相机拍照。待取来相机,走近铁塔,那朵云也已飘散,没了影踪。
⑧“拍不到铁塔行云,我死也难以瞑目呀。只是,如今人老体弱,腿脚也不灵便,看来只有抱憾终身了。”说起这事,钟如是泛起无限伤感。稼轩看着师父空着的裤管,一时面露愧色。那年,他随师父去一处野山外拍,一块山石不知被谁蹬落下来。稼轩正出神地立在那里取景拍照,对滚石毫无察觉,师父见了,一脚将他踢开,自己却被砸断了右腿。跟师父告别时,稼轩说:“师父,不知道您对这张图如此在意,我来试试吧。”钟如是看着稼轩,满眼期待。然后说了一句很煽情的话:“其实,人的心里,该有这样一片云。”
⑨从这天起,替师父抓拍“铁塔行云”图,成了稼轩唯一的念想。每天一大早,他就背上摄影器材,走进铁塔公园。选定位置后,扎稳三脚架,装好相机,然后绕塔散步,看天观云,等待时机。只是,铁塔行云景观始终没有出现。这期间,附近来了一个练剑的老者,一头白发,一缕白须,一袭白衣,却身手矫健,神采奕奕。后来,稼轩支好相机后,就跟着白衣老者习练剑术,练着练着,竟有些兴趣盎然,格外上心,一招一式,也像模像样,深得老者夸赞。练功期间,稼轩并非心无旁骛,他时不时放眼塔身,期待盛景再现。
⑩这天,稼轩背着相机刚走出铁塔公园,师父钟如是的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说,父亲钟如是昨晚突然发病,病情危重。稼轩心口一阵疼痛,腿脚发软,险些栽倒。他急忙赶到医院,见师父身上布满了管子。稼轩半跪在师父床前,打开随身带来的平板电脑,对师父说:“师父,我是稼轩哪。师父,你要的铁塔行云,我拍到了。”师父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图片上天空蔚蓝,风清气朗,高耸的铁塔上端,一片白云悠然絮动,如梦如幻,好一幅铁塔行云图。师父又把目光转向稼轩,见稼轩发蓄板寸,面透红光,清爽利落,微弱的目光里满含欣慰。
放下电脑,稼轩用双手捧起师父弯曲着的右手。“好好生活。”似乎用尽了全部的气力,师父给稼轩留下最后一句话。师父的手在一点点变凉,稼轩却依然紧紧地握着,泪如雨下。他不知道师父看出来没有,那片云,其实是他P上去的。
睁开泪眼,稼轩看见,那位练剑的白衣老者,不知什么时候也走进了病房。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19期)
17.请梳理小说情节,补全表格。
妻女去世 ①
翻阅作品集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盎然学剑术
④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师父良苦用心
18.赏析下面这段文字。
登至塔顶,远眺,可见天空浩渺,大地如茵,黄河苍茫。近观,可见飞鸟起落,劲风扑面,塔铃和鸣。
19.小说设计练剑的老者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20.主人公名为“稼轩”,和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自号相同。请你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谈谈作者以此作为小说主人公名字的用意。
17.①伤心至极欲弃世 ②决心拍“铁塔行云”③公园拍照 ④p照片安慰师父
18.对偶修辞,多用四字词语,整齐流畅,节奏感强。体现出铁塔行云景致的壮阔与生机,写出了师父念念不忘的原 因。
19.练剑老者仙风道骨,精神矍铄,他在公园练剑影响了稼轩的生活态度;结尾处他出现在病房中,说明老者也身患疾 病,更衬托出他的乐观与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让稼轩更明白了师父的用意,即使绝境中也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20.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他一生都想要收复失地,却始终被排挤,不能实现理想抱负。但他却从未放弃,即使无法上阵领兵,也把情志寄托于作品中,始终不曾放弃。主人公因生活打击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但最终在师父的帮助下,以拍摄“铁塔行云”为目标,逐渐找到了生活下去的意义和乐趣,以“稼轩”为名,既是期待也是赞赏。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偷书记
何君华
①我实在太喜欢那本书了,那本精装的带插图的《西游记》,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
②我在苏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念寄宿初中,我们每天下午5点放学,6点上晚自习,这一个小时我们用来吃晚饭和自由活动。我没时间吃晚饭,也没时间自由活动,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头一个冲出教室,跑到位于苏木街道中央的新华书店去读《西游记》。新华书店五点半关门,如果不跑快点的话,看不上几页我就得“打道回府”了。
③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可是电视剧拍得有点不过瘾,而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简直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④新华书店的售货员跟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等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店门口时,他总是要微微地冲我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或是跟我打趣:“哟,再不来我可要关门啦!”
⑤我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便冲进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前,熟练地在第三层书架上找出那本《西游记》,争分夺秒地读起来。
⑥苏木初中跟新华书店有一里多路程,留给我读书的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你不知道,20分钟时间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简直太短暂了。很快,读得入神的我便会被那句熟悉的提示语打断。彼时不知道售货员已经呼喊几次了,可我此时此刻方才听到。我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书架上,又马不停蹄地跑回学校食堂去打晚饭。
⑦是的,我总是最后一个赶去食堂打饭,这时往往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了,可我并不觉得后悔。
⑧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
⑨是偶然发现新华书店后面连接库房门的门闩没有真正上锁的。售货员每次去库房里取书都是轻轻地将它掩上,并没有将锁锁上,而库房的后门则是从里面通过门闩闩住的。也就是说,我只要趁售货员不注意,将库房后门的门闩偷偷抽开,再将库房前门的门锁虚挂在门闩上就可以了。
⑩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我走的是新华书店的后门,而不是正门。我用手一推,库房的后门果然开着!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我摸进库房,再摸开库房前门,在熟悉的位置上“拿”到《西游记》,然后将两道门轻轻掩好,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我将《西游记》藏在宿舍床铺的枕头底下,不敢拿出来示人。这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去新华书店,可我又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将《西游记》拿出来读。这种感觉太熬人了,我盼望着周末快点到来,我好拿着书回家去读。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额吉(蒙古语,母亲的意思)赶着羊群出去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将《西游记》从书包里掏出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你手里拿的什么书?哪里来的?”我读得太入迷,不知什么时候额吉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吓了一跳,额吉见我惊吓过度的样子,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我便不打算隐瞒,将去新华书店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额吉。说完,我等着额吉将原本用来赶羊的皮鞭抽打在我身上。
可是过了许久,额吉手中的鞭子也没有扬起来。额吉忽地瘫坐在地,放声大哭起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生了个窃贼!”我跪倒在额吉身前,不停地向额吉认错,祈求额吉的原谅。
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到了新华书店。面对那么信任我的售货员,我早已经羞愧得抬不起头,而售货员其实早已经知晓一切:“你每次来都读那本《西游记》,现在这本书不见了,我当然猜到了是谁拿走了它,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这本书还回来……”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额吉将兜里拉拉杂杂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爱的《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如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尽管已经读过多遍,它的书页也已经泛黄,但我确信,我将一辈子珍藏它。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4-05-06,有删改)
21.【读·理】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小说情节。
22.【读·析】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作用。
23.【读·品】品读第 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24.【读·悟】阅读要关注文章的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将一辈子珍藏它”意蕴的理解。
21.(1)偷书成功;(2)被母亲发现;(3)赎回书并反思。
22.文章第④段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它突出了“我“对书的痴迷,通过描述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与“我”之间的熟悉关系,展现了“我”对《西游记》这本书的热爱和频繁光顾书店的情况。其次,它为下文面对“我”偷书的行为,售货员没有直接 指责“我”的偷窃行为,而是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宽容埋下了伏笔。
23.示例:在第⑩段中,当“我“听到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时,内心充满了羞愧和感动。这是因为售货员没有直接指责“我”的偷窃行为,而是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宽容,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这种感受让“我”的泪 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表达了“我”内心的感激和自责。
24.示例:“我将一辈子珍藏它”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它表达了我对那本插图版《西游记》的深厚感情和珍视之情;这句话也表达了我对诚信和道德的重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德教材,我将永远珍藏它,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诚信和道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