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高二化学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一、选择题(共16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 馆藏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A.铁熨斗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编年纪》竹筒 D.人形铜灯A. A B. B C. C D. D2. 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因受到环境腐蚀,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下列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 增大了反应的速率C. 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D. 增大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3.如下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a表示吸热反应,图b是放热反应C.图b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图b可以表示Mg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4.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1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g)+O2(g)=H2O(g) H=+242 kJ·mol-1B.H2O(g)=H2(g)+O2(g) H=+242 kJ·mol-1C.2H2(g)+O2(g)=2H2O(l) H=-484 kJ·mol-1D.2H2(g)+O2(g)=2H2O(g) H=+484 kJ·mol-15.化学反应N2(g)+3H2(g)===2NH3(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ΔH等于( )A.+2(a-b-c) kJ·mol-1B.+2(b-a) kJ·mol-1C.+2(b+c-a) kJ·mol-1D.(a-b-c) kJ·mol-16.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况下,44.8L甲烷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8NAB. 2L 0.5mol/L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C. 5.6g铁粉在0.1molCl2中燃烧,转移电子书为0.3NAD. 1molNH4+所含的质子数为10NA7.把镁条(去除氧化膜)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影响AB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H+的浓度B.反应时溶液的温度C.体系的压强D.Cl-的浓度8.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压强增大(通过缩小体积) B.恒压,充入NeC.恒容,充入Ar D.恒容,充入N29.在反应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mol L-1 min-1 B. mol L-1 min-1C. mol L-1 s-1 D. mol L-1 min-110.已知反应:①2H2(g)+O2(g)=2H2O(g) ΔH1,②N2(g)+2O2(g)=2NO2(g) ΔH2,③N2(g)+3H2(g)=2NH3(g) ΔH3,则反应4NH3(g)+7O2(g)= 4NO2(g)+6H2O(g)的ΔH为( )A.2△H1+2△H2-2△H3B.△H1+△H2-△H3C.3△H1+2△H2-2△H3D.3△H1+2△H2+2△H3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目的A 常温下,将等质量、等直径的铝粒分别加入和溶液中反应 比较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 常温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一段时间后压缩容器体积为原来的一半,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和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探究和的催化能力强弱D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5~6滴,充分反应,测得溶液中除含有外,还含有 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A.A B.B C.C D.D12. 原电池的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某小组设计的利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锌片为负极B.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化13.把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四只均盛有20 mL 3 mol·L-1稀硫酸的烧杯中(稀硫酸的初始温度相同),然后均加入蒸馏水稀释到60 mL,溶液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10 mL,5 mol·L-1的Na2S2O3溶液B.20℃,20 mL,3 mol·L-1的Na2S2O3溶液C.30℃,10 mL,4 mol·L-1的Na2S2O3溶液D.30℃,30 mL,2 mol·L-1的Na2S2O3溶液14.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CO(g)+H2O(g)CO2(g)+H2(g) H<0,为了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压强 B.增大CO的浓度 C.更换催化剂 D.降低温度1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降低正反应速率、提高逆反应速率B. T℃时,若时,则C. 若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一定条件下,能完全转化为16.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 H2+I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要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时间为( )A. 等于10s B. 等于12s C. 大于12s D. 小于12s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14分,共56分)17(14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涉及到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回答下面问题:(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A.酸碱中和反应 B.燃烧反应 C.铝热反应 D.C(s)+CO2(g)=2CO(g)(2)在101kPa时,H2在1.0 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3)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了甲醇(CH3OH)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图:①反应I的 H________0(填“<”“>”或“=”),反应Ⅱ的活化能是______kJ·mol-1。②在相同条件下反应I的反应速率________(填“<”“>”或“=”)反应Ⅱ的反应速率。③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取30 mL0.5 mol·L-1 H2SO4溶液与50 mL 0.5 mol·L-1 NaOH溶液于小烧杯中,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中测得中和热数值总是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出一条即可)。18.(14分)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单质碘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2HI(g),反应经过5分钟后达平衡,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1 mol·L-1,碘蒸气的浓度为0.05 mol·L-1。①前5分钟平均反应速率υ(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的初始浓度是___________mol·L-1。②反应分别进行至3 min和7 min时假设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用ρ1和ρ7表示,则其大小为关系为ρ1___________ρ7(填“>”、“<”或“=”)。③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混合体系总压强保持不变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H—H键数目与断裂的H—I键数目相等c.c(H2)∶c(I2)∶c(HI)=1∶1∶2d.2υ(I2)正=υ(HI)逆e.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2)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进行“碘钟实验”: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H2O2、H2SO4、、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已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S2O32-+2H+=S4O62—+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反应B:I2+2S2O32-=2I-+S4O62—①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是______。②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Ⅰ、Ⅱ(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1)用量试剂 H2O2溶液 H2SO4溶液 Na2S2O3溶液 溶液(含淀粉) H2O实验Ⅰ 5 4 8 3 0实验Ⅱ 5 2 x y z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Ⅰ是30 min、实验Ⅱ是40 min。实验Ⅱ中,x、y、z所对应的数值是 ;对比实验Ⅰ、Ⅱ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14分)铁黄 (FeOOH) 难溶于水,可作颜料,也是制备饮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原料。 以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 、CuO 、SiO2等)为原料出产铁黄的流程如图。(1)FeOOH 中 Fe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酸浸”时,使用的酸为 ___________ 。(2)“滤渣1”成分为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还原””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4)FeSO4·7H2O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滤液2中获得晶体的另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__ 、冷却结晶。(5)“氧化”中Fe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6)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H2可用CO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已知:在25℃、101kPa下,①H2O(g)=H2(g)+O2(g) H1=+241.8 kJ·mol-1②C(s)+O2(g)=CO(g) H2=-110.5 kJ·mol-1③C(s)+O2(g)=CO2 (g) H3=-393.5 kJ·mol-125℃、101kPa下,CO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H2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 2NH3(g) △H=-92.4kJ mol-1。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N2和3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92.4kJ(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4)已知: 。现将2mol 放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①d点v(正)_______v(逆)(填“>”“=”“<”)。②a、b、c三点中平衡常数、、由小到大是_______。③在时,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平衡常数值为_____(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共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B C C B A A B C C C B C D D C C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14分,共56分)(14分) (1)D(1分)(2)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3分)285.8 kJ·mol-1(2分)①>(1分) a(1分) ② <(1分)③ CO(g)+H2O(g)=CO2(g)+H2(g) H=-b kJ·mol-1或 CO(g)+H2O(g)+2H2(g)=CO2(g)+3H2(g) H=-bkJ·mol-1(3分)(4)①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 ②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1分)18、(14分)(1)①0.01 mol·L-1·min-1(2分) 0.2(1分)② =(1分) ③ de(2分)(2)①H2O2+2I-+2H+=I2+2H2O(2分) 催化剂(1分)②8(1分)、3(1分)、2(1分)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硫酸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分)19.(14分) (1)①+3(1分) ②. H2SO4(1分)(2)SiO2(1分)(3)①. Fe+2Fe3+=3Fe2+(2分) ②. Fe+Cu2+= Cu+Fe2+(2分)(4)蒸发浓缩(1分)(5)4Fe2++O2+8OH-=4FeOOH↓+2H2O(3分)(6)CO(g)+H2O(g)=CO2(g)+H2(g) H=-41.2 kJ·mol-1(3分)20. (14分、每空2分) (1)小于 (2)变小 (3)逆向(4)①. > ②. ③. 25% 0.6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答案.docx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docx